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直皖战争直胜皖败的原因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皖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军阀内部直系和皖系军阀之间争权夺利的不义之战。以曹锟、吴佩孚为首领的直系军队和以段祺瑞、徐树铮为头目的皖系军队,于一九二○年七月十四日至十八日以北京近畿一带为主要战场,进行了为时五天的直皖战争,它以直军全胜皖军惨败而告结束。直皖战争波及全国,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社会深有影响。直皖战争“冷战”长达二、三年之久,而“热战”不过五天时间。直军为什么能大胜?皖军何以迅速崩溃?有的人认为,这是大总统徐世昌等人密谋削皖的结果;有的人认为,主要是皖军在军事战略上没有将重兵投入夺取天津所导致的。关于直皖战争后果,人们普遍是以“军阀混战,祸国殃民”的传统认识为认识的。我则另有看法,论述于下,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一东北军空军从其产生到消亡只有短短的十年历史。这十年中,它大致经历了草创、拓展、扩充、队制四个时期。 1.草创时期(1921年1月~1923年9月)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张作霖打着“武力调停”的旗号,协同直军与皖军作战。战事以皖军失败,奉直军阀同掌北京政权告终。是役,张作霖虏获甚多,其中包括经由汤玉麟从直系手中分润“南苑飞机12架”,均分别装车“运往奉天”。这些飞机除有3架亨得利佩吉式旅客运输机外,余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不久前发现的一九一九年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与西南军阀签订的军事秘约,以及一九二○年西南军阀的“联直制皖”策略两个实例,说明南北军阀本质是相同的。一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权。孙中山愤于皖系军阀的飞扬拔扈、倒行逆施,决心维护临时约法和国会,从一九一七年下半年起揭起了护法运动的旗帜,宣布出师北伐。段祺瑞北京政府决定派兵南下,与护法军作战,于是爆发了护法战争。其时,南方护法军组成了粤、湘、桂三省联军,以广西督军谭浩明为联军总司令。而北方则是直系军阀吴佩孚打先锋。湖南成为南北双方争夺的主要地区,护法战争集中在湖南衡山、宝庆、长沙一带进行。护法军先胜后败,延至一九一七年十二月,直系吴佩孚先后攻占长沙、衡阳等地。在战争进程中,南北双方的内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在北洋军阀内部,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表面化了。段祺瑞欲以直系力量实行其“武力统一”政策,直系冯国璋等人则不甘心为皖系卖命,却在宣扬愿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南争端。其次,南方各省,滇、桂等系军阀表面虽然“拥护”护法,而骨子里却在为自己扩张地盘打算,给孙中山为首的护法军政府制造了种种困难。直系军阀一鼓吹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南争端,即得到以桂  相似文献   

4.
衡阳撤防在直皖关系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1918年-1920年间,湖南前线吴佩孚等直军将领由提请撤防到全部撤军,此中全过程集中折射出直皖关系由基本共存到势不两立的本质性演变.皖系最终陷入全面孤立,直系以此为转折点,成为北方政局演变的主导力量.这其中,皖系核心层唯派系利益是图,极端自私的决策与失当的应对举措是影响直皖关系演变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奉系军阀与直皖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皖战争的爆发,是直皖两派军阀间长期存在并日趋激化的矛盾和纷争的必然结果。但奉系军阀的居中挑拨、推波助澜以及直接出兵参战,对直皖战争的发生及其结局无疑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对皖、奉联合抗直的局面何以破裂;直、奉反皖同盟又是如何形成的;奉张在直、皖间的纵横捭阖对战争的爆发起了怎样的作用;直、皖两军酣战之际,奉军的出兵参战又对战争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的探讨,既关系到人们对直皖战争的原因和结局的认识,也有助于了解战后直、奉旋起争斗和混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者,护法时期以迄晚年其宗旨始终不变,但其策略手段却采取利用各派系军阀之间的矛盾与之斡旋的方针政策。他既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皖系军阀段祺瑞、卢永祥、李厚基建立粤、奉、皖反对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三角联盟”;又与直皖战后北方最大实力派吴佩孚试探“孙吴合作”,为实现“统一中国”的目的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吴佩孚是北洋军阀集团中具有强烈政治野心的少壮派人物 ,他不仅时刻抓紧兵权 ,扩大兵权 ,而且日夜梦想“武力统一” ,以攫夺最高的政治权力。直皖战争胜利后 ,他就曾连续倡议召开“国民大会”和“庐山国是会议” ,其目的就是要以此取消当时的南北两政府 ,尝试着另组一掌握政治极峰的政府。然而那时他的军事实力还未能达到一呼百应的程度 ,而且还有在北洋军阀集团中鼎足而立的奉系势力在障碍着他实现梦想。因此 ,他的种种政治企图都失败了。 1 92 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胜奉败而告终后 ,直系势力迅速扩大 ,直接和间接占据着直隶、河南、湖北…  相似文献   

