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时代常熟教育发达,号称“人文渊薮”。近代以来,在较早开埠的上海、苏州等城市影响下,常熟传统教育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清末民初以来,以丁祖荫为代表的常熟士绅群体积极创建新式学堂、关注女性教育、推广私塾改良,藉此而开启民智普及新式教育。在近代常熟教育乃至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以丁祖荫为代表的常熟士绅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常熟近代报刊事业发达,自1900年起至1949年止,常熟知识分子所办报刊累计达200余种,如此数量众多的报刊推动了常熟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虞山诗社(1920-1937)是近代常熟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在其存在的十七年中常熟近代报刊事业臻于辉煌。该诗社社长俞鸥侣、钱南铁的办报经历是诗社文人乃至常熟近代知识分子创办报纸的缩影,在其带动下虞社文人积极创办报纸。虞社文人在推动常熟近代报刊事业发展以及常熟社会的近代化转型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常熟为明清以来中国私家藏书中心地,并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常熟藏书家藏书、刻书直接影响了文学创作,常熟藏书家多全能型人才,繁荣了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4.
江苏常熟地区的宣卷活动是与民间信仰紧密结合的木鱼宣卷,宝卷、宣卷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宣卷的技艺产生了变化。表演形式、基本曲调、宝卷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目前观察,常熟宣卷是一种结合民间信仰,植根于常熟人民生活中的仪式活动,且能在不改变原有核心精神的情况下,不断地自我发展、创新,以满足民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华联商厦中,江苏常熟华联,论历史,无法与由百年老店改建而成的上海、天津华联相提并论;论规模,也比不上实力雄厚家大业大的大连、宁波、郑州华联,更不用说地利因素,然而,在全国华联商厦35家成员单位中,江苏常熟华联,九三年至九五年的销售额却稳居第五位,创下了“鸡小也能多产蛋”的经营奇迹。 在常熟华联集团办公大楼,记者采访了集团总经理许盘根和办公室主任张艳敏两位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常熟华联集团发展轨迹和经营秘诀。 常熟华联商厦是由常熟市商业局从一九八七年开始投资建造的总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大厦基建  相似文献   

6.
1938年6月,新四军江南部队在陈毅率领下,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1939年春夏间,陈毅组织东进纵队进入无锡、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苏州县(今吴县及常熟县的一部分)、常熟县(今常熟县北部地区及沙洲县的东部)、太仓县为中心的游击区。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1940年4月中旬,中共中央东南局派谭震林(化名林俊)率领一批干部来到常熟,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谭震林从到达常熟至1941年夏天因日伪“清乡”而撤出为止的一年多时间里,宣传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展抗日武装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培养了一大批  相似文献   

7.
虞山书院位于江苏常熟,是一所祭祀孔子弟子子游的书院。该书院创建于宋代庆元年间,之后屡废屡兴。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常熟知县耿橘加以修复,将它作为传播道德学术的重要场所。耿橘重视用会讲的方式吸引众多学者、文士前来砥砺问学、讲道较文,其文学教育与道德教育密切联系。在会讲之余,虞山书院还经常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其创作中的一些作品染有浓厚的道德色彩。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机构,也是宣传儒家思想的重要阵地。历代很多书院重视道德学术,将传道授学作为一项神圣的使命,而文学的载道性特点又为道德之学在书院文学教育中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书院文学创作也往往打上鲜明的道德烙印。明代时期虞山书院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只不过是反映这种现象的一个典型事例而已。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时期出于军事目的修筑了众多公路。锡沪、苏常省道都通过常熟这座滨江邻湖的古城。通过筑路,极大便利了上海、苏州、无锡到常熟的行程,无形之中也促进了常熟的旅游业发展、市政建设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用惨痛的教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
《华人时刊》2020,(2):F0003-F0003
常熟市古里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坐落于书香充盈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古里镇。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8名,本科以上学历100%,其中有研究生5名。骨干教师中有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常熟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常熟市各类教学能手25名,市级骨干教师比例达46%。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054名学生。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常熟市侨办把侨务信访建成连心桥,热情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内归侨、侨眷排忧解难,赢得了普遍赞誉。常熟侨办想侨之所想,急侨之所急,认真依法受理来信来访。去年,一位居住上海的老侨眷来访,要求解决在常熟的私改房历史遗留问题。他是一位老信访户,常熟侨办曾经会同市落实政策办公室答复过他。由于私改房的户主为兄弟三人,分住上海、北京、南京三地,平时缺乏沟通,有的愿意接受货币结算,有的要求归还原房,意见不一致,导致经常来信来访。针对这一情况,常熟侨办对兄弟三人逐一做过细工作,向他们宣传政府的规定,使他们的思想有所转变。今年5月,他们兄弟三人再次来到常熟,侨办再次宣传解释政策,使他们很快地达成共识,当天下午就到有关部门办理了手续。  相似文献   

