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拿大社会科学》杂志1983年3月第4期发表了一篇介绍维也纳中心的文章。维也纳中心,也叫欧洲研究和资料协调中心,是一个非政府的国际组织,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国际理事会的成员。该中心于1963年根据教科文组织第12次全会的决议而建立,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该中心的宗旨是为西欧和东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提供方便。它的职能是协调主要是在跨国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的研究计划,组织关于现实科学问题的圆桌会议,提供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献资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下简称问):维也纳中心是个什么组织?它的任务是什么?该组织活动以什么原则为基础?B.维诺格拉多夫(下简称答):17年前,维也纳中心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决议而成立的,它是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的一个独立组织.这个组织起着协调全欧范围内社会科学的国际研究活动.维也纳中心在成立的时候,有两项基本任务:一、促进东欧和西欧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维也纳中心成立25周年。为此,欧洲社会科学研究和文献协调中心(ECSSID)主办的刊物《ECSSID 公报》出版专刊以示纪念。本文即该中心的F.沙尔瓦特等人在这期专刊上发表的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4.
一加拿大的科学研究分别由三个理事会负责协调和管理,它们是: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加拿大医学研究理事会和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研究理事会。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创建于1977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情报》月刊1982年第3期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和坎迪多·孟德斯联合大学最近共同设立了S.罗坎奖金,以奖励年轻社会科学家在比较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所撰写的杰出论文。1981年11月17日在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全体大会上首次把今年的奖金2,000元授予西德青年社会科学家康斯坦茨大学讲师M.G.施密特。  相似文献   

6.
孟加拉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是一个国家政府机构,成立于1976年。该理事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1、鼓励向孟加拉国政府提供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政策和规划;2、建立一个便于各方面联系和信息传播的有系统的渠道,使计划者、政策制定者和管理人员定期掌握来自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情况,从而起到国家协调机构的作用;3、与从事社科研究的本地及国际的机构和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据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新闻简报》1990年11月号报道:家庭、妇女与发展专题讨论会于1990年7月4—7日在西班牙塞哥维亚召开。这次会议是在第12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召开前夕,由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国际社会学协会妇女研究委员会和国际人类学和人种学联合会妇女委员会联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班牙国家委员会主持召开的。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23名代表和联合  相似文献   

8.
1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了“21世纪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展望”国际研讨会。应邀与会的有:国际科学院联盟主席卡维内斯、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主席帕利克、欧洲国家科学与人文科学院联合会主席德伦斯、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卡尔霍恩等国际和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组织的负责人,以及日本、韩国、越南、以色列、美国、英国、法国、波兰、印度、澳大利亚、蒙古等国专家、学者,共20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学者3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跨学科研究组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派出由秦麟征、王兴成、金吾伦三人组成的代表团,于1992年10月4日至24日出访美国,考察了美国的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在为期20天的考察中,先后访问了耶鲁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中心、福特基金会纽约总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美国学会理事会,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综合研究中心等单位;会见了耶鲁大学、哈佛  相似文献   

10.
1979年1月4日的英国《新社会》杂志刊登了乔安娜·麦克的一篇文章,题为《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是否应该关闭?》。文章介绍英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情况和面临的问题。摘译如下:英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成立于1965年,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51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通过的一决议案,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于1952年创建。决议案的提出者希望在国际跨学科协会网络中再增加一个新的跨学科机构,以便使各学科凝聚在一起,并再次加速各国之间智慧的交流。1972年该理事会转变成一个由11个学科的国际协会组成的正式联合会,此后成员又不断扩充,现有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12.
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0年第3期载文介绍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国际合作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及其活动情况,摘译如下。近几年来,苏联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科研机构对外学术联系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在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总学部的倡议下于1975年成立了一个联合谘询机构——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国际合作委员会(下称委员会)。成立这个机构的目的是:协调对外学术联系,总结经  相似文献   

13.
据《国际社会科学信息和文献联合会通报》1990年第1期报道,国际社会科学信息讨论会于1990年9月18日在哈瓦那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中心议题是“经济发展信息”。会议鼓励各国专家学者相互交流本国的科技文献与信息,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图书管理工作。大会组委会也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14.
1984年6月25—28日,国际社会科学情报系统理事会第9次会议在华沙举行。8个成员国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率领代表团的是国际社会科学情报系统各国指派机构的领导人:C.加勃罗夫斯卡(保加利亚)、D.罗扎(匈牙利)、黄伟南(越南)、M.克劳泽(民主德国)、赫尔洛(蒙古)、J.沙赫(波兰),B.维诺格拉多夫(苏联)、L.扎格拉基尔(捷克斯洛伐克)。古巴科学院决定赞同1976年关于建立国际社会科学情报系统的协议书,与会者对此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的急剧变化,促使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家开始关心社会科学的地位和前途等问题。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会长D·L.费瑟曼1991年在对社会学学会的一次讲话中曾谈到:“当我们试图去规划社会科学的未来,特别是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发展)了向时,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任务定向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的“健全发展”为己任的世界社会科学〔日〕藤井隆陆象淦译一、导言围绕“持续发展”这一个概念,近年来讨论颇多,而且殊为热烈。1993年10月8日,国际社会科学组织联合会(IFSSO)作为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各种研究院和理事会的世界性协会,在意大利罗马举...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美英学者研究当前我国阶级变化情况据《现代中国研究国际公报》1979年第13期报道,英国伦敦大学非洲与东方学院下属现代中国研究所同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合作,定于今年7月在英国伯克郡举行"中国社会中的阶级和社会阶层"讨论会.讨论会的目的是"把中国的阶级和社会阶层的问题置于更广泛的社会学范围内进行研究".另据今年初访问过我国的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对华事务负责人安·瑟斯顿谈,自1973年以来,西方学者曾到中国进行过若干城乡社会调查,这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与经典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所展示的最深刻的诸议题不仅仅限于社会科学,而且更加普遍地存在于文化研究之中。在下面这篇文章中,我所要论证的是:经典文本在当代社会科学中具有中心地位。初看起来,对这种立场的挑战似乎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当然,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中,一直存在着对“经典文本”的怀疑主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月23日,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经念大会暨学术进演会在京举行.北京大学校领导以及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日本研究所、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天津社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会的代表,北大社会科学部、国际合作部及有关院系和研究中心的代表近百人与会.  相似文献   

20.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于2004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员17人、兼职研究员5人。中心主任孙正聿,副主任孙利天、贺来,主任助理张盾,行政副主任朱文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