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提要]本文从空间理论的视角进入,思考亚丁景区的多元空间实践背后所蕴藏的并行逻辑及其现实意义。首先透析稻城亚丁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的空间生产进程,其浪漫化、景观化的表征空间生产与地方意义网络呈现出区隔状态,景区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着困境。但在实际的空间生产中,两重“并行空间”,一是表征空间与实践空间,二是游客空间与本地人文化空间。这两组重并行空间内部并非区隔割裂,而是持续进行着辩证互动。本文认为,亚丁的“并行空间”实践具有丰富的样态,能为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提供丰富的建构与话语资源,塑造具有矛盾和张力的新型空间想象,为社会主义空间生产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3.
[提要]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小康社会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来源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集中展现。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小康社会的历史,就应该将其放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宏观视角中去解读,从而厘清百年历史发展脉络。回望历史,就是为了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小康社会思想实践的经验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论、实事求是的路线论、党的治国理政建设的能力论、改革发展的动力论、共同富裕的目标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论。  相似文献   

4.
[提要]以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大召及其周边的变迁,这是一个从宗教化空间到商业化空间再到符号化空间、网络化空间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民族共同体是空间的行为者,文化认同是凝聚和团结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国家和国家在场对共同体和文化认同的形成起到了主导和推动作用。网络空间的异军突起,使得传统空间的区分、互动、认同、矛盾等问题显得空前复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今天,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空间,考察和研究其变迁成为重大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5.
[提要]既往对1949-1966年的中国当代戏剧的研究,大多侧重从审美层面,考察这一时段戏剧在审美性上的得失。而极少有研究者能够超越于戏剧文本之上,反观剧作家的创作行为,从中发掘戏剧的生产机制和剧作家的主体性调适之间的博弈。尤其是在1949-1966年的过渡时期,新的国家的成立,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艺生产机制,这种博弈就尤其突出。因此,本文以1949-1966年间,主流创作标准和剧作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为中心,一方面考察作家主体创作精神与外在创作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考察他们与当代中国急剧转型的时代之关系,以此来认识当代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文化转型和思想改造的复杂过程,进而探究知识阶层在过渡时期的角色变化和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6.
在空间批判理论溯源式研究的学术背景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间化解读,探析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地理学,是扩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资本生产的空间规划与时空辩证法展示的地理学情景,雇佣工人的城市居住空间状况和资本的力量造就的对抗性的城市地理关系,以及基于资本的国际化运动,共产主义革命作为全球性而非地方性存在呈现的空间意蕴,构成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空间地理学的话语主体。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资本贯穿其间的空间地理学思想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整体形象,尽管它并非是关于空间的一种元理论。  相似文献   

7.
[提要]作为中国社会小而精的完整“切片”,村落是涵括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复合体。村落多维空间是空间认知、环境感知、营建智慧的外化,也是社会关系、文化信仰、文化逻辑的实践场域。南岭走廊瑶族传统村落主要有山地型和平地型两种,本着尊重环境、敬天法祖的理念,瑶人构建了注重风水、景观、界域的物质空间,以公共空间、社老制、瑶老制等为纽带的社会空间,以祭社、安龙、盘王节等仪式空间为核心的精神空间。村落空间形态经历了游耕、定居、现代化三次依时间叙事的空间实践和演化,目前瑶族村落面临的空间重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9.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机器生产经历了从“机器改良生产”到“生产改良机器”、从“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到“对机器本身进行生产”的转变,机器形态的微缩化和轻便化使得机器得以进行跨空间的快速流动。借助于机器尤其是微机器,数字资本主义一方面得以摆脱传统资本主义所遭受的空间限制,成为现实地理空间中无处不在且随处可在的强势威权;一方面还引领人们沉迷数字机器所着力营造的虚拟空间,从而为资本主义的非物质劳动、数字剥削与信息奴役开辟新的地缘空间。由机器生产主导的空间被数字资本主义化约为“支配的空间”和“取用的空间”,这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空间异化问题,包括数字机器在各类空间进行利益生产的空间异化、数字机器不断寻求空间霸权的空间异化和数字机器对人类生活空间施行反向控制的空间异化。这些问题在人类生活世界触发了严峻的空间困境,亟需我们进行批判性的辨识。  相似文献   

