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福建省临时省会永安山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一起震惊中外的政治事件,逮捕了一批文化界爱国进步人士,史称“永安大狱”。我国著名的新闻巨子、国际问题专家、军事政治评论家羊枣同志,是这个奇冤大狱中唯一的殉难者,故又称“羊枣事件”。由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的《羊枣事件》一书,作者多为这个事件的蒙难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1931——1934),随着国内局势的急剧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动,国民党各地方实力派的政治态度也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爱国的国民党将领在奋起抗日的同时,为了抵制蒋介石的消灭异己的政策,开始主动寻求与共产党的合作。考察和研究“九·一八”事变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共对地方实力派认识及其策略的演变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抗日民  相似文献   

3.
田汉在桂林时期的统战思想刘平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在“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捕杀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摧残一切进步文化事业并对文化工作者进行种种迫害。但是,国统区(桂林和重庆)的进步文化事业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有了很大发展。1944...  相似文献   

4.
1945年10月台湾光复,16个月后,全岛爆发了轰轰烈烈“二·二八”事件。如此短的时间内,何以发生如此大的事件?本文拟从台湾光复后岛内民众心态的角度,来探讨“二·二八”事件爆发的原因,以求教于方家。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发布了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台湾的受降典礼在10月25日举行。中国受降代表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接受日本投降代表日本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吉利投降。随即,陈仪广播:“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  相似文献   

5.
何应钦与“史迪威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驻华军事全权代表、中国战区参谋长。1944年10月19日,出于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目标由争取战胜日本转向抗战胜利后扶蒋反共的需要,又迫于蒋介石、何应钦与史迪威之间矛盾已不可调和,史迪威被召回。这就是台湾及国外一些史学家所讲的“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后期中美关系史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美国对华政策战略目标发生转变,也是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方针的又一次暴露。但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的冲突,认为蒋史矛盾是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之争,却忽略了何应钦在引发“史迪威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就何应钦与“史迪威事件”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事件本身及何应钦在其间的作用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6.
一二·一运动是继五四、一二·九运动之后我国青运史上又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它的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当时就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它是“国民党区域正在发展的民主运动”的“标志”,“昆明惨案就是新的一二·九”。重温这次学生爱国运动的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革命传统,对今天正在为“振兴中华”而英勇奋斗的我国青年一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和英语专科学校(简称英专)等四所大学的学生自治会联合举行时事晚会,讨论制止内战  相似文献   

7.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年(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战争;第二次是1931年“9·18”,发动侵犯我国东北三省的战争;第三次是1937年“7·7”,发动进犯我国华北、妄图侵占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战争。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结束;“9·18”事变,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三省沦为日寇殖民地;“7·7”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国民党等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是闻名世界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1998年桂林地市合并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中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编纂《桂林年鉴》,这是  相似文献   

9.
1939年8月14日,希特勒的外交部长约西姆·冯·里宾特罗甫向纳粹德国驻苏联大使弗雷德里希·瓦尔纳·冯·德·舒伦贝格伯爵发出特急电,请他马上面告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宜尽快就两国“恢复友好合作”或是“毫无理由地在某一天再度兵戎相见”的问题作出抉择。①接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一一签署,苏联领导人或称“中立”,②或以为获得了“一年半的和平”。③四十几年过去了,史学界对苏联外交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的评价,如因而摆脱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东西两面夹击”的“危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前,日本军国主义为实施东方会议议定的侵华总方针,趁南京政府北伐之际,悍然侵犯中国主权和践踏国际法基本原则,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山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并随之向中国提出了武力“维持满洲治安”的侵略要求;不久,又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妄图造成我东北混乱,从而实现其“解决满蒙问题”之侵略计划。此计未得逞,复于1931年,一手导演了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计划及其实施进程来看,济南惨案正是“九·一八”事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爭时期,我党经历了一场与国民党顽固派是前进还是倒退的激烈斗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将其重点由抗日逐漸转移到反共反人民。他们于其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之外,又大搞政治欺骗,宣传所谓“民主宪政”,反对进步,制造分裂,准备投降。叛徒、卖国贼王明、林彪之流,拜倒在蔣介石  相似文献   

12.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纵论…朱峻峰(i一2) 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本义及 其基本特点·“·“············……辛向阳(i一7) 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沉思 —兼论它的批评者····一田鹏颖(3一2)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及其启示··…胡义成(3一7) 马克思研究分配方式的方法论原 则及其现实意义“一赵学清夏葵(息一2)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审慎态度 —纪念巴黎公社120周年一蒋德海(匕一7〕中国共产党与改革开放 —为庆祝建党了。周年而作 ······”·”····“·”··…严瑾徐君佩(7一2〕邓小平“科学…  相似文献   

13.
<正>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皖南事变。这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一次最集中的大暴露。在这严重的历史关头,周恩来以他的大智大勇,领导和团结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力量,坚持了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又团结又斗争和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坚持了对顽固派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为我党胜利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本文,试就周恩来在皖南事变中的丰功伟绩作一探讨,并寄以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轨迹──关于《顾准文集》陈敏之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举行错误的不抵抗政策,违背中国人民的民族意志,把我国东北三省好端端地送给了日本帝国主义。相距不到半年,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又因为国民党...  相似文献   

15.
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倡导并促成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高扬爱国主义的表现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基础,包括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施之以屠杀政策。共产党揭起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旗帜,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国共严重对峙。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就提出要加紧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胆地警醒民众的民族自觉,引导他们到坚决无情的革命斗争上来。1932年“—·二八”事变后,又提…  相似文献   

16.
1939年,在战时国共关系上,准确地说在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上,发生了明显的逆转。从这一年起,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防范和打压意识大大增强,一下子把防共提到了抗战以来空前的高度,蒋介石督率国民党高层、中层,甚至低层,想了很多办法,提了种种方案来应对此事;原西北系政客张允荣密报所谓“共党中央政治局训令”,加重了国民党对中共的怀疑,牵动了国共高层;国民党以“特种会报”等手段专门对付中共,使国共关系实质上呈现出一种暗潮汹涌、剑拔弩张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当局妥协投降、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倾向日益严重。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顽固派在湖南省南平江嘉义镇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该惨案发生后,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冷静沉着,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南方局领导人数次致电国民党当局,要求彻查此案,以安民心,维护团结抗战大局。《新华日报》作为南方局在国统区的喉舌,积极发声宣传报道平江惨案经过,并特辟专栏悼念牺牲同志。南方局还积极联络大后方各进步人士,共同应对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皖南事变50周年。我们认真总结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皖南事变发生的经过及当时国内外的形势 在击退了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准确地分析了国内各阶级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治路线。还规定了同顽固派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达县地委宣传部、达县地区社科联联合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理论座谈会。来自地区社科研究机构、教育新闻部门的同志共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同志联系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座谈了“九·一八”事变的深刻历史教训,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奋发自强,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20.
建设国际旅游明珠城的思考聂玉梅美丽奇特的桂林,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国际旅游明珠城。为贯彻落实李鹏总理“桂林,国际旅游明珠”、李瑞环主席“桂林这个地方,是中国一块非常特殊的、了不起的宝地。桂林市委、政府要代表人民看好、管好、开发好这块宝地……”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