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一悲到底,悲的彻底,很少有喜剧因素植入其中;中国古典早期悲剧大多以大团圆方式结局,悲的不彻底,除结尾外故事中也鲜见喜剧因素.莎士比亚大胆将喜剧因素植入悲剧题材,创造出令人称快的悲剧艺术;中国从封建末期的讽刺小说开始,也随处可见悲中带喜、悲喜交融的悲剧作品.这些都说明了以喜剧方式处理悲剧题材是符合艺术辩证法的,这可以从作品本身、作家层面、读者角度和审美世界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合理性、必要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当代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在她创作的小说<潜水鸟>中,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独特的构思、清新优美而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在主流文化社会中处于社会边缘的一位印第安女性皮格特的悲惨命运.小说主题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皮格特的悲惨结局令读者产生无限同情.本篇论文从新的视角探讨其悲剧命运给读者带来的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超越是戏剧悲剧和小说悲剧的共同特质。肖洛霍夫的小说在生命力的表达上,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形成了独特的小说悲剧的超越方式——生命的回溯意识。它的超越方式与俄罗斯古典的或同时代的小说迥异,超越的实体性内容与中国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有着截然的差异。它的出现完善了肖氏的悲剧程式,是对悲剧艺术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鲁迅以其短篇小说为中国新文学贡献了最初、最深沉的悲剧,其悲剧观念和美学特征都具有强烈的现代意义。文章通过对其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的分析,探究了其悲剧艺术的三重内涵。即其打破"大团圆"模式的艺术层面、揭露"吃人"社会的现实悲剧,以及用悲剧的质询与控诉精神带来的灵魂震动与精神革命。可以说,鲁迅小说的悲剧是包涵了艺术、现实、哲学三重内涵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5.
鸳鸯蝴蝶派小说在叙事方法上也是有很多积极的方面的。最明显的就是它在作品结局上的悲剧性安排,就不同于传统的"大团圆结局",这与中国人传统的惯于"曲终奏雅"的欣赏模式和崇尚"中庸之美"的社会哲学是极为矛盾的。虽然鸳蝴派作家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创作的手段,但他们在创作方法上的认知以及这种独特的结构处理方法却推动了悲剧意识在中国小说创作中的确立,意味中国小说在审美意识上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你为谁写作?     
奥尔罕·帕慕克在文中回顾了自己不同时期时"你为谁写作"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认为小说艺术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一种民族艺术.不仅是对民族的叙说.也是对全世界读者的叙说.小说写作和阅读所承载的意义因时代不同而不同.世界性作家的写作目的是为了理想的读者.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土读者.  相似文献   

7.
于晓威是有着悲剧意识的当代小说家,其创作一直体现着对人、人生、人的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荒诞”是其小说创作的核心性词语。他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审视中发现了荒诞的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可以说,荒诞既是他创作的起因,也是他探索的结论。对处于荒诞中的人的叙写凸显出生命、生存的价值,也使得小说避免了单纯的悲感而彰显出人生的意义。探索的激情促使他不断将艺术的触角延伸至生活的深处,表现出一个作家清醒的理性。  相似文献   

