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缓刑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崇专 《学术论坛》2006,(12):145-147
缓刑是刑法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之一。文章对缓刑考验期限的起算时间、缓刑的种类、罚金刑能否适用缓刑和数罪并罚中能否适用缓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依法对未成年犯扩大适用缓刑,是国际公约的要求,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应有之义.但中国未成年缓刑扩大适用并未成为现实,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既不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更与《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对未成年犯“尽量少用监禁”的要求相违背.未成年犯缓刑扩大适用的障碍存在于多个方面,本文通过剖析产生这一障碍的成因,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数罪并罚制度虽然是一项刑罚适用制度,但这项制度的合理性与一国的刑事政策、刑罚结构及犯罪论中的罪数理论相关。且这一制度并不是近代刑法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刑法典中关于数罪的处罚也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考证我国古代数罪并罚制度,对当代的数罪并罚制度有很好的借鉴及启示作用,从而指导我国当代的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不同国家由于国情和立法价值取向不同,对缓刑立法模式的选择亦存差异。各国的缓刑立法模式可分为刑罚暂缓宣告制、刑罚暂缓执行制以及综合缓刑制,其中综合缓刑制既融合了刑罚暂缓宣告制和刑罚暂缓执行制这两种模式以便取长补短,又融合了其他制裁方式以弥补缓刑的缺漏,堪为缓刑立法的理想模式。我国缓刑的基本模式是刑罚暂缓执行制中的附条件赦免,这种单一的立法模式在实践中凸显出诸多缺憾。应借鉴综合缓刑制的合理因素,从完善刑罚暂缓执行制、引入刑罚暂缓宣告制、增设附加其他制裁措施的情形等方面着手,重构我国缓刑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缓刑考察制度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缓刑考察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的滞后 ,一直是影响我国缓刑适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与 1979年刑法相比 ,现行刑法关于缓刑考察制度的规定虽然有了明显进步 ,如增加了被缓刑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事项的规定 ;缓刑考察机构由 1979年刑法中的犯罪人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改为公安机关 ;撤销缓刑的情形更具有层次性 ,由 1979年刑法中的只有犯罪人再犯新罪才能撤销缓刑改为三种情形 ,即再犯新罪、发现旧罪以及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等。但是 ,有关规定在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仍存在不少缺陷。我们认为 ,为了充分发挥缓刑在感化挽救犯罪人方面的作用 ,现行刑法关于缓刑考察制度的规定尚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缓刑执行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把握缓刑的法律性质,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缓刑的存在价值,更科学地设置缓刑制度的内容,找准缓刑制度的重心与基点,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缓刑的价值与功能。笔者通过理论分析和立法推定,认为缓刑的法律性质都应归属于刑罚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7.
放宽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条件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也日趋严峻。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更充分地体现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原则 ,应适当放宽和完善对缓刑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缓刑制度适用的现实困境与完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186-194
缓刑作为刑罚轻缓化与人道主义的产物,在弥补监禁刑的弊端、贯彻刑事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缓刑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已趋于完善,但在适用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缓刑适用比例偏低、实质条件的审查过于原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上述问题,应当通过细化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法官合理地使用自由裁量权、加强缓刑的监管力度、提高缓刑的执行效果等举措予以完善,以求缓刑效果最佳化。  相似文献   

9.
缓刑适用的形式条件,是指不涉及对具体犯罪人主观恶性、具体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其人身危险性之评价的缓刑适用条件,具体包括缓刑适用的罪种条件和刑种条件。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对于缓刑形式条件的相关条款考察,试图对我国缓刑的罪种、刑种及刑期条件加以反思与再造。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缓刑适用过程中不宜规定罪种条件;我国的刑种条件应该限制在短期自由刑范围内,具体刑期应当以三年有期徒刑为限。另外,作为刑罚之刑种,罚金刑发挥着提高惩罚力度之法律功能而具有了适用缓刑之必要。新形势下,强化缓刑适用形式条件的分析,有益于规范缓刑的合理运用,增强缓刑的法律威慑力,杜绝缓刑滥用。  相似文献   

