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跨学科研究组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派出由秦麟征、王兴成、金吾伦三人组成的代表团,于1992年10月4日至24日出访美国,考察了美国的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在为期20天的考察中,先后访问了耶鲁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中心、福特基金会纽约总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美国学会理事会,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综合研究中心等单位;会见了耶鲁大学、哈佛  相似文献   

2.
简讯     
国际成人教育理事会成立国际扫盲专门工作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教育局在1988年6月出版的《教育的改革和情报》第55期转载的《国际成人教育理事会新闻》消息,国际成人教育理事会成立了一个国际扫盲专门工作组,其目的在于调动有关的各类非官方组织的力量,推动它们展开积极协作,以便制订有关“国际扫盲年”和今后两三年及本世纪末这段时间的规划。这个专门工作小组首先在1987年10月于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3.
1963年4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奥地利政府达成协议:在维也纳成立欧洲社会科学研究与文献协调中心(维也纳中心),这是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的一个非官方常设机构。协调中心的工作不是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研究是国外一些重要学术机构和相关研究理事会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主题。综合此类报告和文献,可以看到,跨学科活动面临的主要障碍和挑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制度等方面的障碍;知识专科化所造成的隔阂;学科文化差异的影响;心理障碍;资源、评估所造成的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5.
1976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成立了一个“童年期的社会和感情发展研究委员会”。委员会主席是哈佛大学的J.卡根。委员会集中讨论了两个问题:感情的量度和社会认知研究的新方向。委员会希望通过本身的活动进行崭新的、跨学科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社会科学》杂志1983年3月第4期发表了一篇介绍维也纳中心的文章。维也纳中心,也叫欧洲研究和资料协调中心,是一个非政府的国际组织,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国际理事会的成员。该中心于1963年根据教科文组织第12次全会的决议而建立,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该中心的宗旨是为西欧和东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提供方便。它的职能是协调主要是在跨国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的研究计划,组织关于现实科学问题的圆桌会议,提供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献资  相似文献   

7.
国际哲学和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阿斯顿和秘书长杨·多尔梅松及夫人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于1984年11月8日来华访问。9日上午,阿斯顿和多尔梅松在座谈会上向30多位中国学者介绍了该理事会的情况: 国际哲学和人文科学理事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一个组织机构。联合国现有161个成员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联合国面临着重建和合作的工作,除了政治讲坛外,还成立了其他组织,例如卫生、粮食组织,还有科学文化教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19日至21日,中国南亚学会(ChineseAssociationforSouthAsianStudies,CASAS)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昌平召开。来自全国45个单位约80名最活跃的国内专家学者与会。南亚学会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全国性的从事南亚研究的学术性团体。本届年会选出了新一届理事会,孙培钧先生蝉联会长一职,名誉会长是季羡林先生。理事会还包括25名顾问、6名副会长、1名秘书长、7名副秘书长以及常务理事和理事各25人和34人。理事会的年龄结构合理,成员在地域分布、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和研究领域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成员的规模远大于上…  相似文献   

9.
据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新闻简报》1990年11月号报道:家庭、妇女与发展专题讨论会于1990年7月4—7日在西班牙塞哥维亚召开。这次会议是在第12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召开前夕,由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国际社会学协会妇女研究委员会和国际人类学和人种学联合会妇女委员会联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班牙国家委员会主持召开的。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23名代表和联合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10~13日第二届国际社会科学跨学科年会在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大学召开。会议讨论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应用科学与行业之间的跨学科问题。国际社会科学会议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区举办。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人类学、应用科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通信、  相似文献   

11.
当前,探讨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较之过去有很大的不同.直到最近,对某些概念进行考察的研究组还仅能用一个共同的题目来统一研究活动.此外,这类研究组的某一成员的工作与其他成员的工作不存在任何的必然联系;共同课题的某一小课题的成果与其他小课题的结果亦关系不大或完全没有  相似文献   

12.
孟加拉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是一个国家政府机构,成立于1976年。该理事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1、鼓励向孟加拉国政府提供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政策和规划;2、建立一个便于各方面联系和信息传播的有系统的渠道,使计划者、政策制定者和管理人员定期掌握来自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情况,从而起到国家协调机构的作用;3、与从事社科研究的本地及国际的机构和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座落在法国巴黎繁华区拉斯帕伊大街上的一幢科研大楼,是法国人文科学之家和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人文科学之家(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MSH)成立于1963年,是法国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的一个具有服务和研究双重功能的机构。人文科学之家基金会由26人组成的理事会管理,并受法国教育部根据理事会提名任命的一位理事长领导。现任理事长是C.埃莱尔,他通过他所主管的主任委员会管理和领导下属的各个部门。主任委员会中的成员  相似文献   

14.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第十七届大会于1984年11月20日至22日在曼谷召开。我有幸随汝信副院长以“特邀人士”身份出席了会议。现将该组织和会议情况作一扼要介绍。理事会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当今国际学术界,国际学术组织林立,在繁茂的学术组织之林,耸立着三个堪称为“有如埃及尼罗河岸吉扎遗迹上并列着的三座金字塔”的组织,它们是:国际哲学与人  相似文献   

15.
国际生态经济学学会是一个非赢利的会员组织 ,于 1 987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生态经济学会大会上正式宣告成立 ,目前大约有 1 2 0 0名会员。学会致力于将生态学和经济学结合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由于经济学和生态学互相矛盾的观点已经导致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冲突 ,所以 ,很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生态经济学关注的领域以及正在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1 .我们怎样才能使经济学的和生态学的模型更好地结合 ,以满足地区生物多样性、海洋渔业、全球(大气层 )气候服务等方面管理的需要 ?2 .怎样平衡个人、国家、人类代际间可…  相似文献   

16.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情报》月刊1982年第3期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和坎迪多·孟德斯联合大学最近共同设立了S.罗坎奖金,以奖励年轻社会科学家在比较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所撰写的杰出论文。1981年11月17日在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全体大会上首次把今年的奖金2,000元授予西德青年社会科学家康斯坦茨大学讲师M.G.施密特。  相似文献   

17.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于2004年11月分别在北京召开大会,作为大会的辅助活动,“文化与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9~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如今“虚拟现实”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阐述周围世界的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在面对和描述这些变化时,哲学能起到何种作用?我们是否会受其影响,认为通过一个简单的“CTRL+Z”键就可以让时间和行为倒转?这对我们的责任心又有什么影响?计算机程序运行的方式正在影响“真实世界”的生活方式吗?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是如何影…  相似文献   

18.
各种类型的国家向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但这种趋势只限于拥有相似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这些国家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以便解决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地理区域中发生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它们一般用国际组织的形式建立相应的机构。1971年经互会理事会通过《增强和改进合作和经互会成员国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纲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构建并完善国际气候制度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大势所趋。由于国际气候制度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科技等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就近10余年来国内学者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梳理,以便进一步推动对日益重要的国际气候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哈丁(Harding,Harry)(1946—)系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亚洲学会中国委员会成员。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精通中文和法文。1974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博士论文题目:《中国政治中的组织问题》。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出版著作有《毛主义者关于组织和制定政策的理论》等。1976年10月和1978年3月曾以“斯坦福大学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来我国访问,1978年12月又以“世界事务理事会代表团”的身份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结束后在我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座谈会上作了题为《美国的政治科学》和《美国政治学家对中国的研究》的两个报告。现将后一个报告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