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在政府支持下的不同地区非对称物流企业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比研究政府支持对合作演化博弈稳定策略的变化,并判断合作策略的演化稳定性,以确定政府支持对非对称物流企业合作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政府的支持可以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一方面可以加强物流企业合作的意愿,促进并加快“坚持合作”策略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的演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在自然状态下的演化稳定策略由“中途背叛”转变为“坚持合作”,即提高物流企业选择“坚持合作”策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博弈理论提出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对在实施逆向物流过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两者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和博弈双方的均衡战略。此后引入责任损失机制,对原有模型进行改进,并将新的均衡点与原来的均衡点对比,认为责任损失机制的引进对逆向物流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建议,认为将责任损失机制引入实施过程,有利于政府和企业自觉开展逆向物流。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益严格的碳排放管制,企业应该加大减排投资还是直接到碳交易市场购买配额,以实现碳成本最低,碳减排收益最大化?这是每一个高能耗高排放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决策问题。文章拟建立AB两家水泥企业的碳减排策略的博弈模型,通过对此模型进行演化博弈分析,以发现影响企业低碳减排决策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泥企业是否选择在生产过程中加大减排投入取决于其单位碳减排成本与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偏好程度和碳价之和的大小比较。因此,要实现低成本减排的目标,水泥企业应积极开展低碳生产技术和减排技术的研发,追踪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碳元素流,针对碳排放量较高的重点生产工艺进行碳减排改造。政府则需要加快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为企业参与碳交易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大对低碳产品的宣传,强化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水泥企业碳减排行动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论碳金融市场中的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金融市场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克服"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是政府监管.通过对我国碳金融市场基本情况的分析,得出导致碳金融市场无法有效运行的三大原因分别是CERs价格非理性波动、市场垄断和非法经营,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政府监管.政府对碳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碳金融市场有效运行,另一方面也是政府自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文章从组织机构、价值取向和法律制度三个角度提出了完善碳金融市场中政府监管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的发展在短期内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同时碳减排的正外溢性导致减排动力不足。因此,在推行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政府应该主动适应新常态,构建基于适度增速、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原则上的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区域协同推进,实现合作共赢,并在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政府碳配额和碳减排技术投资补贴政策为背景,针对供应链企业的碳减排技术投入行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问题,运用博弈和最优化方法构建无协调机制、合作博弈、集中决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状态下的决策模型,并采用逆向归纳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各种状态下的减排努力水平、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进行分析和对比,并探讨减排投入成本等参数对其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以期为供应链企业选择最优合作策略选择和政府补贴政策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绿色金融以绿色信贷为核心,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引入地方政府的约束激励,构建了一个“政府—银行—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以探究政府介入下绿色信贷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资源型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绿色信贷体系缺乏演化均衡策略,出现政府消极监管、银企合谋、企业“漂绿”等现象;政府补贴政策对银行绿色信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需慎重设定补贴系数以保持市场刺激并避免政府亏损;银行绿色信贷成本对其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商业银行仅在有利可图时积极参与绿色信贷;在银行业,扩大信贷规模带来的潜在风险较大,需要更多资源投入,因此银行不愿承受较大的借贷风险。基于此,文章建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明确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建立评估体系、设置适当补贴系数、采用阶段性调整以及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以推动形成绿色信贷体系。同时,银行可通过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和行业合作来降低绿色信贷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8.
针对频繁出现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以及冷链物流资源投入的外部正效应问题,建立政府监管下供应商与加工商物流资源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求解分析.结果显示:供应商与加工商的物流资源投入策略选择与各自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密切相关,当双方物流资源投入产出不断变化时,可以得到多种演化稳定策略;如果"搭便车"行为从对方资源投入带来的收益很大,会大大降低供应商或加工商进行冷链物流资源投入的积极性;当政府的惩罚或补贴力度大于相应临界值,供应商和加工商的演化稳定策略是投入冷链物流资源.  相似文献   

9.
10.
在全球致力于减小温室效应、减少碳排放的大背景下,电力行业作为碳减排的"主力军"和"潜力股",实现发电环节的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发电企业是发电环节的主体,通常可以采用技术手段或市场手段来控制发电企业的碳排放,环境型政策工具即是典型的市场手段。本文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绿色证书交易和发电权交易这三种政策工具,分别分析其影响发电企业碳减排的路径,阐述不同政策工具组合使用时对发电企业碳减排的影响,并提出了促使政策工具更好发挥作用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实施碳减排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是企业实现碳减排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碳排放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因而企业将面临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巨额融资需求。然而,日益严格的气候法规和能源技术研发的难度却严重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增大企业的碳融资风险。因此,文章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参与碳交易、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等角度构建了一个综合的碳减排融资机制,以满足企业实现碳减排的资金需求,化解碳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论碳减排下的中国流转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制度可以有效引导社会经济活动,从而调整社会经济结构。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强节能减排的宏观调控力度,我国的流转税制度应作出一些变革:制定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实节能服务行业营业税减免优惠政策;增设针对高能耗产品的特别消费税。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背景下中国污染排放空间异质性溢出问题,构建中国污染排放空间异质性溢出推拉模型,理论探讨中国区域污染排放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背景下空间异质性溢出的形成机理:当由市场效应决定的拉力大于由学习效应决定的推力时,中国污染排放在空间上呈现负溢出效应;当由学习效应决定的推力大于由市场效应决定的拉力时,中国污染排放在空间上呈现正溢出效应。使用中国285个地级市2003-2015年数据,构建异质性空间自回归模型,使用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中国污染排放的空间异质性溢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区域污染排放确实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溢出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是由不同区域内部不同的拉力与推力较量结果导致;(2)中国工业烟(粉)尘排放强度在空间上主要呈现出正的溢出效应,即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烟(粉)尘排放强度受学习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4.
信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信用危机是助长投机、造成虚假膨胀的诱因,促进和加深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马克思的信用思想,在今天高度信用化的现代经济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为反思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信用问题提供了逻辑起点,从而对构建中国政府信用提供3点启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政务公开、公正、透明,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提高政治公信力;进行宪政法制建设,依宪治国,建立责任型政府;提供硬性和软性的制度约束,为政府信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区域协同创新效率,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门槛模型对协同创新效率的减排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协同创新效率能够直接降低地区碳排放强度,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上,协同创新效率不仅会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而且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降低邻近地区的碳强度;同时,协同创新效率对区域碳排放强度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门槛值达到0.30时,对区域碳排放强度存在抑制作用,当其大于0.42时,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基于此,从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注重区域差异性和增强区域协同创新的共同治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税收制度可以有效引导社会经济活动,从而调整社会经济结构。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强节能减排的宏观调控力度,我国的税收制度应作出如下一些变革:拓宽企业所得税的抵扣范围,适当提高抵扣的额度;以车船税、物业税为突破口推进财产税改革;以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为依托推进行为税改革;谨慎、有序开征资源税。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全球碳减排方案和中国碳减排相关研究的代表性文献,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结论:(1)基于考虑历史责任的人均累积排放相等原则确立的全球碳减排方案,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2)影响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很多,减排对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