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的总集,共载有四百多个姓氏,但这远没有包括中国人的全部姓氏,据宋人郑樵统计,宋代姓氏有1743个,比《百家姓》多3倍。 《百家姓》大约成书于北宋初年,据传为宋朝初年钱塘一老儒所编。在四百多个姓中为什么偏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昔时启蒙读物之一——《三字经》,最近首次由83岁高龄的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潘世兹译成英文,由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向世界各地发行,并在西德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展出,备受瞩目。《三字经》相传是南宋学者王应麟所编,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和《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齐名,有“三、百、千、千”之称,是广泛采用的蒙学课本。《三字经》英译者潘世兹认为:“要了解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的基本道德观念,它是一本  相似文献   

3.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伍星明,黄生文在《左传》和《国语》中可以看出,春秋存在着一股重民的社会思潮。所以称为重民思潮,而不叫做重民思想,是因为重民的观念虽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却仅是散见于诸多人的言论中,尚无较为系统的理论、然而,这股重民的社...  相似文献   

4.
《毛诗》《传》、《序》作者考滕福海《毛诗》之名始见于《汉书·艺文志》:“《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又叙其渊源云:“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  相似文献   

5.
《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女史”释例商榷郑之洪1980年修订版《辞源》第一册第729页、1980年缩印本《辞海》第1096页以及1989年版《汉语大词典》第四册第257页,均对“女史”为“古代女官”作了肯定性的释义。三书均主《周礼》的,特别...  相似文献   

6.
女性的生命轨迹──评《诗经·氓》、《玩偶之家》、《伤逝》、《克莱默夫妇》中的女性形象郑仁霞《诗经》那个时代,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悲剧《氓》。《氓冲的女人诚实、勤劳、善良、热情,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女人。那个名叫氓的男子掩饰不住青春的萌动,娶了她。不一会儿,婚...  相似文献   

7.
《康诰》与《康王之诰》皆为《尚书·周书》中之篇目,二者写作之背景、时间、内容、目、的、作者根本不同,这在《尚书》中是非常清楚的,不须多言。司马迁作《史记陶I,上古时代(主要指传说中的尧、舜、禹和夏、商、周各代)之史料、史实,除司马迁亲身实地考查所获资料之外,大多是以《尚书》之史料为依据的。《史记》中之《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多以《尚书》为原本,甚至许多即摘录《尚书》中之原文。《尚书》中之篇目,《史记》几乎都提到。然而,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却把《康洁》与《康王之法》相…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官方正史中第一个为高句丽作传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它是我们研究高句丽前期历史不可替代的文献。《后汉书·高句骊传》(以下骊简作丽)基本上是在《三国志·高句丽传》基础上,结合《后汉书》记史范围,稍加增减而写成的。 将《后汉书·高句丽传》与《三国志·高句丽传》进行认真对比研究后,笔者发现《后汉书·高句丽传》增减之处多有不当。笔者认为找出问题之所在,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这对于高句丽史的研究工作肯定是有益的。由于笔者才疏学浅,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仅以此文求正于专家。一、后汉时高句丽都于何处 《三国志·…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中有两篇属于《易》类的书,分别以《筮法》和《别卦》为题收入2013年底出版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辑中。就卦名、次序、写法等内容来看,《筮法》与《别卦》确与《归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心灵之旅──鲁迅《呐喊》、《彷徨》失常人格论柳易江在《呐喊》、《彷徨》的二十五篇小说中,绝大部分用的都是游记结构。鲁迅在创作时,导游的,并非是故乡的山水草木,星移物换,他要向读者叙述的,却是:人物心灵的图象及其坎坷的历程。鲁迅写小说,做杂文,为的都是...  相似文献   

11.
杨椿与《明史》、《明纪纲目》的纂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椿作为《明史》和《明纪纲目》纂修官,在二书纂修过程中,提出了鲜明的史学考椐主张,当时却未被清廷和史馆总裁所采纳。然而,在《明史》刊刻成书40年之后,清廷对《明史》和《明纪纲目》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订改修,其内容却是与杨椿当年提出的主张如出一辙,这说明杨椿具有独到的学术眼光和史识。杨椿在清朝官方明史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史学思想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汉书、律历志》所转载的《世经》,在用《三统历》解说《春秋》之前,先用它解说三代;在论述周武王克商的年代时,曾经引用了《周书·武成篇》的两段文字。《世经》的作者是刘歆,他曾主管过整理中秘图书的工作,所以这两段文字,向来被认为久已亡佚的《尚书·武成》的再现。《逸周书·世俘篇》关于西周开国的记事中,有两段文字,除了个别日辰以外,简  相似文献   

