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同一历史时期 ,中西方都出现了蓬勃的文艺思潮———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潮和中国明末清初的文艺思潮。二者有同有异 ,这是由当时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社化运动作为特定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种历史性创造 ,它的发生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原因 ,但“左”倾社会思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尤其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思潮、赶超思潮、中国历史上习惯性的阶级斗争思潮、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唯心思潮和传统的盲目服从思潮在 195 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它对人民公社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生性、社会功利性、不同步性和不充分性构成20世纪中国实证哲学思潮的主要特征。这一思潮对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以及西化思潮、科学主义思潮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有重要历史影响。研究这一思潮对当代社会发展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纵观历史,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思潮的兴起,并与其相对立的价值观(如道义论)之间的剧烈冲突,往往出现于社会变革时期,这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功利主义的兴起和高涨,比较典型的表现在三个历史时期,这就是春秋战国、两宋及明末清初。这三个时期的社会情况虽不相同,但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不同性质的社会变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是近代世界历史中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的一种体系,也是政治上的一种派别,它在近代世界的政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最先出现于17世纪的西欧,到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17—18世纪,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思想的一种倾向,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19世纪,自由主义是西欧各国广泛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想,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一大主流,  相似文献   

6.
一16世纪,是我国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由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各种矛盾交互上升,新和旧的冲突不断激化。特别是由于启蒙运动思潮的兴起,重新确认人的价值观,从而否定过去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封建传统观念,要求个性解放,精神自由。袁宏道就是在这样特定历史条件下,接受李贽的“异端”学说,而形成自己思想体系和审美观的。  相似文献   

7.
激进民主主义在法国社会转型期的崛起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法国的历史进程,而且也为人们对现代化过程中一种共性现象的把握提供了典型个案。应该说,激进民主主义与重农学派、立宪主义等思潮一样,都是作为应对当时法国社会转型困境的特定方案而面世的,而它能在与其他思潮激烈竞争的过程中最终胜出,成为左右法国大革命的意识形态,则是当时法国特殊的“转型社会生态”影响的结果。在现代化进程中,只有按照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努力改善“转型社会生态”,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约束激进主义的发展空间,有效防范激进主义运动在转型社会被激活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理解的西方文化里,启蒙运动对宗教的质疑以及法国大革命以后不断出现的对教会的打击,都因为社会和政治的原因而被解读为具有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意义的。在法国特定的历史语境里,出现宗教批判、甚至宗教迫害,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其原因到教会与旧制度的密切联系以及教会在较长时期内采纳的保守政治立场。教宗利奥十三意识到教会的这一问题,开始呼吁教徒接受共和民主制度。与此同时,他也尖锐批评了大革命以后法国政治中的极权主义倾向以及空前膨胀的国家权威,特别是法国共和政府一系列限制教会在教育和其他公共领域活动的政策。利奥以及后来的学者都注意到,与美国的情况相反,法国的共和民主政治中确有国家权力过度介入文化和宗教的问题。由观察这段历史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虽然启蒙运动人士以及法国共和民主人士对宗教的批判具有特定的历史缘由,将现代社会与宗教信仰对立起来的倾向却是他们留给后人的一个值得质疑的思想遗产,不宜被当作一个通用公式来接受。  相似文献   

9.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艺术魅力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论述荷马史诗的高度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这种艺术形式只能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神话和史诗依赖着“未成熟的”、“永不复返的”社会条件而产生和存在。那么,为什么跨越了时空具有着一种永久性的魅力,构成了迄今人类社会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从艺术自身规律及艺术现象本身能找到荷马史诗的艺术魅力形成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5—4世纪,西方出现了所谓智者学派;稍后,中国产生了庄子哲学。两者虽有诸多不同,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它们都具有相对主义倾向。翻开中西历史,庄子时代,中国的历史车轮已进入了封建社会;而智者学派的时代,希腊还处于奴隶制时期。那么,两者在思想上何以如此相似呢?换句话说,相对主义思潮为什么在中西方相继产生了呢?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有一定的社会思想根源和内在必然性的。本文试就这几方面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思潮的类型与特征邓卓明一、研究社会思潮的意义社会思潮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支撑,以动态形式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思想、愿望、利益和要求的思想潮流。我们研究社会思潮的意义在于:首先,研究社会思潮是探寻人类精神文化发展历史及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孔子学说就是这一历史过程中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一种社会思潮。 人类社会关系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是这样的:人类的童年是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感情关系,即奉献关系。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由血缘感情、奉献关系发展为阶级关系,即发展为占有与被占有的索取关系,也就是由道德关系发展为法律关系,由义务关系发展为权力关系。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人类又由索取、占有关系,发展为感情、奉献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兴起,中国出现了无政府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取决于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推翻清王朝,抨击封建文化是无政府主义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共同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后,无政府主义的反动性日益暴露。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伟大的音乐家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 ,其突出特点在于“钢琴”与“诗人”的天才融会 ,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钢琴艺术的表现力 ,在钢琴艺术的多种形式中都表现出了杰出的创造 ;同时 ,他深受波兰和法国两种文化的影响 ,在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中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诗的境界。这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5.
文艺思潮的两极摆动──中西方艺术现代发展概观邹华突破古典主义狭小封闭的审美界限,在外倾直觉和动态观照的基础上强力地扩展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两种倾向,这一历史任务,不论对于中国现代艺术还是西方现代艺术,都是一样的;现代文艺思潮的发生和发展,是以认知性现象...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审美自治是20世纪上半段重要的美学思潮,在理论与创作上都有突出的表现与形式,强调艺术的审美本体是其主要特征:这股思潮本身则是现代社会种种矛盾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后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对《庄子》的后现代阐释,可以给下列观点一个有力的佐证:虽然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但后现代精神(强烈的否定和虚无主义)却并非只限于一时一地。它是人类历史中经常出现的短暂存在,在当今时代,它必然被新理性主义所代替。  相似文献   

18.
西方法学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极为丰富。由于西方各民族特定的、共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特征,西方法学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价值取向。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正确地认识、评价这一价值取向在今天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准确地分析西方法学价值取向的实质,有助于我们抵制、批判法学领域内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把握西方法  相似文献   

19.
唯美主义的核心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其终极追求是在艺术的纯粹形式中获得审美解放。随着西学东渐,唯美主义传播到中国。这一理论思潮在观照中国问题的时候不得不与中国历史事实相结合而经历重新调校,其理论的生成、建构、实践、消解都与中国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形成中国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社会学视域的分析是认识中国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理论谱系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将中国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理论谱系以澄明、敞开的状态呈现于历史面前,有利于丰富对中国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理论谱系理解的阐释维度。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发生了几次大的运动,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潮。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戏剧和音乐界掀起了一股真实主义思潮,在以法国作家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和意大利韦尔加为代表的真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意大利出现了真实主义倾向的歌剧,普契尼、马斯卡尼和列昂卡瓦洛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创作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