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公共事业发展快速,但资金、劳动力、土地资源的稀缺与配置效率低下,仍然是限制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的积累、政策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视、两岸直接"三通",为福建省农业与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增加支农资金投入,创新农村金融政策;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实现规模经营;发展多功能农业,保护资源与环境;规范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农地使用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等政策选择,将有利于福建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优化了自然优势,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机制、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因此,必须从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和实现农业法制化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示范园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又是农业产业化的促进器,两者同步协调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等一系列问题的现实需要。为达此目的,必须因地制宜,对小城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对土地、户籍、投资等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并重视小城镇的硬、软件建设,方能实现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四川社科界》2010,(1):24-27
“十一五”时期,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在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成绩显著。在“十一五”良好发展基础之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发生重要变化,农业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5.
从拓展农业功能视角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崭新时代特征的产业形态,从功能结构上看,现代农业决非传统农业的线性突破,而是在城乡互动、工业反哺、科技创新、市场培育、生态约束、文化支撑、公共管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整体再造.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遵循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既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基础.从拓展现代农业功能视角,结合当前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过程,分别从产业融合、城乡互动、市场统一、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探讨和思考现代农业发展应当确立的正确理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北农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两型社会”建设是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确立的一种重要方略。面对我国人口压力大、资源存量少、人均占有水平低的基本现状,农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作者以农业大省——湖北省为例,在分析“两型社会”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湖北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在“两型农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巨大压力,并就此提出了加快湖北“两型农业”发展的系列对策,为推动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聂秀华 《河北学刊》2003,23(3):183-187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 ,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立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奠定了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 ,指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的基本原则。但是 ,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他在处理农业发展体制、农业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这些经验和教训 ,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试论农业科技创新与新型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而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文章通过论述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以改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途径强化自主创新、着力提高农业科技研究水平与竞争实力的建议,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与有效转化、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与和谐环境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建立健全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是中国农业"升华”的阶梯,尽快实现农业标准化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目前,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虽然已经有所起色,但还很不完善.加快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不仅要实现产品标准、操作标准、质量标准、实施标准和加工与包装标准等五个方面的创新,建成标准、实施、服务、监测和评价等五大体系,而且要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农业标准化意识、制订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等.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套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产业化运作及创新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从农业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农业发展要素流通体系的发展完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运作的农业发展体系的构建,以及利益分配体系的规范,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过去的发展理念,选择新的发展道路,努力创新农业和农村发展运行机制.具体就是要创新农民家庭经营体制、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创新农村科学技术推广体制、创新农业外贸运行机制、创新农业保障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2.
何永志 《南方论刊》2010,(9):23-24,30
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加快特区一体化建设后,市农业和渔业局提出以国际著名品牌为标杆,建设现代都市精品农业;以世界先进为标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强市,实现深圳市农业海洋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10条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本期“每期一题”聚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体系、产业集聚、品牌建设等维度提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可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但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保险仍然存在保障水平低、保险理赔难、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乏、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保险的基础建设,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农业发展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全面推进期,也要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在推进高质量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问题值得引起注意,包括要辩证看待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认识到质量提升的长期性以及要紧跟市场需求把握质量等。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除了针对农产品质量而言,还应包括生产经营体系质量和产业效益。因此,需要从壮大农业农村优势产业、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增强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和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方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湖南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湖南作为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大省,相当部分县域处于“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困境。湖南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必须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的实质就是要用工业化的办法、用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政策创新和体制改革是加快湖南农业工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主要推动力。一、制约湖南省农业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政策和体制因素1.…  相似文献   

17.
王旺多 《兰州学刊》2004,(2):106-108
本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观背景下 ,考察了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现状 ,指出河西走廊目前在农业发展中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 ,提出了加快推进河西走廊农业发展并使之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受二元结构、城乡制度供给不均衡和城镇化不协调等因素影响,福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互动不足、进展缓慢。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步发展,必须厘清农业现代化机理,创新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构建合理的农业转移人口退出和进入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闽台农业合作整体上呈现深入拓展的趋势,基本实现了农业产业的互利互惠,在经济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实现共同发展。但是闽台农业合作依然存在些问题: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创新合作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完善的投资环境,产业对接能力明显不足;缺乏有效的科技投入,农业交流合作明显不足;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产业均衡发展能力不足。基于海西建设视角闽台农业合作应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通过互补、互利、互惠原则进行合作制度保障;建立农业技术资源与研究成果共享的合作交流模式;形成两岸更密切的合作交流模式;创新农产业发展类型走现代均衡农业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界定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信息化内涵基础上,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并结合重庆市城乡信息化发展现状,探讨重庆城乡信息化城乡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最后提出加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培育农业信息化人才和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制度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