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适应性市场假说认为金融资产的系统风险是随市场环境变化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投资者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采取适应性策略.文章采用Kalman滤波及平滑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股市五个风格指数的贝塔变化,并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贝塔变化的原因,以检验适应性市场假说能否解释我国股市.实证结果显示,风格指数的贝塔是时变的,与某些重大的经济、政治事件有关.经典CAPM模型不能解释这些现象,而适应性市场假说则能很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2.
配对交易利用市场的无效性采获取利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交易策略。文章在对配对交易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最小距离法作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技术,并以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比配对交易与适当加权组合的收益大小以及采用Bootstrap真来对比由随机进入市场产生的收益与配对交易产生的收益大小,本文发现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配对交易可获利且与市场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3.
技术指标与市场弱式有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效市场假说是金融学、投资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金融理论研究与证券投资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围绕这一假说进行实证检验,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这一假说中的弱式有效认为,股价反映了过去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股价遵循随机游走的方式而变化,技术分析没有意义.由此引导出检验弱式有效的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应用随机游走模型、AR模型、广义谱域分析等方法检验证券价格的变动模式.在国内已有研究中,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是,1993年之前的中国股市达不到弱式有效.对1994年以后的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则存在一定的分歧(张亦春、周颖刚,2001;张兵、李晓明,2003).二是设计一个投资策略,检验这一策略是否对未来收益具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市场对信用信息商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对信用信息商品的定价研究尚处于空白。文章在分析信用信息商品特性的基础上引入收益管理思想,初步建立了信用信息商品动态定价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以机器学习为基础设计高效的股票择时策略是量化投资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结合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ε-不敏感支持向量回归(SVR)的优势,提出基于EEMD-SVR的指数低频分量预测模型,进而构建基于低频分量趋势预测的沪深300指数择时策略。首先,对沪深300指数进行EEMD分解,剔除高频IMFs后利用低频IMFs和趋势项重构指数低频分量;其次,运用ε-不敏感SVR构建低频分量预测模型;然后,根据低频分量预测结果制定交易信号生成规则,构建沪深300指数择时策略;最后,对构建的策略和MACD等多种择时策略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策略能更高效地把握指数的中长期主要趋势,在收益获取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表现显著超越了对照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出清具有一定规模的证券时,其提交指令的行为将对证券价格造成冲击形成交易成本,之后指令执行延迟也造成交易成本。文章以既定风险厌恶的机构投资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交易延迟下的最优指令提交策略。经研究表明:交易延迟下最优指令提交策略受风险态度、证券收益、证券价格的波动性、市场的流动性与深度以及瞬时冲击程度等参数影响,不同市场的情况要求机构投资者调整策略,改变指令提交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Kalman滤波的方法研究沪深股市随时间变化的市场有效性,首先通过构建一鞅的表达式来描述市场有效假说,利用非对称GARCH模型描述收益的波动率,进而利用Kalman滤波来计算波动率与其滞后量系数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从而得出沪深股市随时间而变化的有效性参数.通过研究市场有效性参数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发现M2与市场有效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显著,即在沪深股市趋向弱有效的进程中,M2起了主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晨  方先明 《统计与决策》2007,(20):101-103
相比于普通开放式基金更具有便利选择、收益稳定等多种优点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TF),规模增长却相对有限。本文借助SWOT分析,明确其在中国市场的定位,并在全面阐释ETF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的农产品国际市场中,每天都有大宗商品的拍卖交易,买主也来自世界各地,通过公开竞争形成的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供求状况.鲜花、茶叶、果蔬等农产品由于交易数量大、保存难度高,在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就采用能够快速交易的拍卖方式,并一直延续至今.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鲜花、茶叶、烟草等农产品种植、流通、消费大国.中国的农产品要走向世界,必须遵循WTO规则和商业惯例,改变现行交易模式,跻身国际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一、有效市场假说及其验证1.有效市场假说传统观点认为 :会计报告是有关公司的唯一信息来源 ,而会计程序缺乏统一性 ,公司管理者有可能选择相应的会计程序使会计报告反映他们希望的业绩 ,从而有意识地误导股票市场 ,所以使用不同会计程序的会计收益对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是没有意义的。“有效市场假说”则反对会计报告是有关公司的唯一信息来源说法 ,认为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己有的信息。也就是说 ,有一个有效的市场 ,股票价格是对未来价格的正确估计。如果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或股票价格的变动有实证性联系 ,那么会计收益是反映价值或价值…  相似文献   

