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探讨明清之际西方火器及技术的引进,对促进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极有意义。本文认为,明清之际当政者很注意西方先进火器如佛郎机炮、红衣炮和鸟铳等的引进与份化并重视聘用西洋大器专家如汤若望、南怀仁等制造火器,还注重吸收西方先进火器技术创制新式火器,在此基础上,一批系统总结和介绍西方火器技术的军事科学理论专著在明清之际也相继问世,如《西法神机》、《火攻挈要》等,而明清之际引进西方先进火器及技术这一举措本身,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与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明末西方传华火器技术包含了很多方面,火器倍径技术是其核心技术之一。火器倍径技术在西方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最终依托传教士作为载体传播到了明朝,并深深地改变了明代的传统火器技术和知识,使得中国传统火器技术从明末开始走向现代化。《西法神机》和《火攻挈要》完整的记载了西方传华火器倍径技术,并且在明末的军事实践中多有体现,对明末以后的火器技术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明代对佛郎机炮的引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初,西方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来到中国。当时,明朝人称之为佛郎机、葡都丽加、干系腊。“宫军得其炮,即名为佛郎机”。明朝人称葡萄牙炮为佛郎机,或佛郎机铳、佛郎机炮、佛郎机神器。那时,“佛郎机最凶狡,兵械较诸蕃独精”。佛郎机炮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火器(17世纪的先进重型火炮是荷兰的红夷炮。明朝对它的引进,笔者已另撰文阐述),比之于明朝及其四周邻国的火器独步精良。明朝兵家对这种火炮及其制造工艺迅速地进行了引进,并将火器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对此试作考述,冀图探讨古代对西方科学技术引进的历史和经验。舛误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4.
孙元化通过以徐光启为核心的基督教关系网,接触西方数学知识和火器知识,并通过这个关系网的支撑,对明末火器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孙元化建立了登州火炮营,引进西炮、西学、西兵,成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火器部队,促进了明末火器技术的大发展,意义重大。在火器技术实践的基础上,孙元化写成了《西法神机》这一代表明末火器技术最高水平的著作,全面介绍了西方火器技术,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此,孙元化应该得到与其历史贡献相对应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期以来,随着火器大规模地使用与性能的提高,传统武术作用降低。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将二者关系活学活用,创造了一些战争和边防的辉煌。受制于火器缺陷和社会制约,火器技术处于有限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自公元10世纪火器发明以来,历代统治者对民间私造私藏私贩火器作了种种严格规定,清朝统治者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本文就清朝政府严禁火器的范围、内容、特殊情况的变通处理,对违禁者的处罚措施及严禁火器的原因、效果、社会影响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火器的发明是兵器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自北宋以降,火器的种类、质量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提高。明代前期,中国的火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明代中期以后,欧洲火器技术后来居上,火炮和枪械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兵器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阵法战术也必须不断地作相应的变革。进入16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军队装备的火器越来越多。为了充分发挥火器的威力,既能克敌制胜,又能减少己方伤亡,在欧洲出现了拿破仑的火炮战术、科尔多瓦的火绳枪手与长矛兵混编战术、摩利士的前后分排依次齐射战术等新阵法,军队的战斗队形、作战方法、指挥方式乃至整个战场的面貌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兵器技术的发展与阵法的演变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军事发展到近代,兵器的变革及其运用是一个重要标志。明代火器演变和火器部队创立,直接影响到军事近代化的进程,为走向军事近代化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明朝近三百年的战争实践,不仅使火器得到空前发展,也使行将结束的冷兵器时代,借助火器的威力,走向了它最后,也是最辉煌的历程。明代火器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发展,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是基本原因,而直接导致军事编制、兵法、思想上变化的,必须归根于明朝延绵不断的内外武力冲突。“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①作战方式的变革,又必然要导致军队组织等各方面的变化。战争迫使双方大量生产和使用火器,优化装备,作战的  相似文献   

9.
明代是我国火器发展的重要时期。明中后期对西洋火器的引进,加速了我国火器的发展。先后传入的著名西洋火器,有葡萄牙的佛郎机炮,西班牙的吕宋炮,荷兰的红夷炮。红夷炮于万历年间传入,对它的引进与仿造至清初顺康年间长期不衰。《明史》卷213《和兰传》载:“其本国在西洋者,去中华绝远……其所恃惟巨舟大炮。舟长三十丈,广六丈,厚二尺余,树五桅,后为三层楼。旁设小牕置铜炮,桅下置二丈巨铁  相似文献   

