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早一天揪出癌症,也许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男性Y染色体变异或丢失,或许可作为患癌风险增高的一个新标志。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取了1153名老年男性进行长期随访。通过对其血液样本提取DNA进行分析后发现:至少有8%的男性细胞中的Y染色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丢失。约2%的人有至少35%的细胞中没有测出Y染色体。相对于染色体正常的人来说。Y染色体丢失的男性平均早亡5.5年,死于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3倍。在考虑了年龄、吸烟、体重超重、慢性病等影响因素之后.Y染色体变异也与患癌风险增高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荷兰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需要一年以上时间才能成功怀孕的妇女,生男孩的概率是58%。该研究还发现,越不容易怀孕,生男孩的概率越高,且每晚一年怀孕,生男孩的概率就增加4%。这项研究也从侧面解释了男性人数为何多于女性的根本原因,虽然精子里生男孩的Y染色体和生女孩的X染色体数量一样,但是带Y染色体的精子附着到卵子上的机会比X染色体大。难怪全球男孩和女孩平均出生比率为150:100。  相似文献   

3.
以前,科学家认为在决定男性性别中起关键作用的Y染色体的基因很容易死亡。因为Y染色体不能与其他的染色体一道修正、交换基因因子,进行自身调整,以致它的基因会随着时问的流逝渐渐减弱。因此,有科学家甚至宣称在未来的500万年里,Y染色体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遗传学者大卫·佩杰和他的研究伙伴们,  相似文献   

4.
阴阳、雌雄、公母、男性、女性, 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天起,世界就是这样平衡地组成的。但是,英国科学家根据最新研究却发现,人类男性正在逐步走向灭亡。这个过程虽然非常漫长,但是如果不采取措施,五百万年后,男性将从地球上消失。 最近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了这一“耸人听闻”的消息。科学家们是在研究男性体内特有的控制遗传特征的重要物质——Y染色体的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的,Y染色体功能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却逐渐退化。  相似文献   

5.
白格乐 《老年世界》2014,(13):33-33
蒙古族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在古代,每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氏族。人们在相互称呼和询问某人时,在其名前冠以该人的氏族名称或族号。所以,虽然古代蒙古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姓”,但他们有氏族、部落名称加上那个特殊的复数升格后缀而成的“敖布格”,也就是族姓。如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述塔塔儿部落时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作图图忽里歹;若是女子,便唤作图图忽里真。”《蒙古秘史》中也反映了这个习惯,如孛端察儿问女俘:“你是哪个氏族的人”(或译作你姓什么)对方则答是某某氏族人某某。这里氏族名称显然是在起着姓的作用。即使在现代生活中,为防止同名者混淆,蒙古族还保留着名前附带父名的习俗,并按照现代用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写父名的第一个字母。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一X就Y”句式的传统分析思路,从构式语法的基本理论出发,分别探讨了构式语法理论视角下“一X就Y”句式的构式模式、语义和语用功能,以期给“一X就Y”句式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回族是由进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维族人、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相互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回族形成后,回民普遍使用了汉姓,但追溯回族姓氏的历史与发展,有许多耐人寻味与值得探究的东西。 回族姓氏的演变 谈到回族的姓氏,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的“先民”阿拉伯人、波斯人等的姓氏特点。如阿拉伯人,全名一般由部落名、祖父名、父名与本人名等构成。所以在唐、宋、元甚至明代,我国仍有一些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保持原来的姓氏,如1965年在泉州发现的唐代古阿文石刻,刻文有侯赛因·本·穆罕默德·色拉提这一人名。在元代,大批外来穆斯林进入中原,并参与军事、政治等重大活动,出现了许多政治家、文学家、画家、诗人、学者等,他们中的许多人仍保留了原姓氏,如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纳速拉丁·阿老瓦丁。但也有不少人改用了汉姓,如诗人丁鹤年、高克恭等。元代进入中原的外来穆斯林,在姓氏上反映了回回人在保持原有习俗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族习俗的特点。当时回回人取姓氏有这样一些特点: 1.有些回回学者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们既保持原有姓氏的特点,也采用汉族的字和号。如元代著名回族诗人萨部刺(阿拉伯语音译),号直斋。 2.有些回回人既有原名,又有汉文名字。这在元  相似文献   

