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存在着如何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存在着如何正确对待别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和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之路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是党内矛盾产生的根源.在党的历史上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都贯穿着正确认识、解决党内矛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各界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历经了四次大的争论。这一次又一次的争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命题的提出以及经验的积累,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形成以及大众化都起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3.
《大庆社会科学》2009,(4):159-15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也不断产生新的飞跃:以提出“三个有利于”并作为评价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为标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一次飞跃;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提出为标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二次飞跃;以“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阐释为标志,从六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4.
汤涛 《学术论坛》2004,2(4):1-4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预言,东方一些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十月革命的胜利验证了这一预言。在和俄国国情大相径庭的中国,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跨越之路。  相似文献   

5.
6.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所淬炼的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精神密钥,同时也是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法宝。历史主动精神表征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之中,旨在洞察历史规律与把握历史大势中抓住机遇、回答时代与现实之问,推动理论创新。而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是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精神指引,也是使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能真正指导中国实践的内在要义。因此,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问题,对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绪 论   马克思主义自 19世纪 40年代诞生以来,既有像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那样的成功实践,也有像东欧蜕变和苏联解体那样的严重挫折。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一直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新。在人类文明史上,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显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最近,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  相似文献   

8.
在 2 0世纪的中国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结出了两大理论硕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其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其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这两次历史性飞跃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其中主要有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永远常青的科学方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和解决中国问题的金钥匙 ;创新是我们党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石文卓 《理论界》2012,(11):10-12,30
“问题与主义”之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著名论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闻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争论,其实质是中国是否需要革命,是走资产阶级改良之路还是走无产阶级革命之路的讨论。论战在理论上阐明了“问题”与“主义”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井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演绎出相似的历史轨迹。在其初期 ,总是先参照外来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 ,渐而又发现外来模式的弊端 ,开始探索中国式具体道路 ,显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 ;在其中期 ,党的指导思想发生错误 ,革命建设事业发生严重挫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被迫中断 ;随之而来的是对历史的反思和梳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多现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的历史景观 ,但这一阶段的主流思想仍然是教条主义的 ;最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质变阶段 ,即完成理论飞跃 ,形成正确指导思想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最新定位。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原则,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它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答了新的时代之问;它已经形成为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指导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它成为指导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理论武器。剖析这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逻辑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渊源上,“两个结合”意味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发生了从教条化到本土化的深刻变革,体现了“一个结合”“三个结合”再到“一个结合”“两个结合”的历史演变轨迹;在创新逻辑上,彰显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历史客观性、契合到协同的价值合理性以及会通到内生的方法可能性;在时代价值上,主体层面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底线意识、优化执政能力、提升执政本领,路径层面有利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纵深推进结合之路,目标层面最终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严倩  夏从亚 《学术探索》2022,(11):24-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守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是明确了新历史方位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是有力回答时代之问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创新发展中绘就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崭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融合创新中华传统的思维方式,升华中国精神凝聚强大力量,在持续创新中传承中华文化升华中国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民族复兴历史性飞跃的思想指引,是确保民族复兴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思想根基,是推进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进程的思想支撑,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14.
韩震 《江苏社会科学》2023,(1):8-14+2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全面解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两个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实践过程,这一过程确证了马克思主义行,确证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结合”行得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都有文化的原因,涉及价值观的契合性、世界观方法论的共同性、语言话语方式的近似性以及前理解解构的生成性。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将引领中华文化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多次重要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推进。其中"两个不能否定"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当代中国进行历史评价;对"中国道路"的阐释立足中国传统和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实根基;"中国梦"结合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的历史现实情况,凝聚又鼓舞人心。这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在相通性。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的重大新论断。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两个相结合”又被总结为我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从理论层面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原来的“一个相结合”扩展为“两个相结合”,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的丰富和创新性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而且也提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四个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什么要将“一个相结合”变成“两个相结合”?“两个相结合”有何区别、联系和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无现实可能,二者各处于什么样地位、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在新的征程中怎样继续推进“两个相结合”?这四个问题需要我们联系实际做出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7,(9):22-3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新曙光,预示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回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挖掘它的内涵,可以发现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思想文化资源。全球化时代呼唤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的整体治理观来统筹、协调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一理念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巨大作用表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18.
81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具体实践的艺术,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又一理论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出“两个结合”的方法,进而突出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可以转化为学理研究的方法,以此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可以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阶段性特征。在1949年前与1949年后的两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均经历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进行“第一个结合”,后一阶段主要进行“第二个结合”,且两个阶段之间形成了明显的递进发展关系,推动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和政治上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揭示这一规律,有助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当代内涵。  相似文献   

20.
“规范”与“描述”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作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其建构具有基本的规范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限度的规范的“定义”、“解释”和“论证”.在规范的限度之外,正是具体生动的描述的“定位”得以合理存在的生长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需要保持“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形成相互补充、渗透和制约的态势,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学术意义得以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