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多阶段信息传递博弈模型论证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合作的存在性和产生的内在机理,文章认为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合作适应性调整的外在压力,地方财政收益变化是地方政府行为适应性调整的加油阀,区域间外部竞争压力使地方政府行为适应性调整成为必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合作适应性调整是地方政府在新经济增长格局下满足其政治晋升和地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其运行有哪些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2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中国区域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计划调控和市场体系是不同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物质和能量流通的基本手段。在转轨时期,市场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政府行政的干预,同时由于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等原因,导致区域经济运行中面临着种种矛盾。1.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矛盾。政府行为在实践中要实现两大目标:管理社会和调节经济。就政府的社会性职能而言,各级政府的社会功能没有质的区别,而政府在履…  相似文献   

3.
地方保护主义:区域经济的障碍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的失衡引起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在学术界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区域差异的扩大主要是由中央政府的政策造成的。①针对这一观点,有学者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受若干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不能简单归咎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失误。②在这一认识的启发下,本人认为,从客观上看,区域经济问题是市场经济在其发展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从主观上看,区域经济问题不仅与中央政府的政策相关,更与地方政府行为密切相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区域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异。一、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的直…  相似文献   

4.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市场机制下,政府农业投资行为对集体和农户的农业投入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农业投入不足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政府的农业投资行为。因此,应重视政府农业投资行为的研究,切实落实和保障我国农业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府经济行为一直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理论界对政府行为的研究,绝大部分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优化、规范化和模式转换,而对有关政府经济行为的基本的、一般的理论问题研究不多,这会导致政府经济的优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试图研究有关政府经济行为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从而为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优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但地方政府因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和社会产出最大化的双重目标,而产生计划与市场、区域间合作与竞争、可持续发展与短期收益等政府行为上的一些悖论。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有限理性、激励约束机制、囚徒困境等方面来分析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行为悖论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重塑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优化区域竞争中的几个理论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讨论区域竞争问题上,一些人把区域竞争与地方政府竞争混为一谈,把重复建设看成是区域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把产业结构趋同看成是绝对负面的现象等等.其实,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和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并非是区域竞争的必然结果.从发展眼光看,要优化区域竞争,关键是加强政府规制,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应运而生且日益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新兴研究领域.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区域行政研究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两个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尽管如此,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仍需要在区域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大都市和城市群的治理研究、区域政策研究、流域治理问题研究、跨区域、跨行业联动机制问题研究、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研究及区域公共管理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做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9.
在“两个根本转变”中,不容忽视地方政府的行为和作用.在对地方政府的替代行为、改革行为、发展行为及其正效应等予以肯定的同时,必须重视其政企不分、地方保护、逆向调控的行为及其负效应.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将伴随整个现代化的进程.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已成为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地方政府既是衔接和协调宏观与微观、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的中介环节,同时也是区域经济主体。其行为如何,无论是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还是对于区域经济活动,都具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发达地区①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不能不研究其政府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1.
陈国权  梁耀东  于洋 《江海学刊》2012,(4):145-150,238,239
目前围绕"省直管县"改革存在许多争论,这些争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区域差异性考虑不足,简单地从局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全国性的结论。对我国长期实行的"市管县"体制的实践效果所进行的数据检验,显示出该体制促进市县经济共同发展的初衷在不同地区乃至不同类型的地级市范围内实现的程度均有所不同。通过分析这一结果及其背后的区域差异性,可以总结出市县府际关系调整的目标选择以及省直管县分类改革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表现的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和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现有经济形式下,通过建立统一国内市场、调整优化落后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变政府职能,来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发展阶段。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康社会的内容与目标也不断得到深化和丰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必须包括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解决目前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过大的突出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发展条件,现阶段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应重点转向民众福利领域,促进民众净福利的共同提升,通过享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尽快提升经济落后地区民众净福利水平的提升,缩小地区间的福利差距,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区域振兴,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政府有责。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版图逐步凸起,东中西并进的局面形成,高校区域合作与发展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高校区域合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区域振兴发展总体战略的提出正好为我国高校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使高校区域合作日趋完善,在区域振兴中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需要当地政府、市场和区域内各高校相互之间达成共识,找出对策,精诚合作,共同努力推动高校区域合作的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福泉 《齐鲁学刊》2007,(4):158-16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自由化方式和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但是重叠性的自由贸易协定却有很多弊端,会导致整体福利的降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实践和政策上都存在着不足。为了避免无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应尽快制订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战略,并对不同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具体政策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6.
魏后凯  高春亮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73-81,107,108
近年,随着区域经济活动由沿海向内陆扩散以及地区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中国区域经济正在由不平衡增长向相对均衡增长转变,区域经济差距由扩大趋向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逐步提高。然而,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城乡区域差距仍然较大,区域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空间无序开发现象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在新的形势下,当前应建立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促进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体系、差别化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和以都市圈为中心的国土开发政策体系,以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并依据各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在此,结合6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的三条基本经验,以求实现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近两年学界的研究热点,为了掌握其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意见,对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归纳了当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总结了文献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目前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解读;二是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的探索;三是对区域经济高质量指标的构建及测度。其中不同地区基于地域、资源、政策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定位,而学者们在经济高质量内涵的不同解读,在定量分析上则表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制造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成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将促成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新一轮调整。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点。当前,应针对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认真反思,努力求解经济突围的出路。后危机时代我国应把政府资源投放到关键环节,把社会资源引导到重点领域,才能实现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