10.
在明代的火器发展史上,曾先后引进了安南的神枪、葡萄牙的佛郎机炮、日本的鸟铳及欧洲的西洋大炮等先进武器,并加以融化和发展,创造出自己更加优异的新式火器。其中吸收得最好、影响极大的,就是明代中期对佛郎机炮的引进和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辉煌战绩,为明代火器向高速化、多样化、准确化方向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仅就佛郎机炮的引进、使用及演变创新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吴超 《东方论坛》2013,(2):12-16,29
日本火器兴起于16世纪,经过不断改进,逐渐取代日本刀成为其武器出口贸易的支柱商品。16至17世纪,日本轻型火器通过跨国战争与海外贸易的多重传播,在东亚各政权军队中得到普遍效仿与广泛流布。近世日本火器的改良与区域流布,除了具有军事史意义外,还可从中窥探这一时期东亚政治版图内部的势力消长与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出现了两本全面介绍西方的军事技术的专著:《西法神机》、《火攻挈要》,也出现了部分介绍西方火器知识的兵书《兵录》。通过比较不同背景、成书时间相近的三本兵书,从“西方传入火器知识”、“中国传统知识的痕迹”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与对比,从而对当时火器技术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三者在内容与结构上的一些结论,提出三者相关版本流传的可能情况,并同西方相关资料进行对照,以期对西方火器知识在明末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传播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13世纪,游牧民族带着从中国中原地区学会制造的火药火器席卷欧洲。到16世纪,中国人已经开始接受从欧洲回流的火器制造技术,并遗憾的未能在技术上实现更高的超越。火药和火器在改变欧洲战场的同时。也改变了这个大陆长久以来受游牧民族威胁的历史,进而开始让他们带着被自己目益完善的火器,开始了对整个世界的入侵和征服。这个暴力的过程改变了欧洲本身,同样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枪迷们或许把烟酒火器局比做盖世太保,但就其与美国枪支商的关系而言,烟酒火器局的行为更象是一个溺爱的父亲或母亲。这部分是由于预算和法规的限制,部分是由于历来不愿得罪其主要的调查线索来源,或者不愿激怒难于对付的枪支院外活动集团。一位发言人告诉我,烟酒火  相似文献   

15.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代发明了火药,但在军事上的运用的记录还不多。由于几个政权之间的对立和时常可能发生战争的状态,北宋政权下的一些军官开始在火药的研究和应用上做出努力,这一伟大发明完全由炼丹家的事业变成了兵器工匠的事业,因而火药已不再是炼丹炉中的奇观,而变成了战场上的杀人新武器。火器的发明是兵器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以往的武器———冷兵器的战争仅仅是机械性力量和人的勇气与智慧的厮杀,而火器则第一次把化学力量和单兵战斗结合起来。火器一经应用到战争中便体现出强大的威力。北宋对火器的应用由于规模不大,仅仅起了在关键性战役中威慑敌人的作用,但在南宋和金的战争中,双方使用的火器重创对方的记录多了起来。金国在同蒙古的战争中也曾依赖震天雷来坚守城池,而蒙古人在俘虏了金国的工匠后,也掌握了火器,并且在西征中把火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当然,阿拉伯人在唐朝是便从中国输入了“中国雪”———硝,在南宋是便在同中国的通商中获得了火药和它的制造方法。印度人也同时了解了这一产品的秘密。中国的炼丹家们开始并没有想到炼制长生仙丹却得到了杀生的武器。这与他们追求的理想并不符合。这种事情在技术史上是常有的。当火药作为一种新的战争武器被用...  相似文献   

16.
宋代军器生产质量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宋一代,虽“无内乱”,然外患不断,使得赵宋统治者不得不注重武备,注意军器制造的讲求。在其统治期间,冷兵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产生了火器,开始了我国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时代,使宋代成为我国兵器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17.
枪刺诞生于17世纪的欧洲,是人们在广泛使用了火器之后发明出来的冷兵器。它的发明弥补了火枪火力不足的缺陷,使火枪兵具备了自我防御能力。枪刺的广泛应用淘汰了长矛等冷兵器,简化了军队兵种构成,促使形成了能够有效发挥火枪威力的横线式队形。枪刺在机械化时代和信息时代仍被保留和使用,本质上是技术对人体能力的补充和延伸,体现了火器对冷兵器的传承。  相似文献   

18.
明代国人对先进兵器的需求,有了事关国运家邦命运的迫切性。外来火器,在明末辽沈战场上发挥了举国震惊的威力,也受到具体操作者素质、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清代通俗小说的描写却依旧承袭道教和民间秘密宗教中的法术,叙事偏重在以辉煌的结局强调宝物的威力,缺少一种战争工具本身的技术性展示。小农经济下的平民心理,考虑的依旧是眼前易于操作,并不真正关注具体操作过程和操作者素质,把事情简单化和理想化了。同时,将宝贝兵器视为百试不爽的万能法宝,也极为形象地状写出人们受到时代、观念积习的限制,在先进兵器期盼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后金自兴起就与明朝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历数其间的大型会战,多以后金的胜利告终。研究发现,每次战役后金在兵力上都不占优势,却以极小代价歼灭数量上占优势、装备拥有先进火器的明军,夺取战略要地,取得较大的战果。考究八旗兵战胜明军的原因,主要是严明的军纪、强烈的求战欲望、对战术的正确运用,以及明朝自身的腐败。  相似文献   

20.
明代徐光启选择蓬莱建立了一支用西洋火器武装的火炮营,雇佣葡萄牙人传输技术,用红夷大炮做装备,成为明朝装备最精良的部队。登州一时成为中国火器铸造演练的中心,登州火炮营也在多次战事中显示了其巨大威力。尽管随着兵变的发生,火炮营也随之结束了其短暂的生命,但其对我国兵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