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于本世纪 80年代初期的新贸易理论 ,修正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 ,兼容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正确内容 ,提炼出了更深层次的比较优势原则。这将对我国制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调整出口产业结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特征,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有了很大区别,需要我们对这些新出现的国际贸易问题进行深入认识和了解;我们也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当今国际贸易领域发生的变化,才能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进行制度安排和调整,以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动向。因此,本文根据国际贸易理论演变趋势,探讨如何选择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走向,以期起到启发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之争的本质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化的国家经济利益.战后发展经济学战略性贸易政策及管理贸易论都认为政府的保护政策可以改进一国的竞争优势,对战后政府对国际贸易的管理发挥过和正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最能够代表战后国际贸易政府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竞争优势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基础,其形成不仅受比较优势条件优劣的影响,更取决于整合的速度和效率。整合路径和创新制度构成竞争优势形成机制,制约着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进程。  相似文献   

5.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日益融合。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而又为理论界广泛承认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本文分析了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诸多挑战,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将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格局中目前的公司间产业内贸易将向巨型跨国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利益中的动态利益地位将日益突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更强调贸易对就业、技术进步、税收、GDP等的促进作用;保护贸易政策中的保护对象日益难以确定,保护效果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歧视性下降,开放性增加。对这些问题进行层次的理论探讨,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李传健 《兰州学刊》2006,(4):137-138
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着误解,认为它是静态理论,不符合现实情况。事实上,斯密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因而具有动态分析的特点。他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表达了比较优势的基本思想,强调“后来获得的”要素及运输成本对一国优势地位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认为不发达的农业国可通过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获得优势,主张按具体情况对不同产品实行关税政策和渐进式的自由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加入WTO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步 ,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进展。我国要迎接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 ,有必要先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比较优势。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比较优势的理论 ,进而剖析了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不足。在此基础上 ,提出并阐述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内涵可以从资源、外部经济及竞争优势三个层次予以拓展。本文试图以此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被预言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第一增长点,代表着贸易的发展方向。它正引起传统国际贸易领域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规范国际贸易法律关系的国际贸易法中也添入了与原有体系截然不同的规则,国内贸易立法与国际贸易立法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现实类型大概经历了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概括而言,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新贸易理论则适用于解释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所导致的产业内分工贸易模式;而当分工深入到产品内之后,贸易的技术结构和垂直专业化水平成为新的分工形式下衡量贸易结构的主要基准.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理论与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们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认识主要是为我所用的目的性所决定的。实际上,比较优势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于,把握好该理论运用实际过程的转折点。而对外贸易政策或战略的制定有两个不同层次的意义:一是国家宏观层面的;二是属于产业层面的,二者不能混淆。在不同的时期,贸易政策有历史的价值和局限性,有不同的部门适用性及自己特定的含义和适用性。因此,将国家宏观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与对产业部门或产品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区分开是非常重要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是该理论的自有之意,而政府所能做的是推动和保障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并缩短从一种产业优势或产品优势向其他高附加值产业或产品优势转变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二次大战后国际贸易出现了传统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新现象.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出现和工业国家间的贸易大量增加.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突破传统的假设条件,强调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提出一系列新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补充和发展了传统理论.  相似文献   

13.
“创新理论”首先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现在 ,创新理论已从窄义创新发展到了广义创新 ,也就是将“创新方法”提升到“创新理论” ,进而进行理论的创新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创新”。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使企业竞争活动的中心从单个企业层面提升到了更高的群体层面。基于熵理论及耗散结构论的核心思想,对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其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构建了协同创新对竞争优势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核心运作机制及其效应的分析,明确了企业形成和实现持久竞争优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很多学者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已不能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现实,并即将被新贸易理论所取代。然而.本文通过对多年来贸易理论的分析,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和发展性,这对中国纺织产业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何看待国际分工理论的回归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在国际贸易战略上,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比较优势不一定成为竞争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质量和效益的国际贸易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比较优势上,而需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国际竞争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竞争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而国际竞争力理论对该国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产生、发展进行总结,希冀为中国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丝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仅仅根据绝对优势原理的局限性就对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做出过低评价是极为不公的。在批判重商主义体系的基础上,斯密对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做了多方面的理论开拓,这不仅为李嘉图等人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是战后新贸易理论以及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斯密的贸易理论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应得到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19.
对比较优势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敏 《学术探索》2003,(6):26-28
比较优势是各国参与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正确认识比较优势的静态性和动态性特性 ,把握比较优势的转移 ,明确竞争优势 ,从而正确制定本国的贸易政策 ,对于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制度竞争: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一个暗含前提是把国际竞争的主体设为企业 ,对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强调微观的物质技术效率层面。本文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一国政府作为独立的国际竞争主体 ,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的宏观层次的制度优势是微观层次竞争优势的前提。国际竞争包含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层次的制度竞争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次的物质技术效率竞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国际制度竞争在三个维度上进行 ,竞争绩效最终表现为三种制度优势的构建。在这种理论框架下 ,论文最后考察了中国的制度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