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46年至1948年联合国制定《世界人权宣言》的过程中,美国与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人权思想进行了交锋。经过联合国大多数国家的斗争,联合国制定了一个不仅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且包括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人权宣言。由于美国的有关人权法律缺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利规定以及美国存在着人权问题,在《世界人权宣言》通过后,美国曾公开拒绝执行《世界人权宣言》。  相似文献   

2.
从《德黑兰宣言》《曼谷宣言》看西藏人权问题兼评某些西方国家的人权观点陈光国徐晓光四、就西藏人权状况评析西方国家的人权观点一些西方国家在几个基本的人权观点方面,如在关于人权的普遍性、不可分割性,民族自决权和发展权,按照各国国情促进人权,人权活动要由各主...  相似文献   

3.
人权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国际问题之一,这不是偶然的。人权问题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任何一个阶层的居民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人权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过程。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一部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性文件《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了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经过4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国际人权的概念和内容不断丰富,已不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它也集中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愿望,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 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很大差异,因而对人权的认识往往并不一致,对人权的实施也各有不同,对西方帝国主义拿人权问题作大棒妄图干涉我国内政,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这同我们加强人权理论和实际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时代,人权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人权的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应完善立法,促进司法公正和依法行政,同时关注其他国家的人权保障状况,并尽快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5.
人权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为了推行其和平演变战略,在人权问题上大做文章,玩弄强权政治,干涉其他主权国家的内政。为了澄清他们在人权问题上制造的混乱,揭穿他们以人权做幌子,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阴谋,有必要帮助大学生了解人权问题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相似文献   

6.
从《德黑兰宣言》《曼谷宣言》看西藏人权问题——兼评某些西方国家的人权观点陈光国徐晓光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对人权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也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  相似文献   

7.
论人权的国际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问题开始从国内法领域进入国际法领域。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规定在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文件中;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就人权问题发布的国际宣言。人权的国际保护是主权国家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或国际公约为行为规范承担国际义务的结果。国家之间签订的有关人权公约,是人权的国际保护的法律依据,国家相互承担这些条约的义务,是实现人权的国际保护的基本方式。人权国际保护活动应遵循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人权高于主权”和“人道主义干涉”等论调都是与《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8.
一部研究人权问题的巨著──评《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戴路《人权的理论与实践》这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人权问题的巨著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和国家教委“八五”重点图书,由我国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任总编,李龙教授为执行总主编。人...  相似文献   

9.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由《宪法》修正案确定,然而人权的实现并不是仅靠人权内容的入宪就能解决的。本文从法制建设、制度建设、人权意识的提高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件——《世界人权宣言》。它首次提出了国际人权问题的具体内容,规定了世界各国人民不受歧视地应当享有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40年来,国际人权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体现了我国深层的传统心理基础,它同公民的需要层次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各部分的规定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公民需要。《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内容暗含着国家思维的转变,即从主要满足公民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转向了满足公民的归属和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以达到公民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无视人权问题的世界多样性 ,肆意曲解人权的含意 ,以“人权高于主权”作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理论根据 ,其要害是对国家主权的否定 ,以达到干涉他国内政的目的。它不仅暴露了西方国家的政治虚伪性和霸权主义的真面目 ,同时也破坏了《联合国宪章》以及一系列国际公约所确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破坏了维系国与国之间正常关系的基本准则 ,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关注和互相斗争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著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人权思想指明了现实社会本质中人的权利,批判了私有制国家中的人权中介,提倡彻底社会变革中的人权。中国的人权观从《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人权思想汲取理论智慧,一直坚持关注现实社会、倡导集体主义、推进变革或改革的人权理念。人权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明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建设方向。新时代的中国人权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夯实人权的现实基础;必须始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人权的价值导向;必须始终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强化人权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人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占世界人口1/4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究竟如何,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人权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怎样,也就成为国内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和国际上真正关心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人们十分注意的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则为人们全面了解中国的人权状况和正确理解中国人民的人权观念提供了权威性文献。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谈一下学习《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下文同者简称白皮书)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美洲区域性的人权保护制度包含了《美洲国家组织宪章》与《美洲人权公约》等具体机制。而美洲人权委员会和美洲人权法院则对该区域性的人权保障进行国际监督。区域性人权国际保护的开展则通过个人申诉程序、国家研究程序、国家报告程序、国家间指控程序等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6.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我国宪法在人权本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导致了对实体性人权表述和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协调二者在人权本源理念上冲突是我国加入《公约》面对的首要宪法调整问题。立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社会现实,调适、建构起新的人权本源宪政理念,即人权是人自身所固有的、基于人自身的本性所产生的,因而是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以法律、国家是否规定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17.
人权问题如同国家问题一样,被资产阶级弄得混乱不堪。他们把人权绝对化,视之为资产阶级的专利品,并将它说成是超阶级的统治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思想形式。当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之后,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把人权与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人为地加以对立,以所谓保障人权来反对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不能不对人权作历史的考察与阶级分析。马克思恩格斯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  相似文献   

18.
前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为个人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历来是人们进行政治思考和理论探索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任何社会,不论其文明程度、文化类型如何不同,都存在着这一问题。当前人们关心的是个人的宪法权利,特别是《十项宪法修正案》(《人权法案》)中所确定韵那些权利的和谐和冲突,也就是《人权法案》和个人为其一点的政治共同体所提出的合法要求之间的和谐和冲突问题。在美国,最高法院是具有“司法复审权”的、可以受理上诉案件的最高司法组织。因此,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宪章》将人权规定为与和平与安全、发展相并列的联合国三大任务之一。经过60年的曲折发展,以《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为基础的国际人权法体系已初步构建起来,人权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之一,并与发展、和平与安全之间的联系密切。30年来,我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为确立人权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基础。我国应当因应人权这一当今时代主题的要求,确立人权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我国宪法在人权本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导致了对实体性人权表述和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协调二者在人权本源理念上冲突是我国加入《公约》面对的首要宪法调整问题.立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社会现实,调适、建构起新的人权本源宪政理念,即人权是人自身所固有的、基于人自身的本性所产生的,因而是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以法律、国家是否规定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