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关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但对东亚社会保障模式内涵的理解及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社会保障模式,仍存在较大分歧。对东亚社会保障模式的研究,应基于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框架和文化发展的思路,深入到制度安排的内核并从文化发展维度展开分析,而不是仅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技术机制和技术参数的比较研究上。与东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文化传承等直接相关,东亚社会保障模式有着独特的制度化特征,因此,东亚国家和地区应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地探索东亚社会保障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建定 《南都学坛》2003,23(1):39-43
北欧四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很大程度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构成所谓斯堪的纳威亚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但是 ,归于同一斯堪的纳威亚模式的北欧四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性不仅使得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自己的国别特色 ,而且也使得斯堪的纳威亚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东亚福利模式”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十余年来,有关东亚福利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些研究对于认识东亚各国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政策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试图从多个角度归纳东亚福利体制的特点,提出了儒家文化圈中的福利国家、东亚福利模式、生产主义社会政策等概念,并力图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揭示东亚福利模式的形成原因。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东亚福利体制是否具有为东亚各国或地区所共享的“特质”仍众说纷纭。在东亚福利这一研究领域中,也存在着学理基础欠缺、研究方向模糊、缺乏共同资料平台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应暂时搁置研究概念和研究先设方面的争议,开展诸多专题研究,按研究方向组建团队,按照一定标准采集数据,争取区域组织的合作,以推进东亚福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福利理念和文化基础,政府福利态度,福利建制结构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表明,受到执政党意识形态、政权组织方式等因素影响,东亚福利模式的关键维度都无法解释中国大陆地区福利制度的建设状况和模式走向,中国大陆地区的福利制度与东亚福利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在未来社会福利体系构建中,要推动家庭福利和社会福利共同发展,完善多层次的福利结构,同时要考虑西方学者所提出福利理论的逻辑基点及其对中国大陆的适用性,不能盲目照搬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华东一个村庄32年(1980—2011年)的福利供给体系进行微观分析,发现了村庄福利供给经验: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和农村集体福利缺位的情况下,土地成为农民最重要的福利供给,而宗族福利功能的逐渐恢复和市场功能的渐渐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福利替代;改革深化时期,村庄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福利供给的雏形,国家强化对农村福利供给的责任,市民组织和新型集体等制度安排也提供了福利补充。因此,新时期我国农村福利供给体系的重构需要充分考虑农村社区复杂的现实,在政策上引导正式福利资源和非正式福利资源有效结合,构建包括政府、传统的社会支持体系(如寺庙、家族和地方性力量等)、市场力量以及市民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多元化农村福利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当代各国社会制度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模式形成作用的文献较多。然而,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是各国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应该从文化、政治、经济等综合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当代各国社会制度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模式形成作用的文献较多。然而,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是各国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应该从文化、政治、经济等综合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试论慈善组织的福利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组织与社会福利之间具有内在的亲和关系,是社会福利供给的重要主体,慈善福利具有人道性、选择性、多样性和无偿性等特点.在福利供给中,慈善组织扮演着福利生产者、筹集者、输送者和分配者等角色,发挥着募集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嫁接慈善桥梁和传播慈善文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东亚地区社会保障模式具有本土意义与世界价值。看待东亚国家的社会保障,应当具有历史观与全球视野,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研究要遵循建制理念与福利文化、需求满足与责任承担、制度结构与发展路径等多个维度。以广义社会保障体系为分析框架的比较研究发现,中、日、韩三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较为稳定的地区特色,东亚地区社会保障模式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全球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历史进程和欧洲不同类型福利体制典型国家都未遭遇主权债务危机的现实充分说明,社会保障制度不是导致欧债危机的主要原因。以主权债务危机最为严重的希腊为例展开的研究也表明,是经济结构失衡和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影响了福利开支的正常增长,而非相反。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区分导致福利增长的内生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踏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阶段.因此,如何面对及处理日益复杂和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势必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国家从1986年开始就一直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相关部门自1998年之后也相继出台了多条政策法规,希望能够鼓励社会各力量积极参与到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中去.笔者根据福利多元组合理论,对城镇老人院的供给主体进行分析,配以广州为例,从而试图揭示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一方面固然能够使更多经济有余力的老人有机会享受院舍服务;但另一方面却有可能排斥一群缺乏家庭供养、经济能力未必是最差但却无力支付"市场化"价格费用的老人进入老人院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实现社会保险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达到对原有危机制度的有效突破并建立起新的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新制度。文章在对制度的层次性、互补性和路径依赖性的重要作用阐述基础上,对当前世界上流行的社会保险私有化趋势,从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分别作了分析。最后,作者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私有化前景的可能性、模式及其实质进行了总结,并在对相关私有化改革国家的实际效果的评述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保险改革的基本方向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政治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家族文化的消解与转换以及农村社会转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整体面貌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国家、村庄和家族三个主体的供给能力与责任一直处于此消彼长中.从目标导向和发展趋向上看,政府应该为农村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透视亚洲福利保障经济:一个东西方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洲福利保障经济的发展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不断进步的,它与国家主导的经济增长和再分配的目标是一致的,并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种直接贡献力量.亚洲福利经济素以政府小规模公共开支的低成本作为其发展的优势,尽管这也意味着亚洲福利保障经济与西方社会的福利经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这也预示了亚洲福利保障经济在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上可能比西方走得更远.宗教和文化的交融,实际上是规制了亚洲福利经济低水平发展的模式,但这种模式的发展,最终会更多地向接近西方特别是欧洲健全的体现民主和公民权益的福利经济模式靠拢.而中国适时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则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社会福利保障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圈有浓厚的家庭观念。以新加坡为首的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坚持走“先家庭保护,后社会保障”的路子。在社会保障政策设计中融入家庭价值观,运用减税(费)、家庭内部转移支付、住房优先等激励性政策维系家庭的健全与稳定,维护家庭的保障功能,减轻国家社会保障的负担。这种以家庭为中心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中都可以引入“家庭”这一概念,以维系家庭的保障功能。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共同发展,我国才能以低成本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  相似文献   

16.
透视农民工在城里务工所遇到的工资、人身伤害、社会权益、社会阻隔等多方面的工作和生存环境问题,揭示出社会转型期"二元制"经济结构的严重滞后性所导致政策的普遍价值的缺损;反映了在经济体制转轨之后,随着权力的转移,部分权力运用的失控,市场与法制难以兼容,市场对法律条文的挑衅;显示出农民工在被边缘化的状态下权益及利益难以保障。  相似文献   

17.
回顾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体系的发展,进而探讨社会保障与城市化的关系,可以看出,健康、持续、稳定的城市化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但在一定时期和情况下,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并不一定带来城市化的相应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必须适度,而有助于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却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城市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需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有关做法及政策。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体系的发展,进而探讨社会保障与城市化的关系,可以看出,健康、持续、稳定的城市化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但在一定时期和情况下,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并不一定带来城市化的相应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必须适度,而有助于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却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城市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需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有关做法及政策。  相似文献   

19.
制度是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变量。西部地区存在制度供给“稀缺性”现象 ,其原因在于西部内敛的、超稳定结构的文化及环境特征 ,以及政府的制度供给力度不足。解决制度“稀缺性”问题有赖于政府力量的加强和西部地区学习能力的提高。制度变迁离不开社会发展质量的作用。当前西部地区制度创新的方式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 ,诱致性变迁为辅 ,但最终必须逐步转变为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来确立西部制度供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