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不纳谀     
好以谀词悦主邀宠的谀谄之辈,自古有之,而谀谄之辈之所以能够得以繁衍,与喜谀者多有关。喜谀之主儿,多愚拙之徒,愚则亲谀,而亲谀则更使他们陷入了十分可笑的境地。 史载:晋朝桓玄篡夺帝位后,登御床休憩时,床下之地忽然塌陷,群臣为之大惊失色。这时,臣子殷中文突然乘机阿谀道:“床下地陷,是因为陛下的圣德既深且厚,地载不动的缘故。”桓玄听后,十分高兴。南燕国的汝水,冬季不结  相似文献   

2.
文中讨论闽语词头“俺(安、畴)、尼、依、郎、妃”等的来源,提出“俺(安、畴)”就是表自称的“俺”,“尼、依”就是“儿”的一种读法,“儿”在古代也可用作自称。  相似文献   

3.
明隆庆后期发生的“俺答封贡”,是中国古代边疆史和民族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解决该事件的主持者和决策人问题上,许多学者均认定是张居正,然而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从解决该事件的决策者所处的政治地位、在封贡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明清历史文献的记载等方面来考察,其主持者和决策人是高拱,而不是张居正。高拱主导了“俺答封贡”事件的全过程,他是解决该事件的真正决策者。  相似文献   

4.
“张缓”即《后汉书》卷65中张奂。其人有才无德,误诛窦武、陈蕃后,又上疏为之平反,向死人献谀。孙绰亦有才无德,其《庾公谏》亦献谀死人,故“见此张缓”为名赏。改“奂”为“缓”是因为袁羊(乔)高祖名“涣”,为避讳。  相似文献   

5.
牙的故事     
1.猜一猜俺的兄弟有多少?哈哈,俺的小名叫牙,大名叫牙齿。人们常说的“笑掉大牙”、“咬牙切齿”等词语,主角都是俺。俺有多少兄弟?6-7岁以前俺共有20个兄弟,那叫“乳牙”;6-7岁后开始换牙,到14岁左右换牙完毕,新生出28位兄弟;18-24岁又生出4个兄弟(叫“智  相似文献   

6.
南宋绍兴文坛的谀颂之风是特指阿谀秦桧之作而言的,为秦桧歌功颂德之作数量的巨大与吹捧程度的露骨,是其主要表现。谀颂之风的背后,固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心理:即南渡士人重见中兴的期望,但究其产生的本质原因,绍兴文坛的谀颂之风,实际上是文字狱的另一面。阿谀秦桧与文字狱都是秦桧作为权相的特征,两者有着很深的连带关系,是同一根源的文化现象,前者是秦桧欲附己而发,后者是秦桧因排异而起。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7,(7):53-54
据说,史上死得最窝囊的,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 这位老哥跟大多数皇帝一样,沉迷于声色,成天搂着嫔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宠妃张贵人吵架.注意,是吵架,不是皇帝训斥妃子.而是皇帝和妃子你一句我一句对骂的吵架。最后司马同学给惹急了,甩出一句赌气的话:“俺不理你了!俺那么多妃子,俺找别人去!”说完,倒头呼呼大睡了。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7,(4)
三十几年前,他们在武汉一所大学相遇,一个湖南一个河南,却同姓。同学们起哄:“你们认个兄妹吧。”他说:“行。”她没作声。可是下学年开学的时候,她对他说:“俺跟俺娘说了,俺认了个哥!”他们应该毕业那一年,“文革”开始了,天下大乱,没有管事,他们就凭空多读了一年。  相似文献   

9.
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政府与右翼蒙古首领俺答汗达成了著名的“隆庆和议”,自此结束了明初以来长达两百多年的对争局面。之后双方的“通贡互市”,更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了蒙汉两族人民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在蒙汉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兵器打嘴仗     
刘代领 《今日南国》2013,(10):50-50
◆刀对枪说:“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枪回答:“人在世上混,最怕中黑枪!” ◆矛对盾说:“先有矛,后有盾,论资排辈,知道不?” 盾回答:“张扬啥?俺就是专门对付你的。”  相似文献   

11.
俺没少出差,飞机也没少坐。说起邻座,俺是满肚子委屈,不信诸位看看俺幸会的邻座。去包头俺的座位靠走道,旁边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起飞后他要上厕所,俺忙站起来让路,但见他潇洒地踩着俺的座位一步迈到过道上。俺愣了好一会儿,才忙拿报纸盖住座位以防万一。老大爷回来后瞄了眼报纸,不满地说:“这报纸俺还没看呢!”说罢,拿起报纸,又一脚踩在俺的座位上走进去。去上海俺依然坐靠过道,旁  相似文献   

