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需要是主体一切活动的源泉、动力和出发点,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主体的需要是价值形成的前提,价值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统一,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实践是价值的基础,其在价值关系中的作用表现为促使主、客体发生关系,并导致价值的产生和创造出新的价值.价值是实践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它规定了实践的目的性,丰富了实践的选择性.需要、价值和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代,孔子以"仁"释"礼",彰显出人作为实践主体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从而确立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即旨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活力来自企业内在动力与市场外在压力,二者缺一不可。而内在动力的获得需要依据劳动主体的动态差别来调整企业的利益关系。国有企业所承受的外在压力最主要的是来自生产要素市场的压力,而不是来自生产成品市场的压力。实现企业活力,首先需要实现国有企业自主决定当家人,这意味着企业家必须市场化并担负起整个企业的经营重任。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活动。实践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实践的内在矛盾性集中体现在客观物质实在性和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矛盾之中。实践的这一矛盾,首先导致了人和自然的分化;而又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运行机制中的主观目的、工具、实践结果三个环节的相互作用,使这个被分化的世界又重新统一起来。可以说,正是由于实践的介入,才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由此,实践又被赋予了世界观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童年因其短暂性和不定性往往受到忽视。本文通过对作家威拉·凯瑟的童年生活及其创作中的童年意象的分析,指出童年是自我主体的根基,成年是童年的延续。童年记忆不论是抚慰性还是创伤性的都在被主体反复书写或言说。它已经成为主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是主体确立自我意识和实践自我价值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价值有三个本质特征,即主体性、主体的设定性和量度的比较性。价值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价值主体的特性。价值主体不是自成的主体,而是被实践、认识主体设定的主体,设定价值主体后才有价值可言。价值的目的在于比较,比较不是指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内在尺度的比较,而是指围绕同一价值主体的不同价值客体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目的作为规律”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的目的作为规律决定其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这是马克思辩证历史决定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但是,长期以来,这一思想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得到正确的阐发。马克思这里所讲的“目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东西,而是指“实践观念”。实践观念的构建受外在尺度、内在尺度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实践观念的多样性揭示了主体选择的根据、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空间。实践观念是客观规律性与自觉能动性、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的一个结合点。“目的作为规律”思想说明人们能够尊重的只是反映到人的头脑中的客观规律,这种被认识到的规律具有相对性,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具有过程性,因此,人们尊重客观规律也就具有相对性、过程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它具有两大功能:客体的改变和人的主体自身的改变。实践既创造了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也创造了一个属人的主体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以其科学的理论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以其深刻的理论提示了人的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一所谓本质,就是事物内在固有的规定性。正是由于事物自身内在规定性的存在,事物就有了区别。人具有实践的规定性,就形成了人的特殊本质,使人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区别开来。人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即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创造着的存…  相似文献   

9.
需要的对象从来都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着的东西。从需要的历史发展角度考察,主体的需要可以分为自在的和自为的,前者是指主体的自然需要,具有无意识性和非历史性的特点;后者是主体的精神需要,既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又受主体自我意识的控制。抽象地讲,需要是活动的内部条件和必要前提之一,但是,只有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克服了需要与其对象的对立,使需要具体化为对象活动过程之中,并满足了主体的需要,需要才具有价值意义,成为道德价值认识的对象。因此,活动创造和实现着价值。需要与活动的关系图式应该是:活动——需要——活动这样一种循环。这一图式对于道德价值论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预见是认识主体在实践中对事物的发展状况作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人们在认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比较正确的预见未来。预见具有超前反映性,并表现为主体实践的需要和利益。预见在实践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预见是主体实践的内在动机;预见的系统性,使实践具有整体性;预见的可控性,使实践能自我调节,保持最佳结构。因此,正确的、科学的预见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们正确行动的先导,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支配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既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纯符号手段进行的活动,是当代高科技条件下创造出的高层次实践形式,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现实性实践的某些特征。虚拟实践为认识主体开辟了新的实践空间,提供了新的价值关系。