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不断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思维方式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思维方式与社会现代化密切相关,没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就没有现代化的肇始,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现代化的需要,又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许多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为人们所认同,这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也应承认,仍然有一些落后的思维方式与现代化潮流格格不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阻力。中国社会现代化呼唤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培育中国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一步强化讲求效率的竞争观念;树立现代民主政治观念,培育现代化公民政治文化;培育中国人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演进, 哲学思维及其所引起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全球性哲学观念的转变必然要求我国哲学观念跟上形势, 使哲学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保持同步和协调,为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全新的观念保障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认识和揭示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化的矛盾,并以思维方式的变革,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采取的战略.现实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在一个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特别重视人的精神素质的现代化,即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而在寻找传统思维转化的道路时,尽管在价值取向上应当反传统,但在建设现代思维的实际行为中,又不得不以传统思维为逻辑起点.这种矛盾及其所引起的困境,迫使人们不断寻找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化的内在契机.为此,有必要明了传统思  相似文献   

5.
思维方式是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希望进一步明确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从当前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要明确这种关系,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一、如何理解思维方式才能正确地把握它的本质?二、如何理解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诸因素的关系?三、如何评价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时代需要现代化的思维方式.邓小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构画了宏伟蓝图.作为总设计师,他的哲学思维方式就是构画这一宏伟蓝图的思维方式,即现代化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首次将"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写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法治保障,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法治思维和理念在三十多年的农村改革中,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  相似文献   

8.
正象任何一个理论问题的提出都是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紧密相联一样,“思维方式”其所以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紧密相联的。社会的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政治和文化环境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人的现代化,亦即人的素质和观念,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现代化。因此,为了适应改革的历史趋势,加速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探求影响我国现代化的因素的过程中,思维方式,这一对人的行为有着直接制约作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 思维方式不同,不但影响到主体对客体认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而且影响到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的成败或成就大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随着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改革,需要观念更新,与之配套成龙,即确立和强化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新的“观念群”,才能真正保证我国的全面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观念群”的更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进行与经济体制等改革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也就是以科学型思维方式取代经验型思维方式,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想结合几年来干部思维教育的体会,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我认为,对于思维方式变革对加快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应当不断提高认识,给予足够的估计。 改革与新思维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一方面,改革实践为思维方式变革,新思维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强  相似文献   

11.
领导工作是一门学问。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领导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性质都在不断的改变。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现代社会形成了社会化大生产。领导社会化大生产与领导小生产相比,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同志,必须抛弃掉小生产的领导方式,代之以社会化大生产的领导方式。一切立志改革的领导者也迫切需要掌握和运用领导科学。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论述了思维方式作为一个复杂结构或系统,包括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四方面。这四个组成部分中,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相对较稳定,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则更为多样化,研究思维方式应更着力于这两方面的研究;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种三个面向的新思维方式,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思维方式不断进步的结果和质的飞跃,是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中国建设,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就必须把国家治理体系、治理方式的变革纳入法治的轨道,通过法治中国建设,构建政府、市场、社会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并且通过法治中国建设,切实提升国家治理主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试论思维方式的结构、涵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适应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潮流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哲学界展开了关于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等问题的研究,这是很可喜的现象。我认为,为了把这方面的研究引向深入,需要对思维方式本身作一般理论研究和理论说明。这里,我仅就思维方式的结构、涵义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期引起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全球性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探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影响,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观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从两个方面作些讨论,不妥之处,请同仁们指正。  相似文献   

16.
当代实践方式的变革引发哲学思维的辗转,经济问题亦变为哲学对象。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其蕴含深刻的生产思维变革,亦已成为研究当代中国人历史思维、哲学思维变换的重要线索。一个经济学概念已成为一个历史哲学范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大逻辑和微观错综结构出发,深刻把握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矛盾运动,在问切经济的同时,也悉显哲学新思维。逻辑批判思维、非线性思维、发生学思维、主客交互思维、高阶共赢思维和大数据中介思维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哲学思维的新开篇或新洞彻。  相似文献   

17.
耿文婷 《阴山学刊》2002,15(1):73-75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活进步的精神基础。当今中国人头脑中存在着与现代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构建一套新的思维模式置换旧有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西方现代化在资本的催生下,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化工革命和信息革命,相应地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形态和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教育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人的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与此同时,人的发展日益依附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工具的更新,人的主体地位缺失,人服从于资本增殖的逻辑,服从于霸权霸道霸凌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有中国特色。其中,人的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实质性进展。构建人的现代化建设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斌 《湖南社会科学》2007,3(6):44-45,81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科学思维方式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各具鲜明特点,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思维方式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随着其形成基础的变化而变革。思维方式支配着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其变革对于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思维方式从理论思维走向实践思维的根本性转向。在当代,由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通过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而不断赋予新内涵,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