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是"金融的二元性"(迈因特,1978),即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同时并存的一种现象.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现状正是金融二元结构理论的现实反映.研究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现状并分析导致二元金融结构形成的原因,通过实证分析对影响农户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贷款可得性之关系的因素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特征,从而为优化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满足农村地区资金需求提供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上的缺失,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业务相对萎缩、非正规金融市场具有不稳定性、农村金融资源非农化趋势加剧成为必然.这使得金融机构对农业的现实投入与农村经济对金融的现实需求极不相称.基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农村金融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因素: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领域、完善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如此,才能保持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适应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也才能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的边缘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的日渐萎缩,农村金融日益陷入边缘化的状态,于是,在许多地区,非正规金融重新活跃起来,不仅成为支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而且因其特有的成长环境而得以有效地运行。本文认为,改革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仅要致力于正规金融的发展,而且应当创新地规范和利用各种非正规金融形式,增加农业领域的信用手段,多渠道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表现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二元并存的格局.然而,正规金融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以及监督成本过高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进展缓慢,非正规金融尽管提供了农村资金融通的较大份额,但也受到政策限制、资金有限以及管理不规范等的约束而无法满足更多的农户融资需要.以血缘、地缘、业缘等方式为主要联结纽带形成的社会网络、资源、信任等适应小农经济和农业社会发展的农村社会资本,对克服正规金融部门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中遇到的困境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应积极运用社会资本,探索建立农村社会资本与正规金融部门融合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5.
魏珍爱 《云梦学刊》2013,34(1):71-74
在加快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进程中,农村金融肩负着为"三农"发展提供大量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重大使命,特别是农村小额信贷对激励和支持农民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发挥着互为补充和互相替代的服务功能。因此,建议政府在对农村正规金融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的同时,应尽快制定民间融资管理的具体办法,使非正规金融规范化、阳光化,以便构建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提高其服务"三农"的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改变了以往对非正规金融的打压态势,监管机构对非正规金融采取的也是一种防范和认可并行的态度,说明非正规金融正逐步从“地下”走向“阳光”,尝试性的认为它是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是有利的.当前,在农户金融需求强烈的同时,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这种“供给型金融抑制”限制了“三农”的发展,农户的信贷需求难以满足,而非正规金融恰恰是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有益补充,但其缺乏有效监管和保护,风险较大,应当对非正规金融加以规范和引导,充分展现其融资优势,更大程度服务于农户及农村小微企业.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依赖于金融支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着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整体服务功能不强;缺乏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抗风险能力不强;金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失真等问题。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农村金融抑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在调整现有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逐步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垂直连接制度安排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本文从历史角度考察了两者之间不同制度安排与经济的相互影响,得出利用二者的优势,来增加农村信贷的供给,实行“垂直连接”的制度安排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民的福利效应。垂直连接的效率与农村信贷市场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结构有关。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从法律上对非正规金融组织进行定位,使其制度化、专业化,防止“舍谋”形成,垂直连接就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金融呈现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共存的二元金融格局。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农户倾向于选择民间金融市场而不是正规金融市场来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即农村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产生了替代效应。文章以农户借贷的成本作为研究视角,对农户从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进行借贷的成本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农户在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借贷要承担不同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这两种成本共同决定了农户的借贷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的联合均衡模型,提出了有效满足农户借贷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学兵 《学术论坛》2012,35(5):119-122,143
受正规金融缺位、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微观金融需求特点、社会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非正规金融在西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西部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融资规模大、生活性融资占主导地位、组织机构不完善、市场运行混乱、高利贷盛行、在突发事件中作用巨大等特点。必须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合理引导西部非正规金融发展,以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已出现边缘化的迹象。分析农村金融困境的发生机理,进而引出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缺失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统筹城乡失调的农村金融供需结构偏差是其根源。农村非正规金融和统筹城乡进程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必须以统筹观念为指引,推动以非正规金融组织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对中国村镇银行的产生做出规范性分析有助于厘清发展的思路.村镇银行产生与发展的立意基础是农村金融市场及其需求主体基本的金融权利需求,它延续和体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性,也源于农村金融市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等功能性群体的演变.不能否定和怀疑村镇银行的制度意义和组织功能,也不能期望它解决中国农村金融的所有问题,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制度体系的完善和组织发展技术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由于正规金融逐步减少农村分支机构,以血缘、地缘与业缘为基础的非正规金融极大地满足了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文章将理论阐述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包含非正规金融变量的增长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2000-2011年甘肃省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非正规金融构成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二元结构现实,采用安徽和河南两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结合面板二元Probit模型,识别了影响农户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信贷可得性的因素,尤其是考察和比较不同形式社会网络对不同渠道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并解决了以往文献所忽视的估计偏误问题。研究表明,政治资本对正规渠道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并无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对非正规渠道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正规信贷可得性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二元结构现实,采用安徽和河南两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结合面板二元Probit模型,识别了影响农户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信贷可得性的因素,尤其是考察和比较不同形式社会网络对不同渠道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并解决了以往文献所忽视的估计偏误问题。研究表明,政治资本对正规渠道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并无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对非正规渠道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正规信贷可得性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广泛存在,中小企业在台湾的经济腾飞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是台湾岛内私人企业借款中的1/3以上是由非正规渠道所提供的.在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尽管各国努力推广正规金融,但大量中小企业仍然无法获得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仍然处于重要位置.Meyer和Montiel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国家中非正规金融大约占其金融市场总量的33%到75%.在一些国家中,不管政府是鼓励还是限制,非正规金融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却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金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关于农村金融抑制的类型、农村金融体系是合作制还是商业化导向,目前理论界存在大量的争议;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所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已有的文献从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非正规金融中利率的形成机制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正陆续展开,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样也在很多方面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18.
周宗安  周沫 《东岳论丛》2012,33(6):132-13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和助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组织包括政策性金融组织、商业性金融组织和合作金融性金融组织.从表面上看,这种农村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安排能够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是从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的实际运作来看,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偏离甚至背离其预期轨道.如何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市场供求均衡,是摆在我们面前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衡量村镇银行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志是农村内部合理的金融竞争机制是否建立,农村金融抑制状况是否因此得到明显缓解,农民能否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而非村镇银行自身发展规模得到了多少扩大,营业网点有了多大程度的增加.村镇银行的产生触动了当地农村金融市场,使区域内现存的正规金融机构受到震动,增强了其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有利于警醒正规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促进正规金融系统深化改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保农村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量化分析发现: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化、货币化程度在逐渐加深,但仍表现出金融资产单一、中介功能发挥不足、盈利水平较低、金融市场缺乏竞争等不可持续特征.究其原因,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受其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金融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金融创新等主要因素影响.为确保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金融支农的财政力度,夯实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分散和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