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渔作为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戏曲理论家,在剧本创作、场上表演、导演理论和演员培养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在其所著《闲情偶寄》中,他从生源选择、师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戏曲演员的培养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优待戏师、重视文化、解明曲情、规范宾白、重视经典等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这是我国古代关于戏曲演员培养最全面的论述,彰显...  相似文献   

2.
古典戏曲文学的意境品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意境品赏是戏曲文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戏曲意境是"情、景、事"三者的统一,所以品赏抒情性意境离不开"事"、"景"、"情",又以品味意境为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赏戏曲意境,应侧重于引导他们品赏抒情性意境。通过品味,可以品出剧中人在特定场景中的特定心境,品出剧中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校正学生感受所得的粗浅印象,使之更接近作品形象的实际,还可以使作品之"景"、"情"与学生之情交融,使学生的感知不断趋于丰富、深入。  相似文献   

3.
以往人们在论及明代戏曲时,多将目光投注到它们倡导个性和张扬人情这一方面,而对明代戏曲中所渗透、宣扬的传统伦理道德关注得不够。其实,取材于唐传奇的明代戏曲既有对个性的倡导、对真挚自由爱情的呼唤,同时又宣扬传统伦理道德、自觉维护封建伦理秩序,从而呈现出理与情错综交织的复杂面貌。明代戏曲对唐传奇蓝本的这种变异之迹,主要是时代思潮、社会环境等的变迁作用于文人戏曲作家心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晋北道情是一种活跃在山西北部的民间曲艺形式,分为说唱道情和戏曲道情,其中戏曲道情产生较晚。文章主要阐述和论证了晋北道情发展、流变的特点以及晚近的一些变化,以期对当前的戏曲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世纪以来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研究专著的回顾,认为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把握古典戏曲理论的民族性和全面性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由此本文提出建立当代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研究的新体系,它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理论传统,又要具有先进性,能够系统、全面地容纳古典曲论的内容。因此,古典戏曲理论研究至少应该包括戏曲本体、创作、表演等三个层面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6.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 ,自元末高明作《琵琶记》始 ,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曲作家的文人化 ,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戏曲作家流派 ,如五伦派、昆山派、吴江派、临川派等 ;二是在戏曲的题材、人物形象、语言、音律等方面都呈现出典雅化的特征。明代戏曲的文人化既提高了戏曲的文学品位 ,使得戏曲与诗文一样 ,具有了经典性 ,同时也由于其精致典雅后脱离了舞台 ,异化为一种案头文学  相似文献   

7.
孟称舜戏曲深受汤显祖的影响 ,前期剧作和“传情”理论表现出对“至情”的赞颂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作为生活在明清易代时期的落魄文人 ,他又与那个时代和环境紧密相连 ,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传情理论和戏曲创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以“诚”为主体 ,他“情正”与“言道”结合的“言情”倾向 ,是他的特色 ,也是他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从戏曲的起源——古之乐舞与祀神,戏曲的发展与成熟——戏与曲剧的关系,刘师培戏曲观对王国维乃至后来戏曲史学者的影响,刘师培戏曲观的形成与戏曲改良思潮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考察了刘师培的戏曲观,认为刘师培的戏曲观具有开拓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现实性等特点,应充分认识其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渔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戏曲理论家和创作家,他以文人兼商人的身份,把戏曲的娱乐性与教化作用相结合,其戏曲理论从结构、词采、音律等方面进行论述,突出了戏曲的商业性质。李渔的戏曲理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自己的创作和实践经验,具有独创性,在深度和完整性方面都超越了前人。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上,戏曲电视剧是电视剧的叙事优势和戏曲的抒情魅力相结合的产物。在叙事模式上,立足于将戏曲艺术的叙事平淡、抒情夸张和电视剧艺术的叙事讲究、抒情内化的特点和谐统一起来,把“情”作为两种艺术的契合点,多种艺术因子的独特组合为叙事模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性。戏曲电视剧叙事模式的选择和选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明代潘之恒在中国古代戏曲导表演理论上成就卓著,他在戏曲导演方面追求“中和之美”规范下的情与境和“形神兼备”的理想境界;在演员表演方面提出“才、慧、致”相统一的演员素质观以及“度、思、步、呼、叹”的表演技巧观。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期常熟戏曲家周昂在戏曲评论中,对戏曲理论的总结归纳既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将“本色”视为戏曲语言的最高追求,从戏曲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两个方面阐述了戏曲语言的“本色”观,是对明清以来戏曲语言“本色”观的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论明代戏曲的文人化特征(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自元末高 明作《琵琶记》始,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 曲作家的文人化,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 不同艺术风格的戏曲作家流派,如五伦派、昆山派、吴江派、临川派等;二是在戏曲的题材 、人物形象、语言、音律等方面都呈现出典雅化的特征。明代戏曲的文人化既提高了戏曲的 文学品位,使得戏曲与诗文一样,具有了经典性,同时也由于其精致典雅后脱离了舞台,异 化为一种案头文学。  相似文献   