10.
[提要]民族的图像空间呈现是竹枝词特有的一种空间叙事方式,其以视觉语言为文化符码来展演可视的西南少数民族。竹枝词的民族图像空间以“可视的语言”为视觉形象的媒介形式,对西南族群的盘瓠神话、跳月对歌、节日庆典、婚丧礼仪等仪式场域进行展现。在“同化”视野下对西南族群进行服饰、发式、秉性、形貌等种族特征的视语建构,呈现为以视觉语言解码破译与编码转译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符码。与跨界想象、族群边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及社会结构互动中演进形成认同的根源,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上的“西南少数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都从城市发展的资本逻辑探讨了城市空间问题.城市空间问题在内涵上是指一个城市内部的空间非正义,从外延看则包括城乡之间的空间非正义与城市之间的空间非正义.其中,马克思主义主要从城市空间中物的生产考察城市空间问题,新马克思主义则实现了城市问题研究的空间转向,从城市空间本身的生产来考察城市空间问题.这些都体现出理论家们运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辩证思维方法来考察城市空间问题的致思理路.从资本逻辑考察城市空间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克服资本逻辑对城市发展的负面效应、避免发达国家城市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的空间剥削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提要]柄谷行人是在空间视野中研究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的。“起源”的空间性,首先表现为考察本身所体现的方法论意义的空间性。不同于文学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形式主义,方法论意义的空间性通过显现“起源”实事,体现为文学与其他现代性制度的互动中实存的同构、共谋关系;其次,现代文学“起源”的空间性表现为对“明治20年代的日本”这一特定时空下的空间感受结构的文学回应。作为“起源”的现代空间意识,完成了有关日本民族国家和“国民”主体性的想象性构建。柄谷行人确立了现代文学“起源”的空间性能见,又指示出其未见之终结,提示我们:空间感受结构(空间意识)变革之时,也正是文学的“固有的力量”发挥出来之时。  相似文献   

13.
空间生产与伦理的研究力图建立一种关于它们的新型双向关系。伦理是一种多元关系,它能够在空间生产中孕育和发展。而伦理关系的建构又能外化为空间生产的运行和空间关系的组建,对空间伦理理念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还能作为一种评价体系,引导空间生产行为走向伦理目标。空间生产和伦理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还是一种不断推动的实践活动,在各自的实践发展中需要相互约束。新型的空间生产与伦理形态需要空间变革,但仍要立足于日常生活,体现人本主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生产地域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与经济范畴的交集,是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切入点。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为人类处理生产要素配置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发展提出新课题,可以为生产地域分工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提要]利用空间EG指数,细分三次产业和行业部门,识别了民族地区不同行业部门集聚力和分散力的横向差异和动态变化,并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对民族地区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民族地区各行业部门的空间集聚特征和影响因素体现出显著不同,生产技术标准化、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部门空间集聚度更低,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则显著提升。对外开放和市场活力能有效改善低集聚度行业的集聚水平,研发支出、劳动力工资等影响要素知识溢出和劳动力市场效率的因素,也能够影响民族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6.
[提要]有学者认为,中唐诗“人间化”的倾向体现了盛世之后文人“桃源”幻想的幻灭。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处理131位中唐诗人共1万4千多份唐诗中的空间方位词,可以发现“人间”确为最高频次空间方位词。然而结合计算得出的其他29个空间方位词重回文本进行阅读分析,却得出与以往阅读经验不同的结论,即中唐诗人并非如过去一般认为的因国势日衰产生了“乐园崩溃”之感,而是在唐代释道思想与中唐心性论语境影响下,转化出与人间相对举的完美仙界、隐逸山林和释道彼岸等更为丰富的乐园空间认知。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文学的边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主义盛行、思潮迭出、流派纷呈、术语爆炸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学变革带来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要强行给文学找到一个本质性、普适性的答案,则会更加远离文学性。面对当代文学的现状、文学观念的转变,当代文学理论陷入了困境、面临着尴尬。理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思维的思维,最大的本质是其反思性。所以面对"变革"、"困境",文学及文论应该而且必须"突围",以寻求自身最大可能的生存空间。因而反思过往,正视现实——放弃本质主义的思考,多元地、历史地来给文学及文论以尽可能最大化的理解和阐释,这样文学才不会死亡,文论才不会终结。而我们每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于此问题都有深思的必要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深刻总结,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热潮,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各色目的论式的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认为,它们从性质上讲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总功利的算计和个人主义的基础是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刘纲纪等理论家纷纷将研究视角转向马克思前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在自然的人化、美的规律等问题上进行了论争,试图从《手稿》中找到人道主义、人性发展和人的自由的论据,从而确定“美学热”的合法性存在价值。朱光潜、李泽厚等从“自然的人化”理论出发,建构起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主体观与实践观。同时,也带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热潮。理论家们认为审美不仅构成了主体实践的一部分,更是参与到作为社会历史实践的“人的解放”进程。“美的规律”问题的探讨则完成了美学意识形态的自我建构和主体性美学延展的目标,成为人道主义思想在美学领域的深化。当美的本质问题和人的本质问题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以主体性为核心、以人学为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框架,从而具有知识分子文化启蒙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