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学界对抗战歌谣的系统搜集整理还存在不够全面、不够规范、不够系统等问题。研究才刚刚起步,诸多具体问题由于长期无人涉足而认识模糊不清。在笔者视野所及的范围,截至2012年底,共收集到抗战歌谣集仅10本,范围涉及"大后方""沦陷区"和"解放区";内容各有侧重,总体而言,"大后方"反映支持前线的抗战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沦陷区"反映军民奋起抗战、揭露日本侵略暴行的叙事性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解放区"歌颂我军我党奋起抗日及其相关政策的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仅十余篇,研究专著未见1部。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于7个方面,却又以抗战歌谣主题思想研究为主,其余涉及艺术特色、资料保护与利用、文化阐释、功能作用等,显得散而不深。因此,重视抗战歌谣的收集整理,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界对抗战歌谣的系统搜集整理还存在不够全面、不够规范、不够系统等问题。研究才刚刚起步,诸多具体问题由于长期无人涉足而认识模糊不清。在笔者视野所及的范围,截至2012年底,共收集到抗战歌谣集仅10本,范围涉及"大后方""沦陷区"和"解放区";内容各有侧重,总体而言,"大后方"反映支持前线的抗战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沦陷区"反映军民奋起抗战、揭露日本侵略暴行的叙事性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解放区"歌颂我军我党奋起抗日及其相关政策的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仅十余篇,研究专著未见1部。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于7个方面,却又以抗战歌谣主题思想研究为主,其余涉及艺术特色、资料保护与利用、文化阐释、功能作用等,显得散而不深。因此,重视抗战歌谣的收集整理,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解放区抗战歌谣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在无产阶级革命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共同语境下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区抗战歌谣开创了民族音乐与工农兵相结合、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大众化之新局面,全民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的兴起有力支援了全民族的抗日斗争。而解放区抗战歌谣在中国民间歌谣思想内容方面的拓展,创造了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新体例和新境界。同时解放区抗战歌谣诠释了抗战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精神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抗战大后方歌谣作为抗日战争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区域性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文学版图中可视作是全国抗战歌谣的主体.战时,大后方的各大报刊不约而同地登载了大量的歌谣.歌谣这一民间文学形式在继“五四”歌谣研究会征集活动后又迎来了一次活跃的历史时期.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登载了大量的歌谣,这些歌谣适时地反映了战争的时代性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性、鼓动性、节奏性等语言特征.可以说,作为民间文艺一脉的战时歌谣在抗战时代语境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抗战大后方歌谣在时间分布上存在阶段性的特征,并对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将抗战大后方歌谣以1940年为界,分为“井喷阶段”和“跌落阶段”,进一步分析揭示出其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及文学发展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解放区抗战歌谣创作与流传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区抗战歌谣作为动态的民间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出政府组织倡导引领的集体性与民众性,更兼具文艺工作者极富个体性创作的流变特色,在继承了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内涵的同时,又在时空流传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多元文化的演绎与变异,体现出集体性与个体性兼容、传承性与变异性贯通的特点。在内容上,借助于传统民众歌谣抒发情怀、宣泄情感等生活性特点,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特定时代的军民抗战岁月,具有生活性和革命性交融的特点。在语言艺术形式上,除了歌谣所特有的口头性的鲜明特征外,随着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抗战歌谣的创作,其书面性的特征也愈来愈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抗战时期中国版画成就的大型艺术文献,通过版画作品和相关文献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精神风貌。中国新兴版画经过鲁迅的培育,在抗战时期达到成熟,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抗战版画的收集、整理、研究,与其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北京鲁迅博物馆是新兴版画收藏和研究的重镇,本书以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大量抗战版画原作为基础,广泛搜集版画家及公私藏家所藏,汇集1931-1945年间抗战版画作品1300余幅,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学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和成长的基础,都由多种因素构成,作为满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满族歌谣也是以此为根基。白山黑水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满族歌谣提供了生成与发展的"河床",由此切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满族歌谣生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乌江流域桐油资源丰富,包括了四川与贵州两省的乌江流域产区,是我国桐油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关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大轰炸、"驼峰航线"、滇缅公路等的研究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对于曾在抗战中起了同样重要作用的乌江航运、川湘公路以及在抗战中成就中国达成第一笔借款的桐油资源却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将以抗战时期出版的相关书籍、现存的部分档案资料为基础对乌江流域的桐油资源及其与抗战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探析。通过简单的探析,突出乌江流域桐油资源及与之相关的乌江航运在抗战中的作用以及抗战对此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民间歌谣因其民间性、集体性、自觉性而被视为"草根"之音,长期处于评论界之边缘地位。只有少数歌谣通过改造被搬上舞台或荧屏,博取观众喜爱后才能为评论家欣赏,进而得到理论上的认同。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歌谣是上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11.
崔根乱 《中华魂》2014,(20):60-62
我的老领导王瑞璞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生前任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上世纪80年代离休后,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抗日战争歌曲的收集、整理工作中,一干就是20年。于2006年去世前,出版了由他主编的两部专辑。《抗战歌曲选》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抗战歌曲602首;《抗日战争歌曲集成(东北卷)》,南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抗战歌曲348首。他去世后,在他子女们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由他生前主编的第三卷,即《抗日战争歌曲集(晋冀鲁豫卷)》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收入抗战歌曲386首。  相似文献   

