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择偶标准是变化发展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变革、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50多年历史演进的事实表明:人们的择偶标准从单一化转向了多元化,远离了政治,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多元化的择偶观既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又带有鲜活的现代色彩,有利于健康择偶观的建立。总之,择偶标准的变迁透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择偶标准是变化发展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变革、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50多年历史演进的事实表明:人们的择偶标准从单一化转向了多元化,远离了政治,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多元化的择偶观既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又带有鲜活的现代色彩,有利于健康择偶观的建立。总之,择偶标准的变迁透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3.
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描述中国女性自1985年以来择偶标准的现状和变迁,分析影响女性择偶标准的各种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方法:《中国妇女》杂志1985年至2000年15年间每隔5年选择一年,并在每一季度中选择一期杂志,统计其中女性刊登的征婚启事,总共得到13l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女性择偶时仍旧最为关注男方的社会经济条件,但是体现社会经济条件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表现为对男方学历和职业的关注稍有下降,而对财产、事业的要求有所上升;同时对对方身高的要求有所下降,体现目前择偶趋向于实惠化趋势。对对方修养、人品的要求呈上升趋势,体现女性婚恋观念的改变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2005年至2014年间刊登于五本杂志上的365则女性征婚启事进行内容分析和统计检验,发现在女性征婚者的自我陈述和择偶要求中,既有较为稳定的传统标准,也存在一些时代变化。女性自身的职业和文化程度提及率较高,择偶标准中道德品质和个性、个人素质等受到了更多关注。在社会资源方面,隐性的资源更被强调,择偶标准呈现多元化取向。在更年轻和文化程度更高的女性中,体现出了更具现代性的择偶标准。有婚史和有孩子的女性则更多地关注一些现实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90后"女大学生择偶标准问题一直广受大家关注。从理论上说",90后"女大学生择偶标准问题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然而从本质上说"90后"女大学生择偶标准问题是一种价值取向。应针对"90后"女大学生择偶标准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正确的择偶标准,以加强对"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父权制社会,包办婚姻是主要的择偶方式。华中革命根据地颁布了一系列婚姻政策、法令,确立了婚姻自由原则: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再婚自由,使根据地的择偶方式发生了变化。自主婚姻开始出现,离婚案件增多,寡妇再婚得到社会认可。但婚姻自由政策的推行也遭遇了革命整体利益、传统习俗及性别矛盾的制约,自主择偶并没有成为根据地民众主要的择偶方式。  相似文献   

