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者》2005,(11):3-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于2003年10月经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中国政府于当年12月10日签署。截至今年9月15日.已有30个国家批准公约。中国政府10月22日将公约提请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隹。公约将于今年12月14日生效。  相似文献   

2.
许小平 《劳动者》2005,(12):42-43
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后,于1980年元月1日实施,执行到1996年12月31日共17年。在这17年中,中国的刑事辩护业务虽有坎坷和不幸,但毕竟在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中大大的前进了一步。《刑事诉讼法》在经过修改于1997年1月1日执行至今已有八年,在这八年的实践中,从总体上看有进步、有发展,但从局部看问题不少。不愿办刑事案件的律师越来越多,办了委托手续继而退案的层出不穷,在办案中受委屈、遭抱怨、遇尴尬也时有发生。所以笔者认为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不是进步了,而是倒退了。不是宽松了,而是收缩了。特别是第37条、第38条、第96条,对律师有了种种限制,加之《刑法》第306条的对应,中国律师在刑事辩护中路越走越窄,风险越来越大,困难越来越多。既然在审判活动中律师的作用甚微,那么能否在审前加大律师的权利和作用,尽快按照国际惯例,修改《刑事诉讼法》和废除《刑法》第306条。那么,在审前律师应该有那些权利呢?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称《劳动合同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个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对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十几年实施情况的部分总结和反思.其针对劳动法实施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了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有利于更好的调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怀义 《劳动世界》2013,(9):238-238
本文从健全利益主体和协调利益关系两个方面论述了《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平衡,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其中,《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于2008年5月1日开始施行。这三部法律的公布施行.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袁仕萍 《劳动世界》2013,(12):185-185
《梧桐雨》和《长生殿》都是取材于李隆基、杨玉环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两者之间有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但是由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不同,表现在作品中就有创作意图、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结局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称《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先后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南胡锦涛主席签署颁布。这两部法律的颁布,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两部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重要法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劳动者的权益维护、民生保障的重视和关怀。  相似文献   

9.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因工伤残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从1988年工伤保险改革试点开始,到1996年制订出台《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2004年颁布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再到2010年修订《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施行《社会保险法》,我国工伤保险立法层次不断上升,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完善。2001年,大兴安岭地区正式启动工伤保险工作,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工伤保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较好地保障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路畅  武建新 《劳动世界》2010,(12):68-7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灵活就业人员约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0%以上,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这几年却出现了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医疗保险上的"断保"现象。造成该现象出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工作因素,家庭收入因素,法律因素。从这些因素来看,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草案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及其执行过程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完善。因此,我们应当完善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以及《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加快和全面推进所有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工作,确保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权利,现就有关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竭力克服各种困难,实施就业攻坚,推进社会保障,及时研究制定落实抗震救灾特殊政策、开展对口就业援助、编制重建规划.建立农民工返乡情况周报统计制度及时制定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应急举措。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劳动保障各项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7月1日起《社会保险法》开始施行。《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是我国人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件大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既是社保人的神圣职责,同时也是对社保人执法能力的检验。在学习、贯彻和实施《社会保险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4.
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开端。经过60年的建设、变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从适应计划经济到适应市场经济,与时俱进,走上了依法保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原劳动部1996年发布的《企业职丁丁伤保险试行办法》(简称《办法》)和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简称《条例》),对于工伤致残一级至四级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的原仓业职工,到达退休年龄计算养老保险待遇所涉及的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问题,都没作出规定。《办法》第二十二、二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绒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  相似文献   

16.
《四川劳动保障》今年第3期刊登的《社会保险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范围?》一阐明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保险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理的范围,理由是根据《劳动法》第100条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26条规定,属于行政管理范围;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保险争议是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理的范围,理由是根据《劳动法》第3条的规定,劳动有享受社会保险福利的权利,《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把企业与职工之间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等规定发生的争议纳入了条例适用范围。笔同意第二种观点。  相似文献   

17.
《劳动世界》2020,(1):12-12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按照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至2050年,是到21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规划》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同年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相似文献   

19.
言论     
《劳动者》2004,(11):3-3
南京一家机关将一沓写满了员工们出生年、月、日、时的人事资料送交到一位命理学研究者的手上,要他给详细地算一算:哪些人适合留用,哪些人需要调岗。(见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人身伤亡事故多发的行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15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推进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见)的通知》(川办函[2006]80号)等规定,切实保障因工作和意外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建筑企业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分散企业工伤和意外伤害风险,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建筑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现就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