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所长余品华同志,为我省社会科学界目前唯一的女研究员。现年58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现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恩格斯思想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江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江西省女科技工作者联谊会常务理事,省社会科学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省社会科学基金哲学专业评审组委员。余品华研究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有相当造诣,一些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与人合作《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于七月二日至三日在南昌召开了《纪念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参加会议的有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社联、南昌陆军学校以及全省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地市委党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共一百多人。会议首先由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克同志致词。他阐述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伟大学说的重大现实意义。省委党校校长梅亦龙、江西大学副校长陈正夫、江西省经济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长史宇谦等同志也在会上发了言,对恩格斯的生平、事业,他对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以及我们应如何学习他、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南京大学马列主义研究中心、南京市社科联等18个单位联合发起的“恩格斯与现时代”哲学讨论会,1991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深圳市教育学院隆重召开.这次讨论会是为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而举行的,象这样把恩格斯哲学思想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的《论权威》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为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而作赵兴良无产阶级政党要有统一的意志和权威,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此写过许多文章,其中,恩格斯的《论权威》是较为重要的一篇,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只有数千字,但包...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性思维方式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催化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本身就是思维创新的典范.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思想,更是体现出鲜明的创新性思维特点.实践证明,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进步,正是因为秉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性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发展与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中,进一步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反对主观主义,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中形成的;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必须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7):11-20
为批驳西方学者把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对立起来,笔者于1985年就从正面论述了恩格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2013年笔者进而提出"马克思恩格斯主义"这一新概念。恩格斯一生的理论贡献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和四个领域,这四个时期和四个领域可以充分证明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双星合璧。提出并论证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双星合璧,旨在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精神实质的一致性,更加重视恩格斯对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从而更加有效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基本上都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整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归结为历史辩证法, 否认自然辩证法,制造恩格斯反对马克思的神话。为此,试图从揭示马克思对自然辩证法的 真实态度入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以回击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否定 自然辩证法的论调;同时,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展开反批评, 阐述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他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发展的理论,主张因地制宜应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共产党宣言》震撼全球的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智慧的重要结晶。从19世纪50年代起,马恩经典作家就开始密切注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行径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但中国人民并不知道当时世界上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中国人民了解马恩经典作家以及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历史主体性思想探析──兼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的误释王长里,刘尊武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人认为,恩格斯的历史观是“物质自然主义”、“非人哲学”,否定主体的作用,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在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人的理论,既肯定主体的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在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系统而深刻地阐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主体与客体、原则与方法、载体等一整套相对独立的、科学的、完整的思想理论观点,形成了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一、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无法回避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但马克思、恩格斯毕竟不是同一个人,并不长有同一个思维的大脑,他们是两个独立的思维主体.这一事实必然地产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问题:第一,他们两人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地位问题.第二,不论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中的地位如何,都会产生理解、解释者与被理解、被解释者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其汉译名多且驳杂,全华、张国朝曾列出24个"恩格斯"中译名(《恩格斯中译名考》,《图书馆论坛》1992年第2期),但有些不准确,本文作进一步修正、补充,以窥其译名变迁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全貌。"恩格斯"汉译名在中国报刊上最早出现于1899年5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本解读的兴起,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三个老问题:脱离语境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诠释不足以及从当代现实出发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主要目标不再是照着说而是接着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反思中国的马哲形成史研究以找到接着说的可靠支点。  相似文献   

16.
虚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道主义、无产阶级领导权、感性唯物主义和历史观方面的分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以反对恩格斯实现马克思主义去历史唯物主义化,是当今西方意识形态的新流变。拯救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拯救日益没落的西方帝国和遏制中国的崛起。英美马克思主义的语境还原已经溢出了马克思文本和本真马克思的边界。  相似文献   

17.
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学术座谈会纪要今年8月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创始人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8月4日,内蒙古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主题座谈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8.
段迎晖 《天府新论》2008,20(3):23-27
当代"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者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时,存在着一个方法论错误--历史视野的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进行解读时,不同程度地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语境";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内在逻辑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及其关系.对我们而言,进行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要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更要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和当代价值,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去探究"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和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这才是从历史的视野中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根本目的和独特价值之所在,也只有这样,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最彻底的反驳.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5,(5):33-39
欲把"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引向深入,以达成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目的,确立"问题"研究的"主体自觉"和"方法论自觉"至为重要。为此,必须对这样的问题作出细致而深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还是"唯有马克思而没有恩格斯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以"诚"以"信"以"敬"还是"主观化""庸俗化"?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还是"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我们的"还是"马克思恩格斯的"?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有着十分显赫的地位。但是,在西方学术界,一些学者却竭力贬低和抹煞恩格斯的理论贡献,指责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所作的一切都是违背马克思初衷的。然而,事实上,恩格斯不仅同马克思一道揭开了历史之迷,更为重要的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从而完成了马克思的未竟之业。本文力图针对西方学者对晚年恩格斯的不公正评价,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通过比较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来揭示恩格斯晚年在社会历史理论方面的新贡献,以期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