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际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络口碑传播在虚拟社区中的作用也随之突显,在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提升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基于虚拟社区的网络口碑传播问题吸引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诸多关注。聚焦于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机理,以虚拟社区中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涉入度与口碑传播意愿的内在作用关系。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动机取向这一变量,构建了新的口碑传播意愿作用模型,对涉入度与口碑传播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析,既为补充和完善网络口碑研究做出了贡献,也为互联网企业实施有效的用户口碑营销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背景、研究层次、热点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电子口碑文献进行了总结。基于传播理论.从发送方、接收方、刺激信息及反馈4个维度分析了影响电子口碑传播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一个电子口碑传播的研究框架。最后对电子口碑传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女性消费者口碑传播意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女性消费者消费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消费者细分市场的兴起,针对女性开展营销活动已经成为必然.女性消费者在口碑传播中具有自己的特点,她们更易于传播口碑并且口碑也易于影响她们的购买决策.女性消费者之所以更易于传播口碑是因为她们具有较高的人际关系敏感度.由于人际关系敏感度的差异,女性消费者在正面口碑场景下传播口碑的动机是获得对方的认同;在负面口碑场景下传播口碑的动机是满足对方信息需求和信息分享.  相似文献   

5.
产品、服务的电子口碑显著影响消费者行为。建立系统分析消费者电子口碑行为的框架,梳理相关文献,归纳电子口碑的七个特点。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概念模型,从消费者的态度、主观行为范式、环境分析影响消费者口碑行为的因素,预测消费者电子口碑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动机与环境因素,展望未来口碑营销研究方向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电子口碑营销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消极口碑传播心理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舆论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舆论中的消极口碑的传播变得更快和更具有影响力,对网络消极口碑的传播进行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分析了网络消极口碑传播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影响网络消极口碑传播的八大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舆论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舆论中的消极口碑的传播变得更快和更具有影响力,对网络消极口碑的传播进行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分析了网络消极口碑传播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影响网络消极口碑传播的八大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8.
口碑传播的基本研究取向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口碑传播作为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提高组织信息传播能力和效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引起传播学、心理学和营销学者们的关注.在整合营销传播时代,对口碑传播的理论假设和内涵的深人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参与数字内容创建与其网络口碑传播意愿具有内在一致性,且消费者参与数字内容创建能促进其网络口碑传播的意愿。企业营销应当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上进行拓展创新,为消费者参与创建关于企业的积极的数字内容打下基础,从而实现企业积极的网络口碑传播。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普及与国际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使传统口碑传播不断向网络旅游社区渗透。旅游网口碑信息的传播,不仅影响了跨文化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也改变着国际旅游企业运营方式。本文在分析跨文化旅游1:7碑信息传播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跨文化旅游传播者传播口碑信息的心理机制以及受众的口碑接受心理动机,并简要提出国际旅游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网络口碑再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再传播意愿是口碑传播的唯一动力源泉.其决定要素的探讨是口碑传播机制研究的核心.根据传播说服理论,从口碑来源、内容和接受方三个视角建构的网络环境下口碑再传播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口碑来源可靠性、口碑内容趣味性、口碑接受者利他动机和自我提升动机是决定网络口碑再传播意愿的关键因素.口碑是一把双刃剑,根据口碑的正、负面性质,企业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能动地调控这些因素,从而达到趋利避害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口碑与网络口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碑营销近年来受到众多企业的关注,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口碑也备受企业的青睐。文中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口碑与网络口碑的内涵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技公共传播的传播主体及其参与动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公共传播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种科技传播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科技公共传播出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成为科学家、公众、媒体、政府、工业部门等多个主体积极参与的一个社会领域。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科技公共传播参与动机的多样化,促进了传播关系的复杂化。文章对科技公共传播的参与主体及其参与动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典型的体验产品和快速消费品,社会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口碑传播对电影票房影响研究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北美电影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个体评论和专家评论为代表的口碑传播的动态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个体评论数量和效价在公映第1周后将显著降低;评论数量间存在动态传递现象;个体评论数量对短期票房(第1到4周)具有正面显著影响;个体评论数量和专家评论效价对总票房均有正面显著影响。个体评论和专家评论对票房具有不同影响机制,个体评论数量是影响周票房和总票房的重要变量,而专家评论效价更多起到了预测作用,仅对总票房具有显著影响。企业应高度重视电影公映前后短期内口碑传播带来的知晓效应,保持实时口碑蜂鸣是票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口碑传播与互联网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正在跨越早期虚拟时期并迅速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网络口碑即是当前互联网向社交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发展的产物.网络口碑领域已涉及包括商业消费活动在内的几乎所有社会领域.它张扬草民的合作力量,但也是一柄双刃剑,对网络文化和社会环境具有建设性与破坏性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口碑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重要依据,“消费者认为什么样的网络口碑更有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网络口碑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发送者因素、内容因素、产品/服务因素、接收者因素四个方面归纳了网络口碑有用性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口碑营销及其策略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口碑的盛行引起了消费者和营销者的普遍关注,口碑营稍也借助网络得到了新的发展。网络口碑传播比较传统1:2碑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为企业进行口碑营销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口碑的涵义及其传播方式,然后论证了网上口碑传播的特点,以提高网络口碑可信度为出发点,探讨了企业开展网络口碑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口碑营销管理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口碑营销作为营销传播的一种有力方式,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口碑营销依靠非正式组织进行传播,具有可信度高、针对性强、容易形成顾客忠诚等特点。为此,企业应通过确立传播主体,利用品牌进行推荐,引导顾客进行体验消费,并做好负面口碑管理来实现口碑营销管理的优化,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19.
社交媒体是消费者自由开展口碑传播的重要平台,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六度空间理论、自组织理论和长尾理论等,结合信息传播流程和关键节点的分析框架,根据社交媒体负面口碑在个体、群体及媒体等3个层面上的传播与扩散机制,提出了以个体社交网络为核心的传播单元模型、以社交媒体为载体的自组织传播模型以及以跨媒体传播为特征的口碑扩散模型。其中,单元模型揭示了发布者类型、口碑表达方式及接受者与发布者关系的重要性;自组织模型反映了负面口碑在社交媒体中通过网络和人际规则由无序走向有序;口碑扩散模型体现了社交媒体成员的角色多元化以及媒体之间的竞合关系,系统解释了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破坏力不断放大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对人类动机系统解释的基础上,展示了对人性的独特认识,即人具有实现自我的潜能。于是,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由此展开,如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管理心理学、基于自我实现论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等。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模式对于有效探索"全人"的领域、对于心理学本身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心理学产生于哲学和生理学之间,作为从经验角度出发来对人精神领域进行探索的一门学科,它有别于哲学从思辨的视角对人性展开的反思;而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通过经验现象实现对人的动机的系统解释,进而达到对人性的理解,它对主流心理学反思自身的发展具有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