11.
0引言有效市场假说(EM H)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支柱理论之一。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在运转良好的金融市场中价格反映了所有相关信息。Fam a将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1)弱式测试,即测试“股票的历史收益能否预期未来收益”;(2)半强式测试,即测试“股票价格如何快地反映公开的  相似文献   

12.
从规模经济、学习经济、网络经济和适应性预期等经济学角度,作者揭示中国碳排放量锁定在技术和制度的复合制度体系。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下,高碳企业因承担额外环境成本导致最优产出下降,驱动高碳行业降低碳排放总量;低碳企业因获得额外环境收益导致最优产出增加,驱使资金流进低碳行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3.
潘苑  宗刚 《统计与决策》2006,(10):30-32
从博弈理论看来,技术商品的定价不仅依赖于交易双方的决策,一方的最优选择还是他人选择的函数。决策者注意了技术商品交易双方之间的普遍联系,考虑了双方定价的相互影响,并把对方的定价决策变成内生变量进行分析,扩宽了传统的分析思路。本文通过对技术商品交易双方定价策略的分  相似文献   

14.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2):122-128
从转换成本视角分析市场、合约与纵向一体化的演化关系。在GHM模型基础上放松双边关系专用性的假设,构建数理模型,运用69家米业公司与947个水稻种植户的交易数据检验了数理模型提出的假说。结果表明:企业和农户转换成本越高,越可能选择合约;纵向一体化会使转换成本较高的一方受益,使转换成本较低的一方受损;随着转换成本增加,纵向一体化不一定优于合约,合约不必然向纵向一体化演化;无论是商品契约还是要素契约,交易双方转换成本越高,交易关系越稳定。  相似文献   

15.
噪音交易能够长期存在对传统信息交易测算方法提出了挑战。基于EKOP模型的框架,将交易分为信息交易、噪音交易和流动性交易,构建了同时估计噪音交易和信息交易比例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此模型对中国A股市场信息交易和噪音交易情况进行刻画,并对比了不同市场状况以及不同规模股票交易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熊市信息交易概率最高,相对稳定的市场信息交易概率最低,三种市场状态下噪音交易概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股票规模对于交易类型影响不显著。另外,研究表明,极端收益时期信息交易概率明显会增高,而极端波动时期噪音交易和信息交易均比正常情况下略高。  相似文献   

16.
李腊生  翟淑萍 《统计研究》2009,26(10):95-102
 证券资产作为以获取未来收益为目的投资工具,它在价格形成及其市场运行模式上都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基于有效市场假说(EMH)的资产定价理论虽然在理论体系及其形式化上都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投资者理性和投资者具有完全一致的预期这两个基本假定在现实证券市场投资中却难以得到满足。本文更现实地依据投资者预期形成的差异,讨论了非一致有限理性预期下的证券市场价格的决定,提出了基于混合预期的噪声交易模型。同时本文还利用上海证券市场的相关实际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克服了行为金融学中噪声交易模型不能用于实证分析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国上海资本市场交易数据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适用性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检验: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系统风险是否是资产风险的唯一度量;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是否正相关。结果发现:2003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期间,上海资本市场股票组合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与其系统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非系统风险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基本符合标准形式的CAPM。这与国内许多学者对2001年以前中国资本市场CAPM的实证检验结果不太一致。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规模效应(size effect)与市盈率(P/E)效应、市净率(BV/MV)效应、一月效应以及周末效应等共同被称为市场异例(market anomalies),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因为它们的存在使投资者能通过特定的投资策略获取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abnormal return),有悖于有效市场假说(EMH),从而吸引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股票市场价格时间序列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德河 《统计研究》2003,20(11):62-3
一、股票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以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为基础的传统资本市场理论用随机游动模型描述股票价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 ,它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遵循维纳过程。如以S表示股票的价格 ,μ为股票价格的预期收益率 ,σ为股票的价格波动率 ,则股票价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表述为如下的伊藤过程 :dSS =μdt+σdz =μdt+σε dt ( 1)ε是一个标准的正态分布。上述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股票价格除按市场预期收益率表现为正常的线性增长以外 ,其变化服从独立同分布 (IID)的高斯分布 ,变化的…  相似文献   

20.
岳树岭 《统计与决策》2012,(17):172-174
在金融高频数据中,价格久期反映了交易者的交易策略,从时间维度反映了信息的传导过程。文章采用股票交易的分笔数据,在自回归条件久期模型中引入信息交易特征变量:交易强度、每笔平均交易量和百分比买卖价差,分析价格久期集聚特征与市场信息交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