11.
常熟,是一座有着全国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地位,是由生息于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所创造的丰富的地方文化决定的。回顾常熟5000多年的文明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古至先贤们在常熟这个历史舞台上,具有颇为不凡的表现,做出了不小的业绩。这些业绩,尽管有的离我们已经相当遥远,有的只给后人留下了依稀可辨的印记,也有的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了,但是在其中体现出的一代又一代常熟人的奋斗,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其意义的。早在春秋时期,常熟先贤言但就师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学习礼乐、文学及济邦治国之学,成为孔…  相似文献   

12.
知止     
唐山风 《中华魂》2017,(9):49-49
在江苏常熟翁同龢故居的门前,有一块牌子,上写着:"人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相传这是翁同龢写的一副对联,非"端人正士"不交,非"古画奇书"不收,显示出此宅主人的境界和品德,确有清正高雅之处。我知道翁同龢是清代的两朝帝师,主持过很多军政大事,但不知道他家四代为官,而且是父子帝师、父子宰相、兄弟封疆、叔侄状元、四世翰林。更让我吃惊的是,在常熟这个地方,自唐至明清,竟然出过8个状元、4个榜眼、5个探花、486个进士。这在全中国,也堪称是人才和官员最密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概述常熟县医学会组织成立经过,其时代背景,适在旧政府抑制中医发展的低谷时期.常熟县中医界同仁,奋起抗争,改组、建立医学会,创办医刊.1922年9月11日<常熟医学会月刊>创刊号发行,副会长吴玉纯撰"发刊词",词意恳切,呼吁中医界同道,团结自强,努力学习,革故创新,扬长避短,化不利为有利.此发刊词是常熟近代医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4.
江苏中利电缆有限公司(原常熟中利),坐落在常熟市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65km,苏州市40km,水、陆、空交通十分方便。 江苏中利电缆有限公司创建于1984年,公司下设常熟市电线电缆三厂、常熟市中欣塑料工业有限公司、香港科宝(常熟)特种线缆有限公司、常熟市中利电缆研究所等6个分厂、1个研究所、3个经营公司。公司占地面积85亩,标准生产厂房22000平方米;员工380名,其中:大专以上科技人员45名,高级工程师6名。公司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力量雄厚。  相似文献   

15.
常熟近世戏曲家大抵是其它方面的专家,文化层次高,自成特色。通过对这些戏曲家的增补、考辨和订正,可知近世常熟不乏戏曲大家,作品亦为数不少,推动过江南戏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出《沙家浜》的戏,曾一度风靡全国。现实中的“沙家浜”就在江苏常熟。常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今日常熟,更是令世人刮目相看,在改革开放的潮起潮涌之中,其经济飞速发展,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县,同时也出了一批风流人物,常热对外经济技术贸易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胡惠文先生,就是一位风流的弄潮人。 毛遂自荐 奔向大潮 胡惠文,今年刚越不惑之年。他目光如炬,话语不多,外表透出沉稳和刚毅。 胡惠文1977年调到常熟外贸公司车队做统计工作。1985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常熟外贸不甘落后,加入改革行列。公司决策层提出了外贸车队承包经营的  相似文献   

17.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高校功能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阐述高校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常熟理工学院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建构的理念、途径及举措,并分析了近几年学校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构建的初步成效,阐明了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是实现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与学校事业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常熟私营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就常熟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政府行为的变革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常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座落在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一泻千里的长江从城外奔腾而过,车流如织的沪宁高速公路在身旁蜿蜒东去。 “十里虞山半入城,万亩尚湖面山卧”,山水城融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吴中风情。相传商末周太王次子虞仲得知父亲欲立弟弟为王,便与长兄一起主动让位,千里跋涉来到常熟虞山,率领吴地百姓开荒造田,播种养殖。从此这里五谷丰登,岁岁丰收,成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常熟是座正由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常熟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十大财…  相似文献   

20.
常熟翁氏历经六世、160年的家族藏书在2000年4月28日入藏上海图书馆,结束了海外漂泊,划上了中国传统私人藏书楼的句号。这是中国藏书史、文化史上的大事,更是吴地藏书史、吴文化的壮举。本文通过阅读《常熟翁氏藏书图录》,对常熟翁氏藏书的源流加以梳理和辨析。翁氏不少藏书原本就是吴地藏书名家如汲古阁毛晋、稽瑞楼陈揆、百宋一廛楼黄丕烈的珍藏精品。正是它们在吴地文献名家或世家之间的辗转传藏,确保了吴文化的典雅品位以及吴文化在明清中国文化的重心地位。翁氏藏书对于吴地和中国文化典籍的保藏贡献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