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定广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1-85
光化三年(900)唐王朝授予罗隐检校户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官职;唐亡后,罗隐未曾接受后梁授予的给事中官职,至死都以唐臣自居;又屡劝钱缪“兴唐宗社”。其历史定位当为大唐的“忠义”之臣,而非后梁或吴越之臣。其“忠义”人格一以贯之,从未动摇。 相似文献
2.
3.
倪荫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龚启荣先生在《贵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重言蕴涵式不是判定命题推理的有效方法,并认为不能用数理逻辑来“改造”或“取代”传统形式逻辑。这涉及传统逻辑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推理的形式定义与判定问题、命题推理的有效性如何判定问题、蕴涵怪论的本质问题、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传统逻辑的地位、发展与教学。也有学者不同意龚先生的观点。本刊编发的倪荫林先生的文章即是一例,以期引起更多同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热忱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吴在庆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7(1):65-68
罗隐咸通十二年未见黜礼部,这一年底也未途经钟陵,张一平同志认为<嘲钟陵妓云英>诗作于咸通十二年底的结论有误.此诗应是咸通九年之作. 相似文献
5.
张青松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107-109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毛亨训"褰衣也",《尔雅》训"揭衣也","繇膝以下为揭",都是正确的解释。陆忠发将"揭"理解为"脱下裳"或"脱下衣服举于手上",既不符合古代的服饰习俗与渡河方式,也不符合古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因而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程奇立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唐宪宗元和三年四月,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应贤良方正制举,被署为上第。但由于他们在对策中直言极谏、指陈时政,触怒当权者,因而考策官被贬遂,牛僧孺等应制举人也受到长期的压制,“久之不调”。这次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元和制举案”。 关于这次事件,史籍中记载颇多,但有所歧异,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四类说法: 相似文献
7.
赵荣蔚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1):111-115
罗隐生当晚唐末世,虽才华横溢,济世情切,然科场沉沦,终身不第,饱尝屈辱辛酸,其心灵一直在痛苦地痉挛着。追寻诗人用世、愤世、弃世的心路历程,倾听他的屈抑之悲与愤激之鸣,进而呈示其特定年代中的灵魂本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唐末时世,尤其是才智之士的追求与不幸。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以"评点"为主体,而以漫谈随笔为主要形式的"小说话"被忽视。1903年,梁启超提出"小说话"概念,其后报载"小说话"迅速繁盛。依照"小说话"的历史与特性,可分为"笔记体小说话"和"报载体小说话"两个类别,两者之间既有沿续又有新变。长期以来,"小说话"处于研究的边缘状态,直至近年,黄霖先生的系列论文为"小说话"研究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历代小说话》的出版将对中国小说史和小说理论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此书搜集广博、提要精审、史迹清晰,兼具史料性与理论性。但在编纂过程中,对"小说话"的认识尚未完全落实,致使《历代小说话》在观念认知与实际选编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近年出版的一部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学史著作 ,但部头较大 ,难免出现某些疏误。作为教材 ,这些疏误当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0.
杨东甫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本文对年号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新看法,认为发表在《文史知识》上的史苏苑《年号的起源与变迁》一文有若干可商榷之处。本文认为,年号之始是在汉武帝登基二十几年后而非即位之初;改元之事先秦已有而非西汉方有;帝王改元多有其具体原因及目的而非“政治惯例”;年号出现之后的改元必用新年号而无改元不改号之事;北宋并无“九年一改年号”之事,等等。本文还对年号的择定、年号与纪年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兴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0-83
罗隐为晚唐著名诗人。传世之诗歌近五百首 ,其中不乏名篇佳作。然而学术界对罗隐的研究多有偏失 ,未能予与应有的重视。他的许多作品 ,无论是咏史、咏物 ,还是抒怀之作 ,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罗隐既能够继承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 ,又能够在艺术上翻陈出新 ,使元、白之后现实主义诗风得以继续发展。本文拟就罗隐的诗歌进行全面的探讨 ,以期求得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儒学是生命的学问为致思路径,概括出一代大儒罗汝芳的儒学思想与生命精神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对儒家生存根据论的阐发、身心一体的身心观、生生思想与“解缆放船、顺风张棹”的修养观、求孔颜之乐的快乐观。这些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和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3.
罗伽禄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2,21(1):13-17
罗汝芳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被称为泰州学派“唯一特出者”。出生于南城县,一生研习理学,传播理学,门人众多,影响深远。罗氏为南城望族,人才辈出,而汝芳又是其杰出代表。汝芳世居南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因而其生平及其家世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辉斌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1):41-44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刘文刚《孟浩然年谱》 ,虽然对孟浩然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勾勒 ,但却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与需重新讨论的问题。文章择其要者 ,首次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考辨与订正 相似文献
15.
罗汝芳之学以求道为核心,以安顿生命为目的,所以他把学问的生命修成了生命的学问,形成了独特的生命智慧,他通过仁者寿的观念而拥有了人生之方向与人间生活之准则。罗汝芳也因此成为了晚明儒家学者中的特异者,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的巨擘。 相似文献
16.
白金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3):112-116
南宋永嘉文士许及之,官至副相,善诗文。然从《宋史》以来的诸多史料,对包括其生年、初任官职等重要生平事迹的记载多有疏误。今据相关史料,从八个方面对其生平事迹记载中存在的疑点进行考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内三种陶诗译本各有特点.方重先生首译陶诗,他的<陶渊明诗文选译>使英语读者知陶;谭时霖先生译本<陶渊明诗文英译>是陶诗忠实而灵活的译本和文化翻译的力作,使英语读者好陶;汪榕培先生的译作是韵译本,他的<英译陶诗>使英语读者乐陶.对陶诗中"道"有不同理解和译法乃是不同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8.
对王澄霞先生《污浊何以成圣洁———从文化批判视角重评汪曾祺〈大淖纪事〉》一文进行了解读,认为王文以自认为"认真"的批评态度重评汪曾祺《大淖纪事》却得出肤浅的结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王澄霞先生的批评态度有些极端;他的批评纬度与汪曾祺的写作纬度存在一定错位,以"道德视角"进行文化批判,得出的观点有失偏颇。分析了爱及对自由与美的追求是汪曾祺化"污浊"成"圣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季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2):17-21
实践派美学并非如代迅先生引述的"深受苏联学者斯托洛维奇等人的影响","生态美学恰恰与实践派美学逆向而行"的误解是如何形成的?除了忽视实践美学建立和发展的整体性,仅以李泽厚早期传统的实践美学理论为批评对象以外,和实践美学自身研究的阶段性、侧重的方向性有一定的关系。就实践美学已经形成的整体科学体系而言,生态维度内涵于实践美学奠基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对象中,缺失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20.
王婕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8-71
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了《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浅析小说在叙事结构、人物设置以及情节安排上沿袭成长小说的原型经验、体现出成长小说的传统特征等方面内容。此外,《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在成长主题的表现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本文的目的是使读者能更好理解作品,并体会到这部小说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