8.
晴雯虽然是一个奴婢,一个丫鬟,但却是《红楼梦》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是作家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她在贾府的命运虽以悲剧结局,但死后成了芙蓉神。芙蓉神形象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超越困扰的生活境界;表达情与爱;向往诗意的生命,永恒的人生。作家在展示晴雯的人生遭遇和悲剧结局的过程中,再现了封建统治的残酷;在芙蓉神形象上,寄托了作家对社会历史及人生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9.
“欲求不得,不得仍求”的崇高的悲剧精神是所有悲剧艺术的重要标志。艺术家们通过悲剧艺术,表达他们对社会、人生、生命等主题的哲理思考。作为受众的读者,也正是在对悲剧的审美体验中,对于人的悲剧性处境和超越性人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从而在双方的情感体验中达到和谐共鸣的理想效果。由此可以说,悲剧艺术具有精神救赎的特点,救赎人类摆脱生存的悲剧性困境。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少有悲剧作品,即使是悲剧作品也总是以"大团圆"的结局告终。鲁迅生活在积弊已久的中国,深感传统文化中的圆满意识对中国人思想的麻痹。鲁迅在其小说中竭力撕毁传统文化中虚假圆满的面具,以期达到拯救国民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路遥对现实人生一直怀有深深的爱与感悟。爱情作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路遥小说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意识到现实人生的不完美,也就敢于直面爱情的缺憾。路遥笔下的爱情主体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差距,这些差距就是导致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但路遥不只是展示悲剧,就像他想通过笔下的"奋斗"给读者以激励一样,他还想通过爱情悲剧以及对悲剧的抗争传达给读者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悲剧和西方一般悲剧一样都是以悲惨的结局收尾,关汉卿的<窦娥冤>和中国悲剧一般都是大团圆结局.不同的悲剧结局具有不同的审美效应,映射出彼此相异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3.
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比较普遍的现象。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曾说:“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点。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叙事文学大团圆的结局,在唐代已近成风气,再至宋元明清,繁荣空前。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一般都是先悲后喜,以喜悦欢乐的气氛冲淡或消除作品的压抑悲愤的氛围。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往往是历经磨难而终得到令人安慰的结局,反面人物在猖獗横行之后,遭到应有的惩罚,即好人得好报,恶人遭恶报。这是调和主义在文学上的运用。这种“调和”的特性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说”和…  相似文献   

14.
赛妮亚在<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误区>一文中指出王安忆创作的三个问题,即"欲望化写作与小资产阶级情调","个人悲观和虚伪的艺术"及"追逐时尚".而本文认为王安忆一直是一个严肃关注人内心世界的作家,她对人生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贯穿她写作的始终,因此有必要对这样一位创作时间跨度长、数量多、风格多变的作家评价时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据说,鲁迅的母亲就是张恨水的"小说迷",每逢有张恨水的新书出版,鲁迅一定要买回去给母亲看。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的散文、诗词、游记,共近3000万字,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这样一个才子,生活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否也如他的小说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有"虚解"和"实解"两种艺术形态,它与中华民族生存环境的改善、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家国同构的宗法血缘伦理规范、"对立而不对抗"的"和谐"宇宙观以及宗教意识的缺失有着天然联系,由此决定了中国悲剧艺术的"柔"性美和双重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京派作家萧乾的小说,都包含着"城中的两个世界"他的早期小说凭着一个城市中的"乡下人"的身份,明显地表现了对乡土的依怀和对都市的疏离,小说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都是"忧郁者的自白"。萧乾后期的小说逐渐走出个人狭小的圈子,加强了批判社会的力度,投入了广大的人生。但是,从萧乾的小说创作看,他无意流露的忧郁给他的作品带来了诗意,使作品呈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而他刻意追求的广大人生,虽然拓展了他的创作视野,却阻碍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石杰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对历史状况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体现为三种艺术形态:社会的贫困落后与人的生存需求相矛盾导致的人的存在的悲剧;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道德品质相背离导致的人的存在的悲剧;现代文明的发展对人性的戕害导致的人的存在的悲剧。这三种形态在思想深度上呈递进趋势。它们既扩大了文本的思考空间,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张力,表现出一个作家理性的、清醒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贾宝玉与光源氏的“寻母”意识探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原型意义而言,贾宝玉与光源氏二人都始于一个失母的悲剧人生的预设,而又都终于一个“寻母”的人生悲剧的结局。在他们情爱人生的背后,体现出的是一种“恋母情结”中的母性原型意味。对两位主人公的“寻母”历程追踪蹑迹,进行母性原型视角下的考察,可于中日文学文本间建立起新的对话质素,以显示中日邻邦异质文化间的同源特征。  相似文献   

20.
尼采的美学思想都是围绕"为人生而艺术"这一要义而阐发的,这也是尼采面对生命的悲剧性而开出的良方。他认识到生存是充满苦难的,但并未由此而否定生命的意义,悲观厌世。而是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不可改变,主张笑对悲剧性的命运,用艺术来拯救人生,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人生通过艺术的审美观来提升人的生命强力克服人生的悲剧性。他褒扬希腊悲剧艺术,歌颂酒神精神,发现了潜藏在悲剧艺术中的人的强大生命力量和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希望。并用悲剧艺术解读人生,诠释生命,把人引入神圣的艺术审美境界,使个体生命与本体生命融为一体,在艺术审美中体味真实的生命感并获得了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欢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