7.
择偶偏好是个体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它是个体择偶观念的具体体现。它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的喜好和意志;另一方面它又是婚姻制度中较易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影响的环节。本文从个体、社会两方面对个体择偶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启示,为学校的婚恋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唐朝是一个思想观念较为开放的时代,礼教意识相对淡薄,具体表现在婚姻方面,就是唐代青年男女择偶观念与方式的多元化倾向。一方面,受传统礼教的约束,一些青年男女在婚姻方面仍然遵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依礼择偶不乏其人,这种现象从出土唐代墓志的相关记载中不难得到印证;另一方面,部分青年男女在婚姻问题上则敢于突破传统礼教的束缚,主张按照双方间的情来行事,缘情择偶的现象时有所见,这种情况在传世文献中屡见其载。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不违反法律禁止条件的男女缘情结合,法律虽然不作干预,却还是会不时受到传统礼教的干涉,以至于不少唐代青年男女每每纠结于依礼择偶与缘情择偶的两难选择之中。而从唐代婚姻立法的角度考察,唐律既认可青年男女依礼择偶,显示出对礼的尊重;又默许青年男女缘情择偶,显示出对情的理解,这无疑是唐律开放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择偶禁忌是民间的一种文化习俗 ,因其由来已久 ,兼之影响广泛 ,择偶禁忌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 ,本文重点论述择偶禁忌系统中禁忌的预知和禁忌的禳解两大内容 ,其中禁忌的预知述及检验和卜占两方面的内容 ;禁忌的禳解则述及变通性禳解、惩罚性禳解以及法术性禳解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结构、民族构成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造成了近些年来官亭地区男性择偶难的现象,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官亭地区男性择偶难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偶然的、特殊的社会现象。从长远来看,它将随着官亭地区土族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的畅通,文化水平的提高,意识的改变以及与外民族互动的频繁会逐渐消失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侗族择偶习俗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侗族有其传统的择偶习俗,一般实行民族内婚、房族外婚,有的侗族盛行姑表婚,即姑女嫁舅男;有的侗族禁姨表婚,认为姐妹的孩子是亲兄弟姐妹,不可通婚。择偶时,注重对方的家世,即"根骨"要正。20世纪80年代后,侗族年轻人多有到外地打工,他们成为传统择偶习俗的"破坏者"。一些侗族年轻女性也趋向于远嫁他乡,既满足自己"趋外"的心理,又能为娘家换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侗族择偶习俗从"同类匹配"向"资源交换"转变,由此引发了社会文化其他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当代都市青年的择偶方式与过程正在发生新变化。大型相亲会作为社会为解决择偶问题所做的一种努力,为都市青年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择偶场域。实地研究发现,大型相亲会为有择偶需求的都市青年提供了交流平台与见面机会,但在实际解决择偶问题上却表现出极大无奈。信息不对称和舆论魔力导致供需双方发生利益冲突、策划精英与媒体共谋制约活动的公益性、市场化运作与相亲市场恐慌导致婚配逻辑畸形错位,以及婚配主体选择意愿的模糊性等极大地制约了相亲会功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透视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该问题的负面影响,阐明了这一问题的成因:农村人口性别比的结构性失衡、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农村青年择偶交往机会有限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农村男青年择偶困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择偶困难,二是指婚姻支付高昂。究其产生原因,一是出生比例和人口流动导致婚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二是城镇化潮流和农民的理性化使得农村女青年更看重物质和经济利益,从而对男青年构成巨大压力。欠发达农村男青年择偶困难可能衍生出一些社会风险:加剧欠发达农村贫困风险,威胁欠发达农村社会安定,增加欠发达农村养老风险与家庭伦理风险。要化解这些风险,需要帮助欠发达农村男青年改善经济社会地位,在欠发达农村开展择偶观和家庭伦理教育,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中提前考虑大龄未婚男青年群体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证调查入手.问卷调查及婚介所征婚人的资料统计说明,虽然现实生活中已婚者的婚姻满意度并不与传统婚配模式划等号,但在择偶时人们依旧固守着"男高女低"的传统婚配标准.本文在分析了高学历、高收入女性择偶难的现状和原因后指出,当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及经济、社会地位提高之后,我们迫切需要变革传统婚配模式乃至社会性别意识,尽管这一过程将是漫长与艰难的.  相似文献   

16.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中新出现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它以进化论为基础,对人类心理的结构和起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女性必须解决众多复杂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的择偶偏好,而男性由于进化过程中与女性所面临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而形成与女性有差异的择偶策略。  相似文献   

17.
女性短期择偶即婚外恋,对其研究已渗透于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其中进化心理学对其研究尤为深入.本文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以文学名著《包法利夫人》中女主人公爱玛的短期择偶为例,分析女性短期择偶行为的表现,并深入探究其心理内因,认为性本能是短期择偶的内驱力、诱因、保留配偶策略的失效更是为其敞开了大门.而主人公爱玛的人格特征,更注定了其人生悲剧的必然.这些分析对当前我国女性的发展和家庭关系的和睦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择偶标准正在趋于多元化。婚姻是男女双方综合权衡利弊的结果。社会变迁将会导致一些家庭问题的出现,如可能会导致离婚,也可能产生一些对于条件优越一方的补偿形式。当前的一些离婚现象正在趋向于无害化;但应当避免和杜绝那些对于条件优越一方的所谓补偿形式。  相似文献   

19.
伴随出生性别比失衡及择偶场域中不平等婚姻策略的消极影响,农村大龄青年目前面临较大的择偶困难与压力。高额且无力承受的婚姻支付、相亲的择偶年龄限制、多类别且高难度的择偶困境,构成大龄青年择偶的主要压力。大龄青年长期未婚,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潜在与显在的社会风险,导致青年个人及父母精神压力的增强、家庭成员间矛盾的凸显、非理性观念的蔓延和失范行为的增多等问题的产生。缓解择偶压力与防控社会风险,需要从挖掘择偶压力与社会风险产生的源头切入,多力量参与、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20.
择偶观念是人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的择偶观念具体体现为择偶偏好.笔者在系统介绍西方择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考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择偶偏好的变迁,在与西方研究进行系统比较的同时,着重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单位制解体对择偶偏好、择偶观念所产生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并对中国人择偶偏好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