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查国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59,(3)
一在文学史上,任伺一个偉大的現实主义作家,总是意識地或不意識地把自己生活的根子扎在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的深处,也意識地或者不意識地用自己的創作来証明他是在为着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只有这样,他的天才方能得到发展。容或他那个时代的統治者会設尽种种方法来扼杀或限制他的发展,但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人,它最后必然会接受大多数人的申請,把他的名字和他对于文学事业的貢献,写在史冊上。瞿秋白同志正是这样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徐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毛泽东与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两位巨人。前者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后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虽然这两位历史伟人曾令人遗憾地失之交臂而未谋一面,但他们的光辉思想是一致的,他们的革命精神是相通的。鲁迅在生前曾对攻击毛泽东的托派分子给予无情面的讽刺,并引他为同志而自以为光荣,称赞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事业“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而毛泽东在鲁迅逝世后,号召 相似文献
3.
李万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
鲁迅一生翻译了七十四篇短篇小说,比他创作的三十四篇(包括文言体小说《怀旧》)多一倍以上。他说:“但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在绍介,在翻译,而尤其注重于短篇”(《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下面,就他的短篇翻译,探讨他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4.
吴明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者.他的文艺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修竹篇序》一文中: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多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徵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篇,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相似文献
5.
试论雪莱的文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安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4)
雪莱不仅是一位大诗人,而且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诗歌创作纲领。他主张诗要表现“永恒真实”,创造“美丽人生”;认为诗能给人智慧、劝人向善,鼓舞人们去探索、认识真理;强调想象和灵感在诗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诗人应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明达、善良、富于想象及善于向前人学习等特殊素质。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在当时浪漫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衍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3)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同志在他三十九年短暂的革命生涯中,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和文学遗产。鲁迅说得好,“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来观察、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先驱。他所研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价值体系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描述与剖析,论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价值动机定向、价值决策、价值实施办法,兼论了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批评了所谓毛泽东文艺思想“过时论”。 相似文献
8.
吴颖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3)
<正> 最近,笔者读到一篇题为《普及鲁迅著作提高鲁迅研究水平》的文章,觉得里面涉及的许多鲁迅文艺思想研究的问题,包括把鲁迅既强调文艺的审美性又“赞同”文艺“也可以”“用于革命,使为工具的一种”的主张简单化为赞同“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等等问题,都还有待讨论,因此,特借编《鲁迅文论选》的机会草成此文,以向大家求教。 相似文献
9.
佟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日本神话是一种世界起源神话 ,它包含着以男女生殖方式而产生世界的一种思想 ,日本神话中存有许多中国神话的痕迹。本文通过日本神话与中国神话在诸多方面的异同点的探讨 ,试图说明日本神话的文化渊源与精髓 相似文献
10.
研究鲁迅小说和杂文创作为主的启蒙文艺思想,必然要回溯鲁迅在菁本留学时期的各种思想来源和文化活动.正如伊藤虎丸所言,鲁迅小说的思想原型及其构架,几乎可以在这一时期鲁迅发表的文章中找到原型.鲁迅留学日本,特别是“弃医从文”之后所写的长篇论文基本上都发表在《河南》杂志上.这些文章充分彰显了鲁迅广泛接触西方科学文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的历史过程,已经显现出鲁迅深邃热烈的文化个性和思想个性.从这样的意义上,研究鲁迅在《河南》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认识鲁迅早期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的具体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1.
蔡欢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4):7-12
毛泽东一生推崇鲁迅,这并非是为了利用鲁迅,而是基于他们思想的相通。在文艺问题上他们也有诸多相通之处。他们都视文艺为推动革命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都强调要把革命向作家提出的要求化为作家情感的内在需要;他们还强调文艺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出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程玖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45-49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思维方法.鲁迅先生在二十年代后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正是运用这一方法,对文坛上或"左"或"右"的偏颇进行不懈地拨乱反正,使其文艺思想闪烁着哲学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李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1-16
鲁迅的文艺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早期代表。从形成方式、基本观点、理论形式上,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建构特点和历史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刘扬烈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
鲁迅一生写诗不多.但他的诗,含义精深,技巧园熟,战斗性很强,是革命斗争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锐利武器,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艺术珍品.在鲁迅的诗作中,政治讽刺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已发现的鲁迅诗歌共五十六题七十一首,讽刺诗即占二十八题三十二首).这些讽刺诗,是一个伟大战士在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下,在反迫害、反“围剿”斗争中,奋勇冲杀的真实记录.在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的黑暗专制和白色恐怖下,“为了杀开生路,消灭敌人,鲁迅不得不“借着笑的幌子”,哈哈地吐出胸中的“闷气”.这种“含泪的微笑”,深藏着对敌人的极度仇恨和蔑视,饱和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他的讽刺诗,立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现实,总是作为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而出现的.它是刺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抢,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一面战斗旗帜. 相似文献
15.
蒋德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102-105
鲁迅的宗教观是鲁迅博大精深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鲁迅广阔襟怀和高远视野的体现。其宗教观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由早年的欣赏与肯定到后来的批判与扬弃,无论是对宗教的褒扬还是批判都是基于他"立人"以"兴邦"、改造与重塑民族灵魂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宗教观影响其创作并体现在作品中,显示了一代思想与文学大师博大的襟怀、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翟同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大资产阶级转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革命营垒,民族资产阶级也附和了大资产阶级,革命营垒中原有的四个阶级,这时剩下了三个,剩下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包括革命知识分子),所以这时候,中国革命就不得不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而由中国共产党单独地领导群众进行这个革命”。当时红军的建立和苏维埃运动在农村 相似文献
17.
李彪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4,(3)
鲁迅是我国在理论上提出合乎科学的悲剧学说的第一人.这些理论,贯彻在他的创作实践之中.(一)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写道:“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 相似文献
18.
19.
翟同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作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直到“左联”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和理论批评活动,对于我国的新文学运动和创作实践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起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概述茅盾前期(主要指从“五四”运动到“左联”初期)文艺思想的发展以及他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建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俞兆鹏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5,(4)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研究他的历史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鲁迅早期的历史观,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从1898年鲁迅离家赴南京求学起,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止,这段时间,我认为是鲁迅历史观发展的早期,也就是鲁迅作为朴素的唯物论者的时期.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