8.
1922年发生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胜奉败而告终.对此原因的分析,目前史学界缺乏探讨,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敬祈指正.影响第一次直奉战争结局的因素首先表现在政治方面.直系在政治上处于人心所向的优势地位.“一般市民之深居私语,以及其日夜之所盼望,则无一不以为最后之胜利,当属之直军.一闻直军少有失利,口不敢言,而皆疾首蹙额,有不豫之色,是决非直军加之以金钱之运动,与夫势之压迫,而使之然也,盖即所谓天视天听,公理自在人心也.甚至报纸之鼓吹,愈倾向于安福与奉系交系者,而市民对于直军之希望亦愈大,盖其互相剿袭之照例谣言,早已为市民所窥破,而其所谓此方之胜利者,不啻明言为彼方之胜利也.”①事实也确实如此,正如马千里所说:“吴佩服孚大得全胜,无论中外人的视线,全都集中在吴佩孚的一身了.有说他是大英雄的;有说他是中国之栋梁柱石的;对于他恭维的,赞扬的,是很多,甚至于有看见过某报另外载吴氏阵亡而大哭的;甚至于有听见吴氏战胜约集友朋把酒庆贺的.”②国际舆论亦倾向直系,“直奉战后,英美烟公司之某英人,亦捐赠直军纸烟及食物甚多,以表示其欢迎之意,外人每谓中国军队为土匪,不以人类视之,而对于直军则特别敬重,谓其纪律精神,可与欧美军队抗衡,于英人之犒馈直军,盖足以见之矣.”③  相似文献   

9.
建国军政制置府是在徐树铮的策划和组织下联合孙中山部属许崇智和原西北边防军将领、驻延平的皖系将领王永泉,根据自己所著的《建国诠真》的构想,企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组织,虽然由于直系北京政府的讨伐、福建各界的反对和与孙中山的目的不一致及皖系实力人物的不支持等各种原因,而很快流产,但它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30年10月,蒋阎冯中原大战结束,阎冯联军失败退入晋境,接受驻节北平的张学良氏改编。西北军除孙良诚部外,按东北边防军序列编为第三军,宋哲元为军长,辖三个师,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为师长。又编两个独立师,庞炳勋、孙殿英为师长。1931年6月,全国陆军整编,按统一序列,东北边防军第三军改为陆军第二十九军,仍以宋哲元为军长,刘汝明为副军长,辖两师,即三十七师冯治安为师长,三十八师张自忠为师长。后经宋哲元要求张学良批准,又增编一个第二师,刘汝明改任师长,设立两个军官教导团,以收容安置原西北军军官。防地仍为晋南解县、运城、离石、翼城、曲沃及侯马等地。  相似文献   

11.
<正> 1927年7月,是国共两党第一次由合作到分裂从而也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由于这个转折,才酿成了国共合作历史上的一场悲剧。那末,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学者认为“敌强我弱”是其主要原因,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大革命的对象是北洋军阀,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南北统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长江流域,皖系、直系军阀土崩瓦解,吴佩孚、孙传芳落荒而逃,奉系军阀张作霖如惊弓之鸟,躲进了自己的“老巢”。这充分说明当时革命力量足以推翻旧军阀的反动统治,怎能说是敌强我弱呢?或许有人讲“敌强我弱”中的“敌”,还应把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包括在内。但是,把国民党新右派当作革命的对象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而不是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因此,我认为应该把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国共统一战线的破裂,即国共分裂才是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直系曹锟、吴佩孚,皖系段祺瑞、粤方孙中山结成孙段联盟。皖系二号人物徐树铮在组织孙段同盟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关键作用,是皖系的主要策划者、推动者和实施者。  相似文献   