10.
缓刑作为当前进行恢复性司法实践的主要方式,在具体适用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多例滥伐林木罪案件中适用缓刑情况的分析,说明存在的问题,明确该类案件缓刑适用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并据此提出了规范缓刑适用、完善缓刑考察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罚金刑是财产刑中最为广泛适用的刑罚。我国 1997年修订的刑法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正确执行刑法关于罚金的规定 ,依法准确、及时地对被告人适用罚金 ,充分发挥罚金的特殊功效 ,对于预防和打击犯罪 ,特别是对遏制经济犯罪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中有组织犯罪的制裁体系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组织犯罪从一般犯罪集团到黑社会(性质)组织,再到恐怖组织,其组织严密性和社会危害性呈阶梯性增强的态势,刑事立法也针锋相对建立了整体趋严的一体化制裁体系.我国现行刑法中有组织犯罪的制裁体系不够协调,需要更加关注与组织犯罪的外围犯罪,实现跨国有组织犯罪从严制裁体系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张宗亮  李锡海 《齐鲁学刊》2005,13(3):138-142
犯罪起源于原始社会,进化于文明社会。由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进化的状况不同,所以这些社会形态犯罪进化的状况有很大差别。犯罪之所以能不断进化,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于利益冲突的存在和加剧。在新形势下,伴随着文化的进化,犯罪进化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没收财产刑执行难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刑事司法的严重问题,非进行立法修改不足以解决之。因此,应在刑法总则中专门规定对于刑法分则规定必须判处没收财产而本人确无财产的犯罪分子不判处没收财产,但须在刑满释放后提供若干时间的公益劳动;在刑事诉讼法中增设侦查机关应当调查可能被判处财产刑的被告人的财产状况以及采取保全措施的规定,同时设置比较完备的有关没收财产刑的执行机构、执行程序与执行措施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行政犯罪刑罚轻缓化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行政犯罪刑罚轻缓化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反思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对刑罚演进规律的研究成果以及现代犯罪学的互动理论,并结合中国刑法与中国社会实际,对以行政犯罪为突破口实现中国刑法的刑罚轻缓化进行了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6.
报刊语言中长句多,留学生读起来吃力。长句不讲不明白,也可能越讲越糊涂。制订化长句繁难为简易的教学方略,采取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措施,坚持循环往复、加强重现螺旋式提高的原则,可以提高留学生阅读速度和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杜甫诗歌的句法艺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句式错综而韵律和谐.杜诗突破了五言"2-2-1"和七言"2-2-2-1"意义节奏的局限,从而给表意抒情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这些句式并未破坏诗歌的韵律之美.2.词语省略而蕴涵扩大.杜甫精于词语的省略技巧,他的诗作语略而意明,词省而意丰,使人深刻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鲜明特色.杜诗词语省略技法,主要有"以副代动"、"无谓语句"和"省略介词"三个方面.3.词序倒置而语言劲健.杜诗虽多数是按正常的词序组构句子,但词序倒置的现象也较为常见,目的是协调平仄、对仗稳妥以及获得劲健的美感,加强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与自然人主体的平等性以及立功制度的立法目的,犯罪的单位也可成为刑法中立功的主体.单位立功的构成,要求单位责任人员为了单位利益,以单位名义,体现单位意志,并且具有单位立功的前提和能力.单位构成立功时,单位立功的效力和从宽处遇通常及于单位责任人员,单位责任人员单独构成个人立功时,并不会影响对单位处刑上的优待.  相似文献   

19.
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权处分意在保护真正的权利人的利益 ,维护财产的静态安全 ;善意取得意在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 ,维护交易的动态安全。二者发生冲突时 ,应当侧重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但善意取得应以无权处分行为有效为前提  相似文献   

20.
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公安机关在执法中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就应做到 :执法主体法定、受罚行为法定、处罚依据法定和处罚程序法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