虚拟实践的出现,使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虚拟实践不但丰富了实践的科学内涵,而且也对认识论和实践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这不仅是一个涉及理论创新的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不断发展的理论所必需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系统、完整、科学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就生成而言,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内在地形成于担当中华民族复兴使命的目标坚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根本遵循,是以中国古代辉煌历史为自信源泉和对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和思想的吸纳与超越。就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实质上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与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经历了萌芽、雏形、发展、成熟和进一步深化等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从内涵意蕴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是以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认同为逻辑前提,以在共产主义理想指引下“建立一个新中国”为目标愿景,以人民为主体为本质要求,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根本基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夯实了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其思想精髓在党和人民的接续奋斗中传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翻译就表层而言,是不同语言形式相互转化的过程,而语言的表征能力不是内在的,而是源于心灵的意向性,语符所属的语言与具有的意义都是主体意向性指向客体对象的结果.同时,翻译活动具有社会性本质,是语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其过程至少涉及到原作者、译者和译作读者三个主体.这些主体的意向性在翻译活动中构成一个彼此交织、互相影响的网络,使其成为协调并实现各个主体意向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翻译就表层而言,是不同语言形式相互转化的过程,而语言的表征能力不是内在的,而是源于心灵的意向性,语符所属的语言与具有的意义都是主体意向性指向客体对象的结果.同时,翻译活动具有社会性本质,是语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其过程至少涉及到原作者、译者和译作读者三个主体.这些主体的意向性在翻译活动中构成一个彼此交织、互相影响的网络,使其成为协调并实现各个主体意向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倡议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二者基于“共同—共通—共融”的逻辑理路,表征出“内在切合—价值契合—现实观照”的关系向度。具体体现在:国际层面和平发展的共同贯彻、道路层面多样道路的共同肯认、主体层面人的发展的共同推动、文明层面物质精神的共进协同、生态层面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奠基了辩证审思的共同点;中国向度的应然之道与世界向度的实然之需架构了辩证审思的共通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外交多维度的现实观照形塑了辩证审思的共融点。辩证审思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倡议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为二者双向律动共赢发展提供有力学理支撑,进而切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儒家价值系统分为价值学说和价值规范体系两部分,其实践主体论对实践主体的区分也基于这两部分。从价值学说看,根据性善论和义利、理欲之辩,实践主体被分为先天泛德性主体以及后天之义理和利欲主体,或道德和不道德主体,所谓君子和小人。从价值规范体系看,根据权利和义务之辩,实践主体被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由于传统儒家价值学说和价值规范体系的片面取向,致其对实践主体的区为也表现出极端对立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形式下的生命力是需要予以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从感性实践主体的角度出发 ,研究文艺复现人的感性实践情感的内在机制 ,并探讨这种复现与感性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对马克思的重新发现、文艺实践性研究的深化、主体的建构与解构三个问题进行解构性分析有利于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分析公共事务治理变革的重要理论之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从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和治理目标等多方面表现出多中心治理的特征。由于改革实践时间不长,高校后勤治理主体内在动力不足、制度保障措施缺失和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不完备等问题暴露出来,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揭示新媒介文艺生产的深层媒介逻辑及社会历史语境,新媒介文艺生成性研究引入德勒兹的“生成”理论,通过将“生成”作为新媒介文艺的技术意向,开展对构成新媒介文艺生产域中作为基础锚点的主体、时间、空间的生成性探索。新媒介文艺生成性研究发现:新媒介的内在生成性偏向,使新媒介文艺生产域中的主体生成为人机间性主体,形成人机协作式生产;使时间生成为结晶化的星丛时间,引发时间生产力的增强、中间时间的开发、时间深度意识的退场;使游牧空间通过对物理空间的征服、差异空间的生产以及异质空间的创造实现空间生产力的增殖,为跨媒介叙事提供实践场所。  相似文献   

20.
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新时代美好生活展现着丰厚的意蕴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主题,构筑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就逻辑起点而言,新时代美好生活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过程之中,内嵌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断深化拓延的结构之内;就价值旨归而言,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需求主体、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及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政治立场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立足新时代,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引,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前提条件与第一要义,方能确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展现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深入美好生活的内在本质,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