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习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但英汉文化差异导致了英汉习语的差异,因而形成英汉习语在语义上的不对应性.本文阐述了英汉习语在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上的区别;介绍了英汉习语在互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从语义和文化特征的角度来说,英汉习语可分为三种对应关系:对应、半对应和非对应;本文论述了习语语用效果等值的实质;提出确保语用效果对等的翻译是习语翻译的重要原则;着重探讨在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时,英语习语翻译实践中实现语用效果对等的行之有效的变通手段.  相似文献   

3.
数字习语是英汉习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英汉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由于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使得英汉习语中相同的数字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或相同所指却借助于不同的数字来体现。从文化内涵、禁忌和虚指方面探讨英汉习语中数字语用关系的非对等性及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4.
浅谈英语习语中的动物名称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 ,同一动物所承载的喻义可能是不相同的。一方面 ,指称意义相同的动物形象 ,其喻文 ,即它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含义可能相去甚远 ,甚至完全相悖。另一方面 ,有些动物形象 ,在原语中含有丰富的语用意义 ,而在译语中却没有 ,因而在译语中不能产生等值的意象联想  相似文献   

5.
习语的特点是既有指称意义 ,又有语用意义。翻译中 ,由于译文语言中常有与原文习语形式相近意义不同 ,或意义相近而使用意图不同的习语 ,容易导致误译。因此 ,习语翻译应正确辩认、理解习语 ,根据习语的特点寻求使用意图的等同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误译问题。  相似文献   

6.
莫里斯意义三分法将文本意义分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及语用意义。利用该分类原则,对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著《声声慢》的英译本进行了分析,探讨英译本否可以在指称、言内及语用意义实现与汉语的对等,并进一步剖析《声声慢》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7.
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差异是语言教学以及翻译过程中被普遍重视的问题 ;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以及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入手 ,提出用语用意义指导翻译 ,从而实现动态对等。词语、习语和文学色彩三个不同方面的实例 ,不仅展示了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也说明了语用翻译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翻译水平,对英汉船海习语进行比较,发现船海习语反映了中西地理环境、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对于英汉船海习语,可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如使用意义对等、喻体相似的习语,使用意义相近、喻体不同的习语,根据上下文意译和直译加注的技巧等,使译文更恰当。  相似文献   

9.
从指称的分类与远近特征入手,对英汉双向语料(《阿丽斯漫游奇境记》)进行统计分析,描述了英汉远近指称不对称的基本表现,论证了不对称性的语用根源———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0.
习语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如何准确地将其传递到译语中去是翻译活动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三种意义入手,探讨了汉语习语在英译过程中的意义传递问题,指出语用意义是汉语习语最重要的意义,在翻译时应优先考虑语用意义的准确传递,在此前提下可兼顾言内意义和指称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游翻译文本的研究在中国是比较新的一个话题,近年来主要是结合最新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对旅游文本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或题材分析.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运用符号学中三种语言符号意义的理论对旅游翻译文本的汉译英进行分析论述,进而说明从该角度进行旅游文本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英汉两种语言中以“狗”设喻的成语很多,而其意义又不尽相同。本文分析比较了“Dog”在汉译英或英译汉的成语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英汉对应比喻性习语中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常选用不同的喻体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义 ,即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本文从两种语言所植根的文化渊源角度对英汉对应比喻性习语中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英汉成语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使得其在互译时易因不当的转换造成语用失误。本文从英汉成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造成英汉成语互译中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人民大众口头上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们是相沿已久、约定俗成、具有完整而独特意义的词语。英汉两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中创作了大量的习语,但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使用亦不同。通过比较英汉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几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来探讨英汉习语之间的民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在语言的使用中逐渐形成的固定短语和表达方式.它们是语言的精华,有着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与其他生词和表达方式相比,习语与文化更密不可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极具民族特色的习语,反映出极其丰厚凝重的文化底蕴.因此探索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只一种灵活的处理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而更好的翻译习语的新方法.它不仅能加强我们应用英语的能力还能提高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词语的指称意义和联系意义两个方面着手,分析英汉词语在表达意义上的文化差异,并对涉及文化差异的词语的常用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词素的意义包括规定意义和联想意义。汉语词素和英语词素的联想意义反映了不同文化的文化价值观。不同语言动植物词素及色彩词素的异同,其反映的文化价值观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