12.
"抗战大后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支持和支援对日作战的后方战略基地。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演变与日本侵华造成的民族危机密不可分,也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抗战实力与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有密切关系。为准备对日作战,国民政府经历了由经营西北后方根据地向以西南为重点的战略大后方的转变,并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正式确立了以四川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此后,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伴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而变动,又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宣告结束。并在此基础上,从"价值"、"空间"、"时间"三个维度初步探讨了"抗战大后方"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3.
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抗击日寇、保家卫国、亲民爱民的先进形象。红军军歌唱响革命旋律、边区子弟兵群体的出现及其战绩、子弟兵军歌的产生,是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形成基础。抗战歌曲中有关"子弟兵"形象的主要内容有:子弟兵的英勇抗战、参加子弟兵无上光荣、子弟兵优秀的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政治引导表现在:一方面,界定"子弟兵"内涵并赋予其政治意义,规制着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发展;另一方面,以解决军民矛盾问题为导向,引领抗战歌曲中"子弟兵"形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口头程式理论"也叫"帕里—洛德理论",源于美国学者帕里对《荷马史诗》演唱和创作传统的理论总结,它由三个结构性单元组成,该理论的核心是"程式"。对于地方歌谣而言它的文本组织形式包含"程式系统",通过分析歌谣语言结构的平行式、韵律特征和频密度,发现新疆民间汉语歌谣文本也有大量的描写程式、句式程式、衬词程式和套语程式,歌谣"主题"的创作图式呈现出口头诗学创作过程中的快速俭省原则。歌谣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它既有语言现象又有民俗现象,因此,在对歌谣进行语言学实证研究时运用民俗学的相关理论,能更全面而客观地认识其特质.  相似文献   

15.
"民俗学"作为学科名称的提出,始于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但是,在众多可供选择的学科名称中脱颖而出,则是取决于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民俗>周刊的巨大影响,中山大学因此成为中国民俗学的主要发源地.大学出版审查制度如同双刃剑,制约和规范着民俗学会的出版,而出版审查与反审查则更像是一出斗智斗勇的智力游戏.1927年至1943年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倡导者们在极其艰苦的物质和人事条件下先后印行了多种刊物和丛书,他们为理想而奔波,凭热情而工作,为经费而斗争,因人事而夭折,折射出20世纪早期中国大学学术出版业的诸多艰辛和困惑.  相似文献   

16.
马一浮先生在抗战的历史背景下,拒绝西学,主张以"心"为纽带,实践"知""行"的统一,强调传统文化中实践的品格。通过对"复性书院"历史轨迹及《复性书院丛刊》出版历程的梳理,探寻了马一浮教育思想中对社会道德问题的关注,探讨了马先生所坚持之学校教育要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对于我们今天教育体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是生长在土地上的最接地气、最生态化的语言艺术.民间歌谣反映的是当地民众的真切情感,具有质朴、自然、清朗、真实等特点.基于艺术人类学的民间歌谣考察,就是在"音乐人事"中做"田野",将所涉及的场合、情景也纳入民间歌谣的考察内容之一,从而理解民间歌谣的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山西社科院《山西抗战口述史》的出版,到纪实纪录片《晋商》在全国的亮相,山西"口述历史"作为史学研究的新分支,借助大众传媒技术,逐渐为公众所熟知。然而,从媒介生态发展视角来看,近年来山西众多以"口述"为主的栏目或研究项目存在着生态失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国民政府西迁,大批文化人士也相继离沪,一部分留下来的爱国文人,利用上海"孤岛"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创办抗战报刊,坚持文化上的抗战.其中,《孤岛》周刊作为上海"孤岛"抗战文艺的先导之一,刊发大量文艺通讯作品,积极昂扬地表现全民抗战,为民族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郭沬若、周扬两位同志编的“红旗歌谣”出版以后,我就不断阅读。越读我越兴奋,越读我越激动。“红旗歌谣”的的确确是我国诗坛上的一面大红旗,是大跃进时期一颗金光闪闪的诗的宝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