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由单一的计划经济转变成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经济运行机制必然要实现由单一的计划调节向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转变,这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但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其经济运行机制是单一的市场调节机制。究竟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及控制机制是单一的计划机制或单一的市场机制,还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机制?两者结合又如何去调节经济运行?这些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认真地去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理论科学面临着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探索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分析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新特点,谋求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本文试图从分析经济改革的内在矛盾和外部条件着手,探究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矛盾的历史根源、表现形式、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指出经济改革是传统体制下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尖锐化的必然产物。在改革过程中,各类社会经济矛盾集中显露,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准则急剧变化,使改革之路既充满希望又曲折弯绕。新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克服分娩的痛苦。此外,作者还试图结合我国当前的改革实践,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改革模式源于对经济运行机制的正确认识。本文认为,在不同社会与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运行机制都有它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是由自觉的计划与自发的市场所构成的双重运行机制,其结合的具体方式、范围与程度必须从不同时期的实际出发,以获取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最大效益为目标;难点在于调整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秩序,要有三个相关因素整顿经济秋序,治理经济环境,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在当今以改革为主潮流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是在无秩序的情况下实现的,所有没能及时完成“秩序”课题的国家,都曾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过去的产品经济运行需要相应的经济秩序维护,现在的商品经济运行更需要高效的商品经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经济运行机制的提出,为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勾画出了大致的轮廊,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进一步推动新经济运行机制的运转,实现新旧体制的转换,是深化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的认识是:适度经济增长是推动新旧机制转换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首先是改造企业制度,重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其次是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优化经济运行的环境。第三,提高宏观间接调控能力,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控制系统,决策系统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根据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来建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系统的决策系统,完善决策机制,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系统,并藉此实现对社会主义经济系统的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系统的决策机制,即该控制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运行机制,它是决策系统内部各元件或各子系统在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市场经济。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将逐步同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全面“接轨”。这不仅会引起一切生产关系和生产技术的变革,也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思想的一次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新旧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发展还是排斥商品——市场关系;新旧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运用还是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下,大力拓展商品——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人们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概括为市场取向的改革。当前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把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正确处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在全面总结我国九年来经济改革实践经验,制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蓝图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正确地提出了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任务。这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认识的深化,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认真学习十三大报告,深刻领会这一点,对于掌握十三大精神,指导今后的改革实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传统的计划体制,引入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机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计划经济如何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课题,有待于理论上继续深入地探索和实践上不断改进。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郎宏文 《求是学刊》2006,33(3):75-79
自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应当充当什么角色,政府和市场之间应当怎样分工,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管理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政府同样面对着如何干预经济,其必要性和方式又将如何的问题。文章总结了中外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特点,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适度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作为一种崭新类型的经济机制,它不仅具有主客观统一性特征和经济利益制导性特征,而且还具有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机制本质属性的自觉性特征和科学性特征。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取决于客观经济条件,同时还受到属于人们自身的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经济机制又必然具有多样性特征。一、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自觉性特征随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以自发形成为其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就让位于以自觉建立为其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与资本主义经济机制不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二元机制对峙、二元秩序渗透的效应分析入手,从经济运行内在机理的角度,揭示使我国经济运行从无序到有序所需要的基本规则,阐明实现这些新规则从而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新秩序的途径:制度创新、环境创新和组织创新。一、二元机制对峙效应与二元秩序渗扰效应二元机制即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并存是对传统单一指令性计划机制的第一次否定,但同时意味着经济运行规则的多重化,意味着经济运行过程的摩擦与冲突,具有强烈的对峙效应。第一,价格双轨,使企业具有了价格接受者和价格制定者双重人格,成为物价轮番扭曲  相似文献   

14.
由张丛义同志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机制概论》一书,1989年9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现实出发,对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本质、特征、内容、模式等一系列颇具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详细的论证。在研究方法、理论观点和体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下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哲学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要矛盾在矛盾统一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形式,而基本矛盾特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因此二者之间并非存在完全"同一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经典表述有特定历史必然性与针对性,主要是对"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反拨,从初级阶段国情出发致力于解决生产落后、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不足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经济运行步入正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型国家的本质要求——已成为"共识性"内容,因此可以将生产落后与先进制度的矛盾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中加以考量。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综合性需要)不能得到及时、充分满足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影响社会正常发展的主要矛盾,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从哲学"总体性"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高度解决上述主要矛盾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谈建立现代企业的内部财务机制鲁继现代企业的内部财务机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密切相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后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形式,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突破,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社会稳定和社会保障机制,这就把社会工作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也对社会工作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十分迫切。 一、转轨期新旧经济体制的矛盾 尽管14年来我国以市场为主要取向的经济改革成绩斐然,但总的来说,改革仍处于由浅层向深层的过渡阶段。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的经济运行机制转轨面对的现实经济基础是: (一)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产物。然而我国现存的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而且严重畸形,一些主要的生产资料如资产及劳动力等还没有真正成为商品而进入市场,某些物品特别是生产资料还兼具产品和商品双重性质,竞争处于局部和极不充分的状态,超经济特权侵入商品交易,行政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经济运行机制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学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的体会,并通过分析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互相关系,探计如何选择有效发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加强对有关改革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的研究。作者认为,当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新的重大突破:一是要加强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经济体制模式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革等有关改革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改革实践。二是要围绕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目标、经济决策协调的方式和相应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等三个基本问题,进一步搞好全面改革方案的总体设计,保证各项改革配套进行。三是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转换的过程中,应以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建立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突破口。应采取分步一揽子配套改革方式,通过打好几个战役,奠定新体制的基础,使新体制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