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使女性发展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处于限制和禁锢的境地.但从非主流文化的角度而言,宗教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地位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思想作用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以宗法父权制结构为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父权至上的权威人格,"三从"、"四德"的纲常伦理以及宗法父权制度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与建构,确立了以"男尊女卑"的性别定位为核心的性别文化,并成为汉代以后两千多年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基于专制强权统驭下的男尊女卑的心理定势,经过不断的强化和延续,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潜藏在人们的心理结构当中,导致了性别文化心理结构的长期稳定状态.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在近代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冲突面前开始的.西方基督教的传播,对近代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尤其是对女性自身心态的转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妇女解放运动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转型即由专制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历史变迁.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理性超越,开启了中国政治文化历史转型的先声;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民本思想又成为中国人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中介和桥梁;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人性解放运动,提出了全面改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任务.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加快,我们要弘扬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在消除封建残余思想影响的同时,改造和利用民本思想,并与民主文化相融合,这是实现中国政治文化历史转型的重要途径.那种企图用所谓"新民本"思想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目标的想法,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倒退.  相似文献   

4.
论传统官本位职业观念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是封建文化积淀的产物,封建的自然经济体制、宗法政治统治、科举制度以及传统价值观念是它产生的原因.它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因素,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当今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克服传统官本位职业观念,对于促进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创造了后世士大夫无法彻 底摆脱其影响的原创性经典--元典.自春秋战国以来绵延两千余年的传统士大夫在元典精 神的影响下,形成了"言必称三代,文必据元典"把元典神圣化的元典主义.自从元典神圣 化以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便成为一种笼罩士人的普遍心理.在元典主义的统治下, 任何与元典精神相异的思想都被斥为"异端邪说","标新立异"也被视为"异端邪说"的 同义词.元典主义直接选择了它的文化模式儒家文化的一元化权威;以道德为中心的传统 文化;重义轻利,崇德尚力的理性文化等.这种元典主义在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延 续性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首先,它束缚了知识分子创 造、求新的步伐;其次,元典主义造成中国近代文化的封闭性与排外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而缺少促成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更新与新陈代谢的新的 文化因素,而与文化的现代化失之交臂,使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步履维艰;最后,元典主义一 手树立的以儒家为独尊的一元文化权威,使近代文化转型缺乏可以互补的选择机制,使近代 文化转型走不出元典的"轴心"而转型不彻底.所以说中国的元典主义是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失败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的早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李大钊的早期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上。传统文化并没有妨碍李大钊的进步,相反赋予了李大钊思想前进的内在积极因素,并使李大钊的早期思想更富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青年"的发生不同于西方。它不是随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而产生的,而是由于民族危亡,在"兴民权"、"开民智"、"维新吾民"的近代启蒙运动中,兴办教育、构建民族新文化的附属产物,这种政治功利的"民权"运动催生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近代"角色型"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话语是近代中西文化对立、冲突、融汇的产物,它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由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思想文化困惑,以及中国人民为改变西方"他者"形象而积极探求国家昌盛和民族振兴的艰难而又复杂的心路历程.在经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之后,"中国特色"话语逐渐由思想文化领域转向政治视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成为当代中国最具核心价值的政治哲学话语.  相似文献   

9.
广东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东学者陈序经的"南北文化观",从东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论述了广东成为现代政治与革命先进之地的原因,为理解广东文化与近代政治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视野,并借助于对南北文化的分析,对南方在近代政治与革命史上的意义作出了新的解释.这些解释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广东何以能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以及如何认识广东文化,给予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了政治文化的转型,这是历史转折的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巨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对当时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他的民权思想,对于开启民智曾起过良好的作用,启发了年轻一代,客观上有利于他们的思想由臣民意识向国民意识的转变,有利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的转型。时至今日,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仍在继续。所以,重新解读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不仅使我们对他有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对现代中国的认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