13.
《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载叶瑞汶《对苏轼佚文<叶氏宗谱序>的考证》一文(以下简称《考证》),作者称他于1992年春在浙江义乌农村看到《义乌南阳叶氏宗谱》,中有苏轼撰《叶氏宗谱序》与苏洵为翰林学士叶道卿遗像所作的《像赞》并附有原文影印件。《考证》经过考证断《序》与《赞》为苏轼、苏洵作,实际上却并未作认真的、扎实的考证,甚至连最基本的人事关系都弄错了,故作此文以辨之并就正于叶氏及方家。《考证》谓:“为了讨论问题方便,将苏轼父子的佚文公布如下,其中的分段、标点符号和括号,系作者所加”,然其断句、标点均有错…  相似文献   

14.
陆侃如、冯沅君先生撰写的《中国诗史》(以下简称《诗史别》)共三卷:卷一为《古代诗史》,自我国诗的起源至汉代。卷二为《中代诗史》,自汉末至唐代。卷三为《近代诗史》,自唐末至清代。全书50多万字。初版于1931年 1月,由大江书铺印行。 此书出版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20世纪30年代,在初版当年的9月就再版。鲁迅在《致曹靖华》的信中,推荐“可看”的文学史共五种,《诗史》是其中之一。《诗史》问世之后,相继出版的杨荫深的《先秦文学大纲》、龙沐勋的《中国韵文史》、刘经庵的《中国纯文学史纲》、赵景深的《中…  相似文献   

15.
《长生殿》、《桃花扇》与清初遗民心态苗怀明《长生殿》、《桃花扇》可谓清代戏曲史上的双璧,这不仅表现为其刻画人物、结构布局、语言运用的创新与成功,而且还表现在其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和内涵上。这两部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们十分准确地反映了清初广大知识阶...  相似文献   

16.
<正> 纬书,据《汉书李寻传》称“五经六纬”,注:“五经及乐纬”,知纬书自成系统;此后,《后汉书樊英传》称七经纬,表明七经皆有纬书。但七经纬“皆佚于唐,存者独《易》,逮宋末而尽失其传。今《永乐大典》所载,《易纬》俱存,多宋以后诸儒所未见。”(《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因此,本文只就《易纬》略加论述。一、《易纬》、《易谶》辨《易纬》,据《后汉书》注:“《易纬》:《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辨中备》、《是类谋》、《通卦验》”,共六种。自宋元祐年间又出《乾坤凿度》一目,马端临《经籍考》更出《乾元序制记》一目,于是四库全书本《易纬》八种始备。然而在《乾坤凿度》一书中,称“《垂皇策》,《乾文纬》,……说《易》者也”,是又多出二种而得《易纬》十种;此外在《太平御览》中称《易纬》的还有《易卦通统图》,唐《开元占经》又引《易萌气枢》,《颜氏家训》又引《易通卦验玄图》等,是又多出四种;另外还有  相似文献   

17.
《唐勒》、《小言赋》和《易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孔子与《易传》的关系,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是以十翼为孔子所作。对此说表示怀疑的,始于北宋欧阳修的《易童子问》,而清人崔述作《洙泗考信录》,专有《辩作<易传>之说》一篇,论之尤详。近人论《易传》作者,多援崔氏之说,但也有加以驳正的。如日本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其《孔子世家》考证引崔述语,逐条反驳,并历引《战国策·秦策》蔡泽语、宋玉《小言赋》、《荀子·大略篇》、《礼记·乐记》、《韩非子·外储说》、《新语·道基》等篇及《淮南子·缪称》,证明《易传》流行久远,为各家引  相似文献   

18.
对《庄子》、《列子》中重出寓言故事的分析,可以为我们考察《庄子》、《列子》之先后提供重要的学理依据。《庄子》引用《列子》,说明《列子》应早于《庄子》。此问题的辩议对梳理道家思想的演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庄》、《孟》、《韩》寓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寓言形成并取得高度成就的时期,《庄子》、《孟子》、《韩非子》的寓言就是这一高度成就的代表。他们的寓言是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的产物,都服务于他们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直接为说理服务,寓言作为智慧的一种表说形式,它于文化土壤有关.由于庄子、孟子、韩非子三人各自具有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文化渊源,以及不同个性特征,因而在他们的寓言中,就各自在其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绿野仙踪》版本、作者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野仙踪》是清代一部颇有名气的小说,百回长卷,洋洋大观,引文摹写,佳处时见,堪与同时作品媲美。然而不知何故,清人著述中很少论及此书,仅见于鲁迅《小说旧闻钞》引《小说小话》。即是在这唯一的一段清人评述中,也未提及作者的姓名。关于此书的作者,尤其是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