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民间歌谣是以方言为载体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保留了鲜明的地方方言特色。粤语的民间歌谣可以为粤方言研究以及广府文化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从一些较为古老的民谣之中,我们还可以找到方言和文化的历史痕迹,这对于研究方言以及文化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民谣应该妥善保存并整理。  相似文献   

2.
岭南地区秦代以前居住着西瓯、骆越两个族体,秦军攻略岭南后,大批中原地区移民纷纷南下定居岭南。封建统治者采取“和绥百越”的政策,岭南地区越人渐渐受到同化,未受同化的部分演变为乌浒、俚、僚、蛮等族体,与现代壮侗语族各民族有渊源关系。岭南地区“汉越杂居”的局面有上千年历史,在这漫长的民族融合、文化接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次文化群体为了逃避主流社会的权力控制,必须借助反语言建构族群身份,进而构筑另类社会现实,让族群成员能寄居其中。反语言的语言特点有:否定投射、重新归类、重新词汇化和过渡词汇化;反语言还具有隐喻性。说唱乐、狱友语言、黑人话语、校园俚语是是典型的族群反语言,他们借此来表达对社会的反制和不满情绪的宣泄。  相似文献   

4.
语言认同是族群认同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贺州各族群在语言上族群间的相互认同程度很高 ,形成了许多共同点。  相似文献   

5.
族群互动与认同是族群关系的两个主要方面.文章通过对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典型案例的研究,认为贺州族群语言互动与族群认同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语言的相互学习是族群交流的必要条件,语言使用的发展趋势也预示着族群交往与族群融合的发展潮流;族群认同是族群关系的重要一环;贺州各族群语言的自我认同度和相互认同度均较高;贺州各族群在族群语言互动中,对不同族群语言的认同程度有一定区别,不同族群间的语言认同过程和认同程度也有差别;语言忠诚度是衡量族群自我认同度的重要指标;族群之间的密切接触,并不意味着接触某一方或者双方的互化或消亡,相反,它们仍然会顽强地存在,有时甚至产生比过去更加强烈的族群意识.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中的语言禁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aboo”(禁忌)这个字来源于珀里尼西亚语,它是指宗教和风俗认为应该被禁止或避免的东西。弗罗伊德在他著名的心理学著作《图腾和禁忌》中对禁忌作了有趣详尽  相似文献   

7.
语言接触是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在一定的环境中,长期的或短期的频繁交际而产生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一种语言现象。汉语青海方言词的产生就与周边民族语言的接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贺州是典型的多族群、多语言地区,被知情的学者称为"岭南族群博物馆".贺州的族群认同呈多样化态势,其中语言认同最为凸显.通过贺州不同族群成员语言掌握情况的计量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贺州各族群语言的自我认同度及相互认同度均相对较高,是贺州各族群族群意识及族群向心力强、族群边界相对明晰及族群关系良好的具体体现;贺州不同族群在对他族群语言的认同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贺州各族群及族群语言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强势弱势之别.  相似文献   

