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法论问题是理论语言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学员们学习起来往往感到不好懂,难掌握。本文就两个基本的涉及全局的方法论问题,联系具体事例进行分析阐述,以帮助学员们理解运用。1.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观念本世纪初期,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其名著现代语言学奠基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区分了“共时”和“历时”这一对重要概念,提出语言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可以对语言开展共时研究,也可以开展历时研究,并且主张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描写共时的语言现象。语言是一个结构系统,语言系统是不断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2.
我的研究方向是方言学与音韵学,所以我只能讲一点本行的内容。一、历时与共时的结合语言的共时与历时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棵树,从小到大是历时的生长过程,树干的每一个横截面就是一个共时平面。没有共时平面的详尽研究,就不可能知道演变的历时过程,所以,从索绪尔以后,语言研究的兴趣转向共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个世纪以来的共时研究,已经为历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可能。近些年来,西方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与流派,显示了语言学家们对历时研究的注重。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拉波夫、王士元等人的音变理论对中国音韵学与方言学的影响。这些…  相似文献   

3.
专书语言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石.共时专书语言研究可描写出断代语言的全貌,历时专书语言研究可反映语言的历史发展.共时专书语言研究和历时专书语言研究综合起来可建构以个体独立的专书为点、以同一时代的专书为纬、以同一地域时代连续的专书为经的立体专书语言研究网络系统.专书语言研究要重视语言现象的“大同”,挖掘其“小异”,不能以语言的“主体”代替“全体”.专书语言研究的必备条件是:穷尽性描写,定量定性分析,比较互证.  相似文献   

4.
能受“很”修饰的“有X”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能受“很”修饰的“有X”结构为例认为:1、对立的两极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联系现象,构成一个连续统。用过去的“离散”观念研究语法有极大的弊病,应采取“连续”的观念来研究语法,2、共时中蕴含着历时,通过对共时的逻辑上的研究,可以寻找出历时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初步探讨了动态性意境及其建构的一些特点,指出动态性意境与抒情性意境的区别在于由“历时(延续)”/“共时(呈现)”等表现手段的不同所造成的动、静之别。动态性意境是在叙述因素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时间序列和叙述速度的加速、减速、省略和停顿等等变化会产生不同的动态性意境。  相似文献   

6.
杨焯 《兰州学刊》2009,(12):172-173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主张采用共时性研究方法取代传统的历时性研究方法,深入研究语言与符号、语言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重大变革,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方法也由此产生。文章拟以索绪尔提出的结构主义为依据,从历时和共时这两个角度分析该语言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应用,揭示其研究特征,指出索绪尔语言哲学在中国仍然具有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南”字进行了溯源和横向研究。从整体上看,本文基本理清了“南”字的历史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与“南”字有关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甲骨文农作物“稻”、“黍”、“来”、“■”、“■”等字着重就甲、金文直至隶、楷,参照传世文献进行了共时的、历时的综合分析,理 清它们的演变情况,作出新的考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甲骨文农作物“稻”“黍”“来(Lai)”“Yi”“Da”等字着重就甲、金文直至隶、楷,参照传世文献进行了共时的、历时的综合分析,理清它们的演变情况,作出新的考定。  相似文献   

10.
认识自身是极其困难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尤其如此。关于中华民族(主要指汉民族)生命特征,中外学者似乎早已定论,如一以贯之的实用理性精神。现在,一个年轻人却提出了与之相悖的大胆假说——如果说西方人类的生命运动模式可概括为生物性与文化性(感性与理性)“平行共时互补”的话,那末华夏民族的生命运动模式则可称为上述二重人性的“循环历时互补”。按照我的理解,也即是说西方人类活得比较平衡,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专书词汇研究中同义关系的确定方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研究,要有一套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确定同义关系的方法。目前学术界所使用的“替换法”、“义素分析法”、“同形结合法”等,都不适应于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研究。而以“系联法”为主,以“参照法”为辅,二者结合以确认同义关系的方法,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并以《论衡》“征兆”类同义词做了证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大视角出发,对汉语语法学界关于非表实量的“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共时平面的述评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领域对相关成果进行了整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
共时和历时这一对语言学范畴是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作为研究语言的方法,在对待语言变异这个问题上,是仅从共时或历时方面出发,还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14.
以“哥本哈根学派”为节点,通过对哥本哈根物理学派和语符学派的哲学基础的详细探讨,于历时平面,上溯康德“主体间性”对哥本哈根学派在哲学思想上的影响,明晰学术源流;于共时平面,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基础相比较,在差异中明确“哥本哈根学派”在20世纪科学研究史上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地位。在综合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对“哥本哈根学派”作出合乎实际的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评介。  相似文献   

15.
由于汉语“言文脱节”的独特发展历程,使文言从两个途径进入现代汉语:一是历时顺序的承袭;二是共时层面的横向进入。因此,只有对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文言词汇语义成分进行分析梳理,从历史文献中探求语素与词形成发展的脉络,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分析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结构、意义以及理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商业活动频繁,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表示商业行为的同义词。按照“一义相同”的原则选取其中的三组动词进行辨析,明确三组同义词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7.
英语情态动词的时态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好平  莫友元 《云梦学刊》2001,22(5):114-115
针对英语情态动词有无时态形式,这一语言学界存在着较大争议的问题,从形式表征和语义表征方面入手,借助语言学历时及共时的观点,提出并论证了情态动词在形与意都具有时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言习得、语言测试与英语教学改革题录》的统计数据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概况作了共时和历时的比较与分析,并建议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1.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外语学习论与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上;2.既要开展外语教学的单一方面的研究,又要重视各个方面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3.注意利用周边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交叉的结果;4.多做教学实验和教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英语同义词十分丰富,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方面。掌握同义词有助于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但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所谓的“同义”本是“指义”(denotation)上的同义,用以表达同一概念,和语境(context)无关。但语言的作用在于交流思想,语义毕竟要靠语境来实现。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字义相同的词用起来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是无条件的绝对同义词;有些是大同小异,可以互换但有差异;还有许多同义词则是绝对不可互换的。本文试图从分类的角度,探索同义词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韩模永 《兰州学刊》2012,(11):85-90
超文本文学的美学特征表现在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特征即为超文本的深层结构,本质上说,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共时结构,只不过,它以一种隐在的方式潜伏在文本的内部;显性特征即为超文本的外部呈现,具体又涵盖三个层面,首先,呈现形态为互文性的文本宇宙;其次,呈现方式为交互性的主体参与;最后,呈现效果为表演性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