13.
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第一军和胡景翼领导的国民军第二军在北方抗击、牵制着近50万奉、直、晋、鲁各系军阀势力,通过南口大战、西安解围、甘肃平乱,继而挥师东进,与南方国民革命军遥相呼应,会师中原,为铲除北洋军阀,完成北伐大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民军所以能目标明确地策应北伐,并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是与李大钊自始至终的艰苦努力分不开的。 一、确立“联合国民军,打倒段奉”的正确策略 随着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刚刚宣告成立的中华民国国民军和奉系张作霖的不共戴天之敌——直系军阀倒台,国奉双方暂时维系着表面“合作”的局面。当时冯玉祥请段祺瑞出山维持政局,段却与张作霖暗通款曲,排挤冯玉祥。奉系15万大军三次进逼京畿,其武力称雄、席卷全国的野  相似文献   

14.
<正> 大革命时期的冯玉祥,对革命的发展和失败都有一定影响。本文就这期间冯玉祥的功和过、政治态度转变的原因及其教训提出一些看法,请同志们指正。(一)从“北京政变”到“中原会师”对革命曾有功绩1924年10月,冯玉祥身为直系军阀集团的将领、北洋军阀政府的陆军检阅使,利用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机会,联合直系将领孙岳、胡景翼,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在北京的统治,囚禁贿选总统曹锟,驱逐溥仪出宫,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大计”。冯所统率的部队,从此基本上脱离了北洋军阀系统,改称“国民军”,以表示服从孙中山的革命事  相似文献   

15.
王甲成  王建华 《河北学刊》2003,23(2):189-193
直系军阀研究在北洋军阀三大派系研究中相对比较薄弱,而对直系曹、吴集团专题更是鲜有研究。曹、吴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它和皖系、奉系两个军阀集团相比具有那些特点,本文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七七事变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前的1937年7月7日,在我国爆发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的伟大正义战争。这是一部气吞山河、威震寰宇的悲壮史诗,它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而胜利结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这次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觉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军是原直系将领冯玉祥、胡景翼和孙岳在192 4年 10月发动北京政变后组织的一支军队 ,共有三个军。冯任总司令 ,胡、孙两人为副总司令 ,三人还分别兼任一、二、三军的军长。 192 5年 1月冯玉祥被任命为西北边防督办时 ,将国民军一军扩编为“中华民国西北边防军” ,简称西北军。 192 6年 9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后 ,宣布将国民军改为国民军联军。二十年来 ,史学界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军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下面就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综述。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军的认识党对国民军的认识 ,往往是和对冯玉祥的认识结合在一起的。从…  相似文献   

18.
1918年奉军入关是在徐树铮导演和策划下的一次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其目的在于“借奉打直”,复活段内阁,从而贯彻段祺瑞和自己制定的“武力统一”的“国是”主张,实现国家统一。徐树铮成功引奉军人关虽然达到了复活段内阁,继续推行武力统一的短期目的,但从长远看也埋下了直皖失和、奉皖失和的伏笔,从而加快了皖系的灭亡,加剧了中国政局的动荡。  相似文献   

19.
1924年9、10月间,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再次交手.出人预料的是.在实力上占优势的直系军阀却失败了.有人认为,是奉系战胜了直系;也有人认为.是一些偶然的因素导致直系当时的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直系垮台呢?笔者认为.直系的垮台,不仅仅是它当时面临着的种种困难,更重要的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人民革命的思潮已开始影响到了军阀集团的内部,从而间接地冲击了军阀的统治.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东京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从1941年12月25日起,香港被日本占领了3年零8个月之久,日本驻港总督部接到训令,准备向盟军投降。按照日本天皇的训令,所有日本军队,都应就地向盟军所属战区将领投降。中国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是蒋介石,他完全有责任派出军队赴港接受日军投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