12.
在韩愈的丰富散文著述中,哪些作品应该归入传记文学的范畴呢?我认为,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人物或当代人物的生平为主线,具有真实性和较强的文学性。据此,韩愈创作的“序”、“传”,如《张中丞传后序》、《太学生何蕃传》等,以及他的大量优秀的碑志,如《柳子厚墓志铭》、《曹成王碑》、《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等等,都应该视为传记文学。过去,人们囿于“谀墓”的观点,往往轻视或否定韩愈的碑志。诚然,由于碑志属歌颂死者的体例,且韩愈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本身的局限,其碑志中确有一些“谀墓”之文,但“非此即彼”  相似文献   

13.
李向军  姚广 《社区》2013,(22):14-15
“俺也是老党员了,可就是身体不好,要不也跟你们一起在社区发挥余热了,现在还得老麻烦你们来看我,真是过意不去。”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镇街道化工社区的姜大娘开心地向“7110”志愿者便民服务队的工作人员倾诉。  相似文献   

14.
达赖喇嘛 西藏宗喀巴创立的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达赖,蒙语,意为“大海”;喇嘛,藏语,意为“上师”。明万历六年(1578年),明朝蒙古族顺义王俺答汗邀请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首领宗喀巴第三辈大弟子锁南嘉措,到青海仰华寺相会,俺答汗赠锁南嘉措为“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称号。明万历八年(1580年)俺答汗尊锁南嘉措为达赖喇嘛。万历十五年明朝又封锁南嘉措为“朵儿只唱达赖喇嘛”,即达赖三世(前二世是追认  相似文献   

15.
屁谀 有一天,严世蕃与客人对坐闲谈,世蓄不经意间放了一个屁。这客人以手拂鼻,问道:“这是哪来的一股怪香味?”世蕃明知对方是在恭维自己,却假装吃惊地说道:“哎呀,我听说出虚恭要是不臭,那就是说明病在肺腑之间了,  相似文献   

16.
明隆庆五年(1571),明朝和蒙古右翼之间达成了“隆庆和议”,从而结束了明蒙之间二百多年的对争状态,开启了双方和平互市的局面,“隆庆和议”遂成为明蒙关系中的重大转折点。在“隆庆和议”的过程中,张居正悉心指授王崇古和方逢时等以“把汉那吉事件”为契机,通过书牍来往和奏疏沟通朝廷与边镇的关系,密切注视和分析蒙古右翼各部的动向,周密策划与部署,最终实现了“俺答封贡”。在“隆庆和议”的过程中,张居正是主要策划人,是起主要和决定性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杨茹 《社区》2011,(30):24-24
“多亏了您给俺选聘的‘保姆’担保,我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批下来了”,这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紫薇小区的社区矫正对象王某给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电话汇报。  相似文献   

18.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俺"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时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我”(古音[ηa])经历了复杂的音变过程:“我”字韵头η-脱略,同时由于受阿尔泰语领属格辅音词尾-n的影响,“我”在领属格的位置上又发生了鼻音音变,即“我”音发生了由[ηa]→[a]→[an]的连续变化,因而借用“俺”作为音变后的第一人称代词。现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俺”仍在一些方言中使用,如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八戒偷桃吃,被塑料桃子扎破嗓子,一连几天吃不下东西。这段时日,尽管悟空替八戒扛着钉耙,八戒还是日渐消瘦,呻吟不止。这天刚来到一片沙漠边缘,八戒便一头栽倒在沙堆旁。沙僧近前忙问道:“二哥,怎么啦?”八戒道:“俺……俺走不动了……身上又痛又痒……”  相似文献   

20.
景仁 《社区》2003,(12)
要是您见了俺,第一印象是那种“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福相;可惜本人既没下过海,也没在餐厅、食堂受过“熏陶”。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娘没有给俺安装经商那根神经,命中注定也没有大厨那份口福,不过,在家里俺可是举足轻重的大师傅。说来也巧,一个爱做饭的大头丈夫阴差阳错地娶了一个不会做饭的小头媳妇。也许是命该如此,她偏偏爱上了俺这个家庭伙夫,而且还是整天抱着菜谱费尽心思挖掘菜的营养,给她烧饭的专职大厨。尽管如此,愣没把爱妻的头吃大点儿,无论怎么吃,她还是小头、小脸、小身材,依然是小巧玲珑,苗条得像是经常受虐待、营养不良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