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语言的多样性问题有两种绝然相反的观念。一种认为,语言的多样性妨碍了人类的交流、增加了交流的成本;人类应该走“语言一体化”的道路。另一种认为,语言的多样性犹如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关于第一种观念,其错误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人类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便捷、低成本而牺牲多样性。比如人类不能为了“便捷、低成本”而只穿某种样式的衣服、只住同样的房子、只用同样的餐具、甚至只吃同样的食物。在追求多元化的背景下,第二种观念已经成为多数人的核心价值观。语言的多样性犹如五光十色的服装、风味各异的食物一样…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消亡是现当代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海德格尔语言哲学中关于语言与人的关系、语言与存在关系的论述,为遏止语言消亡、切实保护濒危语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五年来我国濒危语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有:一、对濒危语言研究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足;二、语言研究者对自身在濒危语言研究中的角色定位缺乏全面理解;三、对濒危语言的保存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重申濒危语言研究的应用属性,把握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而研究这个核心目标。研究者要树立为语言族群服务的意识,摆正自身的服务者角色。在具体研究中,应区分保存与保护两种不同层次的工作,遵循各自的研究原则。  相似文献   

4.
跨越鸿沟:语言濒危与公众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与参与下,语言危机已经成为政治与学术关注的前沿问题。目前已在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由下而上的关注,即有的语言族群已经树立了拯救母语的意识;二、由上至下的重视,地方和国家政府对语言保护的观点表示赞同并对这项工作给予支持;三、资金资助,已有一些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企业和基金会,对濒危语言的保护工作提供资金帮助。但是,保护濒危语言关键在于提高公众的语言危机意识,而最有效的途径是借助各种艺术形式,使公众普遍具有保护濒危语言的意识,并在保护濒危语言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媒体、学校、家庭三大领域中确立濒危语言的当代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瞿继勇 《理论界》2007,(1):126-127
语言的消亡是现当代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针对语言消亡的原因,从经济政策、民族政策、语言政策、语言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对濒危语言的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5,(5):246-251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等综合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文化与智慧的载体,然而,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弥补的损失。近20年来世界濒危语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主要有:缺乏世界公认的语言信息数据;对濒危语言研究的性质和目标认识不同;世界语言没有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名称对照;对濒危语言的保存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认识。对此,需要从语言濒危的逻辑辩证、社会学因素及其生态复兴路径构建等三个方面予以尝试性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美国国会图书馆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收藏为中心,说明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流存广、数日大、品质精,是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文章还分析了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大多处于急需抢救性保护与整理的现状,并提出了抢救性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赫哲语的现状,探讨了赫哲语的濒危过程,分析其语言变迁的历史、文字、文化、语言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濒危语言实施必要的保护和抢救措施,以期对赫哲语的保护和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国际交往的增多,第二语言学习与应用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双语问题也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然而,随着我国双语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少数民族发生转用汉语现象,一些民族语言甚至处于濒危状态。保有祖国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朝汉双语人在寻求语言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之间最大平衡点的努力,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此,我们可以以朝汉双语集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语言和汉语如何实现“双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川西高原六江流域地区有民族走廊之称,分布着藏、彝、羌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和族群,这一地区也是汉藏、藏彝交接边界;也是历史上羌、氐、戎等民族活动频繁的地域。近十多年来,多种原因促使该地区的语言生态平衡被打破,该地区零星分布的被称为“地脚话”的民族语言,相当一部分正在衰变,走向濒危或即将消亡。抢录和保存这一地区的民族濒危语言和其他物质文化遗产,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民歌.2009年,甘肃等地联合申报的“甘肃花儿”,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歌唱者中,有汉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在用汉语歌唱“花儿”的同时,会将本民族的语言融入其中.这些文化元素使“花儿”的语言更富于表现力,使“花儿”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更为突出.本文列举了“花儿”民歌中反映出来的回族、藏族、蒙古族、东乡族等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特征,试图揭示“花儿”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联性及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活着的民俗活动是民间文化传承的根本,保护和传承好各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保证有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即"文化生境"。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至关重要,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教育,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意识,才能避免目前蔓延的"破坏性建设"、文化"自生自灭"等问题。从实践看,民间文化的保护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诸如政府扶持、私营企业和个人等扶持培训、民间人士自发进行办班培训、家庭传承、"不离本土"的传承与强化教授传承方式的结合等。各地还可制定一些保护和传承本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法律的角度来保障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全球化的冲击时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则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其文化生态环境前景堪忧。如果效率优先是通行的经济法则 ,文化例外即文化享受保护也将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人类文化多元化、文化生态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生存的需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享有被尊重、被保护的合法权利。欲达到这样的目的 ,首先是需要得到主流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就有民汉同胞互学语言的传统,今天中国西部、特别是新疆,不仅要提倡少数民族同胞学习汉语,而且要大力提倡汉族同胞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新疆的党政领导干部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要把发展和稳定工作落实到"了解当地民族历史文化"和"密切同少数民族群众的关系"上面来。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上有5 000多种语言濒临消亡,记录和研究这些语言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卡维亚语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濒于消亡的印第安语言,目前已不被使用,而只在一些老年人的记忆中存在.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德国语言学家致力于记录和研究这种濒危语言.这里主要介绍了这项研究的历史、方法和进展状况,并对世界各地抢救濒危语言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6.
模仿与创新--以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为例,论述语言研究中模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语言研究既要模仿又要创新,这是语言研究取得新成果的必要保证;处理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应当着力发掘本土语料去丰富、发展语言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艳  金国兴 《学术探索》2002,(1):129-131
要把云南建设成一个民族文化大省 ,首先要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云南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 ,境内 2 6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历史发展特点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它们已不可避免地向现代文明靠拢 ,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爱华  吴位凡 《理论界》2007,(10):102-103
本文从少数民族和森林的依存关系出发,阐述了森林资源保护少数民族习惯法规范的特点;森林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规范与森林资源法律保护的调适与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多样性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通过对满语由盛及衰的历史考察得知,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延缓少数民族族群语言衰亡的脚步,必须采取四种有力措施,即政府在保护民族语言方面应提供一贯的支持;专家学者应加强少数民族族群语言的调查研究;少数民族族群自身应有强烈的母语认同意识;家庭和社区必须营造族群语言的使用氛围.  相似文献   

20.
语言活力、语言态度与语文政策--少数民族语文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布 《学术探索》2005,(6):95-10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许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制定实施了正确的民族语文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对促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语言活力方面,除少数几种民族语文具有较强活力外,大多数民族语文由于使用人口少、使用范围窄、使用水平低而丧失活力,建国后新创制的一些少数民族语文由于难以适应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面临困境,一些少数民族语文由于使用较少而成为濒危语言。在语言态度方面,为了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在保持、传承本民族语文的同时,自觉选择汉语文的学习和使用,双语学习和双语教育成为民族群众语文学习的一个普遍趋势。基于民族语文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新时期的民族语文工作应把握这样几点:第一,必须高度重视民族语文在民族政策中的敏感性,增强大局意识,把坚持语言平等,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纽带。第二,保持民族语文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依法开展民族语文工作。第三,从各民族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民族的需要和不同的语言态度,分别制定具体的民族语文规划,慎重、稳妥、积极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要充分贯彻自愿自择的精神,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