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邢军纪 《中外书摘》2010,(11):16-20
我们只知道中国科技界有“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有“原子弹之父”王淦昌,有“航天之父”赵九章,有“光学之父”王大珩,知道中国“两弹一星”的科技功臣,知道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知道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等等,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中国亮点实际上和一个人有着巨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有文章说:“郭沫若绝对是个奇才。学医出身的他,一动手写诗,就成为诗坛巨星;一投笔从戎,就宫至高位;一搞学术研究,就拥有了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等诸多头衔……他还被誉为“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本文是郭沫若的女儿——69岁的郭庶英女士讲述的一个女儿心中的真实父亲。  相似文献   

3.
文化宫     
《老年人》1996,(5)
文化宫趣联郭沫若小时候读书,与同学潜人寺庙偷摘桃子。僧人诉于塾师。翌日,塾师责问诸生,无人认账。塾师说:“我今出一联,如能对上者,免于处罚。否则,全体受罚。联日: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沉思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檐宫,必定有我!”塾师听后...  相似文献   

4.
胡适与郭沫若的第一次见面胡适和郭沫若同为“五四”的健将。胡适虽只长郭沫若一岁,但胡适在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起步甚早。他在1917年初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随后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而到了1918年8月,作为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相当于高中)学生的郭沫若,尚与去年已发生的新文学运动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简单心灵     
林羽 《金色年华》2009,(4):M0002-M0002
有个故事说,哲人把小孩儿、数学家、物理学家请到一间密闭的屋子里。黑暗中,哲人说:“请你们用最廉价。最快捷又最能使你快乐的方法,把这个屋子装满东西。”  相似文献   

6.
鱼头     
史振亚 《老年人》2009,(10):47-47
华罗庚“猜书” 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当他拿到一本书时,首先要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猜想书的布局谋篇,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的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相似文献   

7.
于沙 《老年人》2004,(9):47-47
写诗不是诗人的专利。许多人不以诗名世,却能写得一手好诗。作家鲁迅、老舍、朱自清、沈从文是这样,画家齐白石、黄永玉是这样,音乐家贺绿汀、吕远、王立平是这样,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也是这样。我曾问:不知袁隆平会不会写诗?诗是一门最富感情、最富想象、最富浪漫色彩的艺术。作为科学实验者,如果不是最富感情、最富想象、最富浪漫色彩,恐怕也不能达到科学研究的顶点。袁隆平誉称“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科学实验达到如此惊人的高度,我料定他是一位具有诗人灵性的人。但我没有听说过他爱写诗,更没有见过他写的诗。今年“五一”长假,我在家里…  相似文献   

8.
李宗陶 《金色年华》2007,(12):23-24
2007年3月31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由凤凰卫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十家海内外华文媒体共同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澳籍华裔数学家,24岁即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数学教授,31岁获颁被誉为“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智商211的数学天才陶哲轩,荣膺“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相似文献   

9.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德国数学家庞卡莱指出:“感觉数学的美,感觉数与形的调和,感觉几何学的优雅,是所有真正数学家都知道的真的美感。”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对数学美作了这样的概括:“数学美包含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和...  相似文献   

10.
以孙为师     
一次,哲人把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小孩子请到一间密闭的房间里。哲人说:“请用最廉价、最快捷又能使你最快乐的方法,把这房间装满东西。”于是,物理学家伏在桌子上画房间的结构图,看在哪里开个窗户最合理,数学家则拿出卷尺来量房间的长宽高,然后计算房间的容积……只有小孩子不慌不忙地找来一根蜡烛,借用哲人的火柴点亮它—顿时黑暗的房间里充满了烛光!两位“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小孩子已经在烛光中翩翩起舞了。  相似文献   

11.
动脑筋     
《老年人》2008,(6):45-45
温总理解释“日理万机”;李岚清谈养生;华罗庚的数学《述怀》诗;“李四光”名字的由来。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老人世界》2010,(11):62-62
最爱小数点 数学家同女朋友在公园散步。 女朋友问他:“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介意?” 数学家温柔地回答:“绝对不!我生来最爱和小数点打交道。”  相似文献   

13.
日前老夫偶撰俚文,引及《金刚经》之著名偈子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此偈举出六种景象,即梦、幻、泡、影、露、电,来比喻世上一切事物之转瞬即归幻灭,谓之“六如”。于是我问一位比我小60岁的研究生曰:“你知道唐伯虎吧?”她说:“知道。”我说:“唐伯虎姓唐名寅,字子畏,又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他那个别号,正是根据此偈而取。”她听后甚感“闻所未闻”。  相似文献   

14.
刘保富 《老年人》2003,(2):22-22
由于儒家圣人孔子73岁病故,亚圣孟子84岁病亡,于是便有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由于古人忌讳说73岁,常用“亥”字来隐称。如唐代刘禹锡《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诗云:“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李商隐《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诗:“过  相似文献   

15.
曹娟 《老人世界》2010,(4):35-35
与鲁迅并称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两面旗帜的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著述达2300多万字,有《沫若全集》等行世。郭沫若出生于乐山的沙湾,“绥山毓秀,沫水钟灵”是历代文人对沙湾的赞誉,“沫若”二字得之于故乡两条江的古名,沫水是蜿蜒流经沙湾的大渡河,若水则是家乡附近的青衣江。智者乐水,郭沫若无疑也是聪慧过人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著名数学科学家华罗庚也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帮的民族。在我家,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学校,都十分重视感恩教育。在新课标推行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学,更是要担负起感恩教育的重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将感恩教育的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作用的精彩描述,系统直观地概括了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实际,努力研究,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8.
“数学的头脑不但对自然科学极重要,就是对其他方面也是很有用处的。”华罗庚这句名言在他的社会活动中得到了体现。以“仿语”修辞术为例,他用科学家常常实现思维跳跃或思维突破的法宝,在表述自己的新认识新思想时.常常用旧瓶子装新酒。或用化学中的“置换反应法”,在模仿现成惯用语句时实现思维的突破,造出叫人耳目一新、别有思想的新语句。纵观华罗庚诗词,我们可将他的“仿语”手法归纳成“五个转换”──一、对立──转换论点式仿语“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只要略懂棋论的人多少知道这副对联的中心论点;“棋风”要…  相似文献   

19.
张文杰 《老年人》2005,(12):37-37
华罗庚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因过于专注而闹出笑话,被同学们戏称为“罗呆子”。他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退学。退学回家,华罗庚帮助父亲照看杂货店,但并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他顽强自学,每天学习达10多个小时。凭着卓越的数学天赋,他5年就学完  相似文献   

20.
旗舰 《老人世界》2008,(11):37-37
张衡,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享年61岁。发明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指南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著有学术论文和文学著作32篇,包括天文著作《灵究》和《灵宪图》。郭沫若称其“万祀千龄,令人敬仰”。为了纪念张衡,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