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欧立德教授是美国"新清史"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清史研究以及新清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见解。欧立德认为,开展清史研究不应该将清代史与满族史割裂开来,要致力于两者的结合。他强调,"新清史"寻求的是打破有关清朝历史的线性历史叙事,承认并揭示历史的多样性和偶然性,把学术探讨延伸到族群认同、民族主义、边疆和帝制等与世界历史相关的领域,把满洲统治纳入到世界历史比较研究的视域中,把清代历史研究与世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清代马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队于清代兵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清朝经制军队八旗、绿营的主要组成部分。清代马政则为马队营制之基础。本文从清代战马数量考释入手,探讨了清朝经制军队的马队建制、牧场建设及清代马政在嘉道以降的废弛情况。  相似文献   

3.
军队是一个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清一代一直实行的是八旗和绿营相结合的经制兵.但是,到了近代军队腐朽日甚,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的历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为维护其统治,被迫进行军制改革,创建新式陆军.清未新建陆军是一支不同于八旗、绿营、湘军、淮军的新式军队,袁世凯在新建陆军的创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肃作为边疆省份,在清廷西北边防体系当中处于战略基地和用兵通道的特殊重要地位.同时,甘肃河西地带也是作为陕甘地区军政重心所在,如单以行省论,甘肃绿营配置是陆疆省份中兵力最为雄厚的省份.就陕甘绿营建制区内部而言,甘肃绿营区兵力配置兵额又多于陕西省.从规模及职官上来看,陕甘绿营建制亦以甘肃为重心,甘肃绿营兵额及职官均多于陕西绿营.在兵皆土著的绿营建制原则下,陕甘尚武之气对于陕甘绿营战斗力的影响是必然的.陕甘绿营,特别是甘肃绿营的战斗力明显强于其它行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笔者主持国家清史工程有关清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项目,与课题组的成员一起,查阅了大量中日文档案及文献资料,力图发掘新资料,对有清一代中日关系史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本文着重对清代初年中日关系史的开端问题作以新的探研.  相似文献   

6.
:《清代新疆档案选辑》收录千余份"保状",这些保状种类多样,运用领域广泛,涉及清末吐鲁番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是清末新疆地方秩序运行机制的重要反映,也是清代保状法律文书研究重要的一手资料.遗憾的是,目前学界鲜有涉及对该类法律文书的研究.本文较为全面地梳理该套档案中的千余份保状,对清末吐鲁番地区保状的格式、类型、主体、...  相似文献   

7.
满蒙文书档资料在清史书档资料中占有重要地位。整理、翻译、出版清代满蒙文书档资料,对研究清史、东北与北方地区史,以及满族、蒙古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地区的满蒙文书档资料研究工作从70年代末以来有了新的进展。本文拟简述内蒙古近十多年来整理、翻译、出版、研究清代满蒙文档案资料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董书萍  吴晶 《东方论坛》2008,(2):121-122
由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先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史革新、李帆、张昭军教授撰写的三卷本<清代理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是目前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的清代理学史著作.它上继侯外庐先生主编<宋明理学史>,从而形成宋、元、明、清四朝完整的理学史体系.作为中国理学史和清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该书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和国家清史研究丛刊.  相似文献   