14.
“郎心似铁”原义指情郎薄情寡义。在泉州传统戏曲中,对“郎心似铁”的使用具有主语范围扩大、以本义再造词句、核心表义字增加等特征。“郎心似铁”现象是形象的比喻修辞,本体与喻体间的相同处在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中可得印证。戏曲中与“郎心似铁”现象相关的角色大多有异常或极端的行为,此为情志过度的表现。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情志过度易于致病,以情动情是治疗情志疾病的主要且有效方式。通过统计发现,与“郎心似铁”现象相关的泉州传统戏曲均创设有皆大欢喜的结局。此类结局的作用,与我国传统医学以情动情的情志病治疗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戏曲以情动情的治疗效果并非作用于戏中角色,而是作用于文本之外的两个群体:一是依托戏曲角色抒发自我情感的创作者,二是依托作品情节代入自我情志的接受者。此或可视作探讨文学具有治疗作用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戏曲要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就必须“现代化”。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一、中国戏曲史实际上是剧种兴衰史,老剧种的出路在于改革,在于“还俗”;二、戏曲是最民族化的艺术形式,容易为世人所接受;它的写意性与假定性特征与现代艺术相通,但戏曲无论本质精神或表现程式都有许多与“现代化”相悖之处,必须改革;三、市场经济加快了戏曲“现代化”的进程。本文还对目前戏曲创作现代化问题上存在的一些误区予以批评。  相似文献   

16.
明初剧坛深受“道学风”和“时文风”的影响,戏曲创作一度陷入低谷。汤显祖高举“情至”的旗帜,扭转了当时不良的创作倾向,成为开一代风气的戏曲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浓郁的感情色彩,充满了个性化特征,蕴涵了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云南戏曲渊源于原始综合表演艺术,在明清时期,受外来移民文化、外省入滇戏班等因子的影响,本土戏曲经过和外来戏曲文化的融汇与交流,逐渐发展并成熟。主要体现为戏曲创作成果丰硕,形成了节日、民俗及私家演出等多样化演出形式,到清代中叶,逐步形成了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滇剧、傣剧、花灯等剧种,同时,戏曲文化传播的渠道广、影响深,戏曲品评伴随着演出、剧本阅读等传播过程。结合明清时期的特殊社会背景。梳理这一时期云南戏曲发展的历史文化状态,对开展戏曲研究和戏曲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地方戏曲有着辉煌的传播史、发展史,剧种之多、流传之盛、戏曲资源之丰富,全国很多省份都难以企及。但河南的民间剧种也存在许多严重问题。文章对河南地方戏曲的存在意义、危机现状、濒亡原因等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作为明代戏曲表演的中心之一,南京的戏曲表演活动在明代达到鼎盛.明代南京戏曲表演的样式、声腔丰富多彩,表演风格清雅有致、尤富情韵,表演技艺精妙高超.明代南京的戏曲表演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些特色,和南京深厚的戏曲文化传统积淀、优越的城市资源、明中叶的主情思潮、文士崇尚清雅的审美风尚以及南京各表演机构群体间积极的交流互动有紧密关系.各种因素的成熟和叠加推动着明代南京戏曲步入发展高峰,奠定了其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丽"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批评的重要美学范畴。在戏曲"本色论"视野中,褒扬"藻丽"者视"丽藻"为曲文之根本;而非议"藻丽"者反对曲词过分文饰,认为修辞太甚,会掩盖自然本色。戏曲是否应该"藻丽",关键在于能否"自然而然""天然入妙"。在戏曲"才情论"视野中,高扬"丽情"者重视文才,认为文才有助于语言修辞,从而生成和表现戏曲的形式美。他们体味了"辨丽本乎情性"的内涵,认识到没有充沛的情感和审美诉求,则不能创作出丽曲,"丽情"的关键在于"适度"。在戏曲"南北论"视野中,曲论家以"清丽""流丽"和"雄丽""爽丽"等区分南戏、北曲的不同风格,揭示了其形成的不同原因,把握了受众欣赏时的不同美感,体认了两种"丽"美质性的不同,并比较了其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