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于中国与英国企业进行营销绩效评价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的内容包括企业管理者对营销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指标使用情况等.通过考察中英企业在营销绩效评价方面的相同与差异程度,可以更客观地了解我国企业在营销绩效评价方面的水平,借鉴国际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建立我国企业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建华 《经理人》2009,(5):68-71
销售业绩大踏步倒退!2008年底以来,众多中国企业历经了金融海啸最直接的洗劫。在这场经济下滑中,有一家公司业绩却保持了稳步增长,它就是欧莱雅中国区。2008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大陆实现销售69.52亿元人民币,较2007年同比增长27.7%。这是该公司连续第八年在中国实现两位数增长。即使是众多企业销售急坠的2009年第一季度,欧莱雅中国依然保持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3.
刘洋 《经营管理者》2013,(23):183-183
本文在详细介绍我国化妆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外资对我国化妆品行业的投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据欧莱雅、强生、资生堂等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投资案例,分析了外资化妆品行业取得成功的原因与民族化妆行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据此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对策:一方面,政府要扶持企业,改革税收制度,强化化妆品市场的安全管理,构建和完善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研发,树立品牌,注重市场细分等。  相似文献   

4.
商业动态     
《经理人》2021,(1):76-76
欧莱雅中国携手东方美谷举办美妆科技挑战赛欧莱雅中国与东方美谷正式签署《合作共建“BIG BANG美妆科技创造营”》协议,宣布将共同举办2021年第二届“BIG BANG美妆科技创造营”初创挑战赛作为中国美妆行业首个科技初创挑战赛,首届赛事自2020年6月启动已吸引了全国500多家科技初创企业参与。  相似文献   

5.
沈伟民 《经理人》2014,(11):70-73
正在欧莱雅、资生堂等外资品牌主导的中国化妆品市场,珀莱雅通过主打"水概念",硬是在市场缝隙中杀出一条艰难之路,通过自身的产业变革,孤注一掷的集中资源,不仅做到了超过40亿元的营业规模,同时正在谋求IPO以培育民族化妆品企业的新竞争力。化妆品行业,对多数置身其中的中国企业来说,甜蜜又痛苦。甜蜜的是,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渠道商,只要不采取激进的扩张,最低限度可以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像别的行业经常处于动荡中;痛苦的是,无论如何努力,总是难以企及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外资品牌的高度。俗话说,有钱好办事。现在,中国的化妆品企  相似文献   

6.
当前,由于我国许多企业经营者对营销工作认识不足,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仍在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还存在着随大流盲目地推销产品、营销管理落后等问题。面对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引入了新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中国企业要相应研究市场营销策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信息时代发展的市场营销理念,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只有充分考虑并依赖良好的营销管理策略,才能让企业产品在市场中被客户所接受,才能在市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苏祖明 《经营管理者》2013,(31):255-25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为我国企业的带来了黄金发展机遇,然而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企业的营销管理是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然而,现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营销观念淡薄、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以及品牌营销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应当不断加强企业营销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对企业营销管理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企业营销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加强企业营销管理措施,以期为我国的企业营销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中国企业的全球营销战略模型(CGMS),选取在国内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IT、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企业为调查样本,对其全球营销战略与内外部关键影响力因素关系的机理进行探索性检验,找出制约高科技企业提升全球营销战略表现的瓶颈因素,并据此给出若干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我国高科技企业提升全球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适应加入WTO以后的环境变化与竞争要求,中国企业营销绩效评价应实现的六大根本转变重点研究了中国企业营销绩效评价的模型及构成要素,深入分析了企业营销环境、企业经营目标与战略、企业营销的基本功能及企业营销成功要素的特点,以及与企业营销绩效评价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中国企业入世后的营销战略调整与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具有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欧莱雅中国公司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在我国进行了两次收购———“小护士”和“羽西”。我国的化妆品市场上从此消失了两个华人掌控的品牌。在我国化妆品市场,人们在担心两个品牌能否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更应思考我国化妆品企业该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如何能让更多的“小护士”掌握在国人手中。世界第一大化妆品企业欧莱雅集团,其众多的品牌源自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有法国的欧莱雅和兰蔻,也有美国的美宝莲和美爵士及日本的植村秀等。欧莱雅集团于1997年进入我国市场,其拥有的多个品牌已在我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如定位于高档染发市场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产业市场企业全球营销战略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云  张峰 《管理学报》2007,4(5):636-643,673
以中国产业市场企业的跨国经营为背景,应用中国企业全球化营销战略模型,以宝钢、鞍钢、中石化、中海油等19家企业为例,对我国钢铁、石化和机械等重化工产业领域中企业的全球化营销战略与内外部关键驱动变量群组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找出对战略产生关键影响的若干内部因素,据此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装市场广阔,但服装企业的数量也非常多,竞争激烈.国内很多服装企业都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但是Zara却以其独特的营销模式在世界56个国家迅速发展起来.本文对Zara的设计,营销,供应进行分析,对我国服装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艰难时期创新,更易领先对手销售业绩大踏步倒退!2008年底以来,众多中国企业历经了金融海啸最直接的洗劫。在这场经济下滑中,有一家公司业绩却保持了稳步增长,它就是欧莱雅中国区。2008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大陆实现销售69.52亿元人民币,较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产品竞争、质量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我国行改革开放以后,选择了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世界知名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实施品牌战略,中国企业的品牌正面临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本文从现代企业营销中品牌经营的一般理论出发,在描述我国企业营销中的品牌经营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企业正确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体育营销现状的分析,研究我国企业在体育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企业体育营销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营销社会责任理论的推动下,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公益营销策略的运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4R营销理论,对公益营销策略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通过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社会和沈阳工业大学两组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初始题项适合作为量表测项,由此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我国企业的4R公益营销测量量表,以期成为我国企业营销调研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营销以及城市营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营销与城市营销基本上还处于单独进行的模式下,如何有效的将企业营销与城市营销进行有效的互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就我国当前企业营销与城市营销的互动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论述。文章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论述,继而分析了企业营销与城市营销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企业营销与城市营销互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邮政企业营销普遍存在重经济手段不重文化含量的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邮政企业的不断发展 ,从长远利益考虑 ,邮政企业营销却又不可能离开文化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邮政企业原有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邮政企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只有加强经营 ,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才能发展自己。企业若在营销中引入文化因素 ,就能突出经营特色 ,加强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力。一、邮政企业文化营销的战略与实施(一 )文化营销的三大战略。1、品牌战略。通过全体邮政职工的努力 ,我国邮政企业已创下了自己的品牌———“中国…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自2007年以来,至今尚未见底,仍在蔓延扩散.危机对全球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将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重.在深刻反思之余,我们更应从这场危机中得到有价值的启示,以此为鉴,指导中国这样一个发展申大国的经济金融战略抉择.必须认真地研究企业营销管理,文章结合新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发展的新方向,深入思考和分析,对更好地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出了营销策略,从而经过不断的努力,打造出世界级水泥生产企业,使营销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李里平 《经理人》2005,(10):42-44
欧莱雅多品牌的背后,是对各地美的文化的尊重和探究 采访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先生时,本希望了解 欧莱雅中国公司快速成长背后的攻略,而在我们 的交谈中,我听到更多的是承诺、灵魂、尊重、热 情、个性、底蕴、美的追求等等一些词汇。给人的感觉是, 商业利益的得来,完全靠的是对商业以外的美与高尚的追 求。欧莱雅1996年才进入中国,短短9年时间,市场的培育、 品牌的推广、销售的翻番增长、本土化经营、各细分市场上 的竞争、并购……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盖保罗和他的团队, 给中国市场带来了一份激情,一份触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