9.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历史的巨变,引起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对于我们认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会大有裨益.然而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关于晚清军事方面的变化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仅就此问题作些探讨.清代兵制,国家军队是八旗和绿营.八旗自入关后,养尊处优,战斗力逐步消退.清朝自康熙后,实际上主要依靠绿营来维持统治.但到清朝中期,绿营也腐败不堪,失去了维持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吴中区档案馆所藏1947年至1948年"吴县田赋实征册",对于民国时期苏州地权问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资料证实,该地区地权较为分散,地权分配较为平均.如果结合清康熙年间的统计数据,还可以看出自清康熙至民国末年,苏州地区的地权分配状况一直处于相对平均的状态.而清代至民国时期苏州人口增速快、人口密度高和永佃制的盛行,是导致地权分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章太炎的学术史视野中,清代学术是被关注的重点。在回顾以经学为主体的清学史时,其所采的研究视角大体是公允、平实的,对各派学术、前辈大师的评价表现出近代学者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时代因素又使得他的探究具有浓重的现实关怀意味。章太炎论述清学史的著述大体可分为两类,即对清学总体特征、流派分布、传承系统等问题进行讨论的通论和对一些清学具体问题或某些学者予以评论的专论。从时间上说,他是近代学者中最早系统阐释清学史者,其见解基本是原创性的,对后人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湘军集团的将领们大多十分推崇王船山的学行,船山人格精神里几个突出的特质,如以坚贞之遗臣所体现的民族气节、集豪杰与圣贤一体的醇儒气象和经世致用的实学所体现的济世情怀,对湘军将领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船山人格成为湘军的精神动力,成就了湘军将领们"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3.
清末裁驿问题是我国交通事业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对此,当时舆论争论纷纭,而直接关涉此中的主要是邮传部和陆军部,两大职能部门表面上的裁、存之争的背后,掩藏着的是利益驱动。在今天看来,清末裁驿的主要驱动力量来自于交通自身的发展需要,而相关部门的利益平衡则是制约裁驿进程的关键因素,我们从邮传部与陆军部的折冲中即可洞悉端倪。  相似文献   

14.
清词史论纲     
不到三百年的清词,名家辈出,词派纷呈。其分期,前人或“三变”或“三期”,然可商之处尚多。如果综考词风的转变、领袖词人的出现、时代风会、各类批评等诸多因素,可将清词的发展演变分为三期六段,能较明晰地把握其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浙江《凤山何氏宗谱》之《粤匪纪略》一文 ,如实地记载了太平军在浙江淳安的军事活动 ,其内容不乏严重的阶级偏见 ,但对太平军地方军事活动中时间、地点、路线、规模、生活、社会影响诸方面的翔实记录 ,堪补正史之缺略 ,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同时 ,明显反映了人们反对战争动乱 ,追求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法制史研究在1979年以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多局限于陕甘宁边区。从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而言,开辟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新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法制文献的整理和挖掘,以及与其他根据地法制史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国内农民战争的冲击使绿营兵制几近崩溃。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决心整顿绿营,其整军措施有二:一是补充兵额,充实编制;二是实力整顿,提高战力。总之以维持绿营经制军地位于不坠为归宿。然而绿营的强化在相当程度上并非“上(朝廷)下(督抚)同欲”之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转变为“裁兵以练兵,节饷以裕饷”的整军路径,部分绿营军队虽然提高了待遇,改善了装备,却是通过裁减兵额而实现的,实际上是绿营内部资源的腾挪和挹注。清政府整顿绿营的行动最终演化成一场裁兵潮。  相似文献   

18.
:以费秀元、费金绶父子为首的周庄枪匪集团 ,是清末太湖地区众多枪匪中势力较大的一支。费氏通过捐输取得官衔、功名 ,约束土匪劣性 ,获地主士绅和清政府的支持。太平军攻占苏州后 ,该集团负隅顽抗 ,继而被迫假意受抚 ,最终公开投降清军。在李鸿章率淮军攻占太平天国苏福省的战斗中 ,周庄枪匪绘呈地图、担任向导、随军作战 ,出力颇巨 ,后为李鸿章收编。  相似文献   

19.
东北义勇军抗战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一部分。义勇军抗战从九一八事变之夜起开始,到1932年夏季高潮时其队伍达30万人。经近两年的英勇抗战到1933年底,以义勇军为主力的抗战失败和瓦解了,也有一些义勇军坚持了四五年,最长的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以义勇军为主力的抗战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表现出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乃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陈澧是清代词史上的一位重要词人。参加越台词社对陈澧的创作有重要影响。有学者以为陈澧词突破了浙西词派和阳羡词派,此说不确,事实上陈词正属浙西格调。陈澧词向有“学人之词”之誉,无论是从岭南词史还是整个清词史来看都值得重视,且这种特质还有功于清词词境之开拓。另外,考察陈澧词有助于对浙西词派后期的发展有更为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