8.
“欧吉桑”一词是日语中的“男性上司”。一个男人到了被称为“欧吉桑”时,手底下有一、两个女性助理,也是很常见的事,但是,在这些女性助理的眼中,“欧吉桑”们是否是合格的上司呢?日本女性职员喜欢的上司,是具有“能受到尊敬的人”、“有果断力的人”、“对工作有信心的人”等三项名列前矛。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参考消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性易抑郁原因破解 为什么女性患抑郁症的概率常常是男性的两倍?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原来是女性体内2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作祟。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医疗遗传学》杂志上撰文说,实验表明,虽然这一名为“CREB1”的基因在异常时令女性饱受抑郁之苦,但对男性却无动于衷。不过,科学家还不能解释这种基因男女有别的原因。 这是科学家首次找到使人易患抑郁  相似文献   

10.
刘琨 《现代妇女》2008,(4):39-39
由于先天性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而引起的具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口口称为染色体病,一般分为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正L流言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大宝是女孩的爸爸妈妈期待能生个男孩。民间一直有说法称吃碱性食物能生男孩,因为碱性食物能改善女性阴道环境,利于男性精子里的Y染色体存活。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男性。在我的手中,是一本关于女性问题的书:《关于性别的追问》。我翻开书,阅读;合上书,思考。正如女性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一样,男性也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在社会中,男性也有不同的角色。男性怎样看女性,这要由男性的不同角色决定,不能一概而论。这是就一个人而言。众多的人,更有不同的层面。但《追问》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似乎想给出一些定义,对“女人”,对“女性美”……尽管封面上就有作者引用的雨果《九三年》中的名句“我说的是平等,我没有说相同”,但我读完书,还是有些疑惑:作者是倡导平等,还是倡导相同?作家、女作家,诗人、…  相似文献   

13.
《现代妇女》2009,(10):4-4
“下半身动物”是人们给男性贴上的标签。但近日,美国著名男性网站“问他”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驳斥了很多人对于男性“花心”、“不忠诚”的误判。  相似文献   

14.
在伍尔夫的名作《到灯塔去》中,以拉姆齐先生为代表的男性和以拉姆齐夫人及莉丽为代表的女性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这种差异体现在他们分别对“知识”不同的理解。在小说中,男性将“知识”理解为对世界万物的认知,而女性则认为“知识”是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在伍尔夫最终描画的理想场景中,这两种不同的“知识”得到了融合,体现为建立在了悟人生真谛基础上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指标的线性分析,找出影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剔除另一些相关性较小的因素,从而科学预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在研究方法上通过找出我国1985-2005年的数据(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用Y表示)、人均粮食产量(千克每人,用X2表示),入均原油产量(千克每人,用X3表示)、人均钢产量(千克每人,用X4表示)、  相似文献   

16.
认识一个人要从姓名开始,名取意于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姓氏是我们一生下来就印在我们身上的。了解姓氏的不同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的尴尬情况,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姓氏文化中了解各自生活的区域或生活背景。本文选取了中国以及和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的姓氏文化进行阐述对比,着重从姓氏来源及姓氏特点论述。  相似文献   

17.
识丁 《老年世界》2011,(19):32-33
在印度,一些婚丧嫁娶的场合,常可以看到一些穿着鲜艳的“莎丽”,化着浓妆,但从脸上看仍有很多男性特征的舞者,这就是“神的舞者”——“海吉拉斯”,也被称为阉人,他们是印度社会中的一个特殊人群。  相似文献   

18.
四年前,当我满怀着色彩斑斓的梦想只身南下深圳打工时,我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单纯女孩;四年后,在回家过年时,除了给家人带回大把的钞票和深圳的故事外,我还给父母带回两份特别的“见面礼”──一大一小两个活蹦乱跳的男性公民。“小家伙” 自然是写在我户口簿上和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而那个陪伴我的“丈夫”却不属于我“版权所有”。  相似文献   

19.
巧猜姓氏     
白金香 《当代老年》2008,(11):38-38
一家旅店的老板热情好客,常爱和旅客拉呱儿。一次,店里一下子来了5位住宿的客人。客人刚刚落座还没来得及登记,老板就凑上前去和他们拉起呱儿来:“请问各位先生都贵姓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目前仍在使用的汉字姓氏约有4000个,不是《百家姓》所能涵盖得了的,其中有一些罕见姓氏,鲜为人知:而一些罕见姓氏又成为典故成语,读之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