9.
语言转用和语言保持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少数族群的语言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多种多样的关系 ,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政策也各不相同。语言保持是立足于族群集团立场的一种语言政策。保持少数族群语言的关键是抑制第二语言使用范围的扩大 ,排除第二语言对母语语言系统的影响。国家语言保持政策的重点是提高少数族群语言的地位和威望 ,并使之深入每个国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也引发了文化形态和语言生活的巨变。粤语词语及其所反映的新型岭南文化能够深刻影响汉语和汉文化 ,显示汉语“一向化”趋势已发生变化 ,也折射出中国文化转型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1.
汉语成语中的表情语言——成语中的人体语言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动作、表情和面具等历来是人类的一种非语词传播或非语言交流工具。这种无声的人体语言不可能不反映到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有声语言中来。本文考察的仅是汉语成语中所反映出的人体语言中的表情语言的基本状况,是拙文《汉语成语中的动作语言》(载本刊1992年第3期)的姊妹篇。 表情就是发生在颈部以上各部位的情感体验反应。在人体语言中,表情就是指面部表情。虽然颈部以上各部位的表情动作的幅度都不大,有时甚至不易觉察,但发生在这些部位的情感反应却是最大量的,也是最明显的。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人的六种基本感情都是通过颈部以上部位表达的。例如悲伤和恐惧主要通过眼部表达,高兴和惊讶由眼部和脸的下半部表达,讨厌只由脸部的下半部表达,生气则通过脸的下半部与眼、眉、额头的配合来表示。 下面按嘴、鼻、耳、眼、眉、额、脸的顺序分部位考察汉语成语中的表情语言。 1、嘴(口)、唇(吻)、牙(齿)、舌、喉、腮(颐) 嘴是说话的器官,又是摄取食物和呼吸的器官。嘴开合自如,动作明显,张嘴时连其中的牙齿和舌头也清晰可见。嘴的动作与形态能反映人的情感、欲望、性格。嘴也是婴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所以嘴的动作还能反映人的不成熟心态和回归心理。嘴的表情语言十分丰富。汉语中含“嘴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世界各国大多属于多族群国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工具,语言对于研究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有着特殊的价值。在不同族群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语言、方言的差别,影响甚至制约着区域间、族群间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对于各地区、各族群在语言、词汇的使用与演变开展研究,应成为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关注领域。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探讨如何从语言使用调查入手来分析区域之间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从语言词汇使用的变化情况来分析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可以把调查语言的应用与演变情况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系统地调查和分析当地社会的社会-文化格局以及影响这一格局变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十年,汉语语言新词层出不穷。像银行卡、纳米技术、蓝牙技术、基因、笔记本电脑、互联网、超市、量贩店、商品房、形象大使、粉领、金领、布波族、WTO、CEO、DVD等。本文从语言学角度,探讨了新词的来源、使用原则、结果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欧化现象作为一个历史问题如今有了新的发展。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汉语语言的欧化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后殖民理论和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汉语欧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剖析了汉语欧化的具体表现。文章同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评价了汉语欧化这一现象以及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汉语性别语言在词汇、句式、修辞等语言结构上存在7种主要差异,从广义的人际交际角度,结合多种语料分析,对比了这些差异在内向交流、人际交际(包括现实交流、网络空间人际交际、手机短信交际)和大众传播这三种不同交际形式中的出现频率,并得出主要结论:汉语使用中存在性别差异;模糊结构和强势词汇的差异几乎存在于所有交际形式;现实交流中性别语言表现最突出,大众传播中性别语言表现最模糊。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经济原则由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它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日常交际中,省时省力应是经济原则最通俗的解释。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出于交际的需要,语言从根本上必然遵循经济原则。汉语词汇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更新变化的速度最快。语言经济原则对词汇的作用也较突出,对缩略语、同素逆序词、代词以及网络流行语等典型现代...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潭溪社区,语言是族群认同与区分的重要标志,与族群的历史紧密联系,附带了族群的情感与尊严。同时,语言之间的界限与语言学分类并不一致,有时只是语言习惯的细微差异,甚至是语言边界的主观建构。通过放大差异或者建构语言边界,民众达到自我归属和区分他者的目的。随着社会情景的变迁,土家语已基本退出潭溪土家族的日常生活,其认同与凝聚功能也趋于消解。  相似文献   

18.
粤语是汉语方言的一种,粤语中的英语译词与普通话中的英语译词有很大不同。粤人英粤词汇翻译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自创词汇翻译,文化特色词翻译,音译以及零翻译)及其对译词形式的选择深受其所处社会的自主创新、开放兼容的文化特征的影响,蕴含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中文专业的课程,从总体上说可以分为两大营垒:一是语言课,二是文学课。中文系的全称“中国语言文学系”或“汉语言文学系”正揭示了这种语言和文学平分秋色的关系。然而究其实,语言和文学两大营垒的不平衡状态却日趋严重。一种事物总会呈现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语言课是一门以语言的发展规律和运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与文学课相比,语言课缺乏感染人的形象和吸引人的情节,多具抽象性和逻辑性,说语言课以内容刻板、枯燥无味为特点当不为过。由于语言课教起来费劲,学起来乏味,在各高等院校中文专业普遍出现一种重文学轻语言的…  相似文献   

20.
戚晓杰 《东方论坛》2000,(4):52-56,66
语言是一套严密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这一传统语言观对汉语规范带有一定的误导性。本文通过语言本质的新认识 ,重新审视汉语规范化问题 ,从语言的非体系特征、语言的开放动态平衡特征、语言的自我调节特征等方面找出造成汉语规范过度的原因 ,指出今后汉语规范化工作努力的方向 ,以求使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