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人力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以人力资本水平与居民收入高低有关联为前提,研究各地区人力资本在经济系统中的分配状况与收入分配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计算,构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指标,结合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指标,试图通过格兰杰检验验证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中受教育的均化程度与居民收入分配均化程度是否具有因果关联。实证结论为:各地区人力资本结构系数是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变动的原因,但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却不能影响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变动,二者是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赵丹  王涛 《统计与决策》2016,(3):133-136
当我们研究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时,均通过构建一个指数来综合测度一国或一地区的行业收入差距,比如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但指数方法缺乏对各个行业的深入考察.文章对库兹涅兹指数("库指数")进行了分解,分解后的"库指数"有效的解决了收入差距测度指数不能分解的问题.基于分解的"库指数",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特征,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找出造成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行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工资绝对差距、变异系数、地区差距系数和基尼系数等指标对工资地区差距进行了度量和测算,并计算了工资基尼系数的地区分解和泰尔指数分解。结果表明,三大地区间的工资差距和东部省际间的工资差距是形成总的工资地区差距的主要部分,但我国的工资收入分配仍是很均等的,不失公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各地区恩格尔系数水平更多地受到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状况的影响,因而在利用其对地区间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进行衡量时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文章采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历年统计数据资料,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各地区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财政能力是指地区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能力,由于涉及面广,是一组多维变量,对其进行科学评价较为困难。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客观的评价权数,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对安徽各市财政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统计比较分析,提取了各地区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方面的优势、劣势的信息,为各地区财政发展战略模式的设计及安徽地区财政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居民收入差异的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阐述如何用变异系数来衡量居民收入差异,并通过我国居民收入值来计算历年变异系数,通过与基尼系数的比较,说明变异系数是衡量收入差异的一个很好的变量.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高速增长,宏观经济政策以市场为导向,配合以较紧的人口政策,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近年来,人们也特别关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本文以1990、1995年各地区的国民收入和相应的人口资料,分别测算出我国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基尼系数,并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作一分析和评价。一、基尼系数的测算原理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基尼(Gini),在研究洛仑兹曲线时,提出了收入相对于人口分配的平均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G).它可以反映总人口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理论,结合文化产业具有的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双重属性特点,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能力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能够通过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人力资本素质,进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地增长,整体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实力均大幅度地提高。但是由于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资源条件、区位优势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中,居民消费价格、实际收入在地区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计算地区间居民消费差价指数(即空间消费价格指数),正确比较和评价不同地区之间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对于制定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国区域环境是否公平,文章以基于GDP、人口和生态容量的废气、废水、废固和能源消耗环境基尼系数构建了综合基尼系数,据此定义了经济贡献系数、人口承担系数和绿色负担系数.然后对中国1992-2011年的综合基尼系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综合基尼系数呈螺旋上升趋势,地区间存在严重的环境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利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宏观和动态的视角,对我国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说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对自身的冲击产生持续响应,居民消费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惯性”特征;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对消费的短期冲击是正向的,居民消费对二者的中长期响应均为负;通货膨胀和政府支出对消费的冲击持续为负,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各不相同,而居民消费对它们冲击的响应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消费自身的波动是我国居民消费变异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贸易条件、政府支出、经常帐户余额对居民消费波动的贡献要高于其他因素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通过对北京市某高校325名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以性别分组,组间差异构成是影响高校学生基尼系数的主要因素。以学生来自不同区域分组,差异主要来源于重叠项影响,但按两层分解基尼系数,性别内部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消费存在较为明显差异。学生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基本生存消费。发展、享受、交往等开支增加起着扩大学生消费差异程度的作用,生存消费的增加起着缩小消费差异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拓展基尼系数的一个等价定义,给出拓展基尼系数组群、要素分解的统一形式。对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进行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⑴拓展基尼系数是不平等厌恶参数的增函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S1/p1;⑵随着不平等厌恶参数的增大,各个组群或要素对不平等边际效应的方向保持相对稳定;⑶城镇居民在外餐饮、肉禽及制品、水产品类支出份额的增加,对食品消费不平等产生消极的边际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估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993-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模型,对信息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指数对信息消费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仅对农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而居民受教育水平、居民总消费支出以及价格水平均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居民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变量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边际影响均存在一个极大值水平;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总消费支出对信息消费支出的正效用,而城镇居民信息消费中没有表现出这一特征。通过控制价格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等方式,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消费率长期偏低且近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在中国消费社会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投资和消费的失衡是当前宏观经济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在对中国消费率偏低原因的静态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首先从消费结构的视角构建了中国1992年1季度至2010年4季度的商品货物消费率。其次,在状态空间季节调整模型中引入均方根信息滤波方法,对原有Kalman滤波模型予以改进,用R软件中DECOMP程序将中国商品货物消费率非平稳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变动趋势。再将其与总消费率的走势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走势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建立总消费率与商品货物消费率及消费结构之间的合理函数关系,对前两者差异以及近年中国消费率持续走低进行了合理解释,并从消费结构视角提出提高中国消费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变异系数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度量2002-2011年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十大城市群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程度、生态环境状况、资源供给能力方面呈现显著的差异,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没有与经济增长的大趋势保持一致;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收敛特征具有分区域特点,全国样本具有非绝对收敛但条件收敛的特征,东部地区城市群绝对收敛特征不显著,但条件收敛特征较明显,而中部与西部城市群具有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程度等变量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之间正向相关,但其影响程度在不同区域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以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的消费函数分析中发现,消费倾向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不显著,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为此,要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需要消费政策与收入政策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18.
以理论界对消费结构、消费区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基础,构建消费区域评估指标体系,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结构为分析重点,使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消费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并对五类区域采用地区份额、加权变异系数、跨期替代弹性三种方法进行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研究表明,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非常显著,并且在1998年前呈现收敛趋势,之后逐渐转变成发散态势,消费的区域差异1993年以后一直呈发散趋势.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今后一段时期还要继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这是政府、企业、居民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北京市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完全经济联系乘数和结构化凯恩斯乘数等方法,研究北京市分部门投资对消费的拉动关系,考察不同部门的投资变化对于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报酬系数比影响力系数对消费的拉动效应要大,投资对消费的拉动系数主要决定于劳动报酬系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等基础性服务行业的投资对消费拉动系数较大。在一定投资的情况下,应该加大这些行业的投资以平衡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岑成德 《统计教育》2010,(11):12-15
在衡量收入分配差异方面,基尼系数存在较大局限。设计新的测度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方法十分必要。本文提出的对称收入系数及其派生指标能很好地运用于研究收入分配的差异及其变化状况。本文还结合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