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中政策环境的复杂化、政策问题的多元化以及政策本身的价值追求,政府传统的政策制定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仅凭官员一己之力已经难以科学合理地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期待政策制定过程的重塑,吁求打破政策制定的“黑箱”,引入体制外主体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把专家与公众纳入政策制定体制,形成“政府、专家与公众”三位一体的政策参与主体框架,这已成为发展趋势.当然,这还需要对政策类型和过程做出更精细的界定和划分,准确阐述参与主体权力的重新配置和互动机制的构建,更需要在案例的比较、研究、分析中做出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2.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过萌芽、探索、形成和发展几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包括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原则方针和具体政策四个不同层次的完整体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优秀部分",过去有关知识分子的某些具体政策已显过时,现在应强调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重新建构政策过程: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中,传统的政策过程理论注重阶段性的周期分析,强调议程、决策和执行间的单向线性关系.另一种较新的理论框架是政策网络理论.在这一理论看来,政策参与主体通过互动模式形成更为复杂的政策过程.在当代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大量涌现的复合的跨部门议程凸显出政策网络理论的意义.在容纳利益相关群体、形成互动规则和组织战略合作方面,这一理论框架具有独特的优势.英国政府的"邻里振兴计划"证明了政策网络理论的应用性.在应对"社会排斥"这一复杂社会问题上,政策网络策略使得政府的"导航"作用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边民互市贸易政策的演进过程是多方博弈主体互动的结果。依据中央和地方政策调控的变化,边民互市贸易政策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经过多方博弈主体三个阶段的策略互动,博弈系统朝向帕累托最优状态演化。边民互市贸易政策目标在多阶段多方博弈主体互动中逐步实现,其演进机制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也为公共政策调控实现最优均衡提供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或者说,在不同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政策问题的建构主体及其体系、结构等都是不同的。严格说来,公共政策是在近代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出现的,也只有对于公共政策而言,才有着可以作为科学考察对象的政策问题建构主体。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近代之前的社会治理过程也经常性地求助于政策,而且也确实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因此,也存在着政策问题建构过程及其主体。在历史的视野中去考察政策问题建构主体,我们可以发现其历史演进过程,可以通过把握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的变动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去开拓一种面向未来的视角。历史地看,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经历了从"特权阶层"到"市民代表"再到"政策问题建构权扩大"等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智慧养老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必然要求。文章围绕中央层面的智慧养老政策,通过扎根理论进行编码,构建我国智慧养老政策的核心驱动逻辑模型,进而对智慧养老政策结构进行描述与阐释。研究发现,智慧养老政策是在政策理念-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四种机制综合作用下实现其运行过程的。在政策实践中,分析其内部驱动逻辑的同时,更应着重思考推动智慧养老服务落实的优化方法。文章从强化政策理念的引领作用、加强多元主体的合作协同能力、优化政策工具的配套结构以及完善政策目标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智慧养老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缘于环境、法律、本体及其他变化,部分政策的存在已不合时宜,甚至有政策一出台即滞后,政策清理和政策整合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我国当前政策清理工作思路不清晰、脉络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到位,政策清理多由政策制定者执行,政策清理不及时和消极被动现象,导致行政人员随惯性执行旧政策,阻滞了政府与社会的信任协调。基于网络治理视野进行政策清理,可推动各级政府信息互动、有效沟通、协商民主、齐头并进,在尊重公共利益和彼此利益基础上整合原有政策的有用部分,保持新政策及时跟进以避免政策空白,实现政策服务公共利益的本原。  相似文献   

8.
政策网络分析:发展脉络与理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分析途径和研究方法,政策网络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主要范式之一.文章简述了国外政策网络理论的源流与发展,介绍和疏理了相关学术争论,尤其侧重于政策网络理论的最新发展以及理论的完善和重构.政策网络对政策过程的理论分析力和解释力不断增强,对民主和治理也具有重要意义.政策网络分析不仅是描述性的,还具有规范性,对解决我国当前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政策移植与政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政策移植是寻求和实现政策价值、政策理念与政策知识的时空转移并促使其在新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受众中产生效用的过程.政策移植是政策创新优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公共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政策移植有利于加速政策议程建构,扩大政策供给的选择集;有利于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实现优质政策要素的整合与配置,促进优质政策的传播、扩散与发展.政策创新优化的需求是政策移植的根本动力.政策移植可能产生之负面影响是对政策自主创新的抑制;如若政策移植水土不服将导致政策失灵;政策移植往往聚焦于或致力于彰显外围制度或显性政策的变迁而忽视核心制度的变革;拥有充分资源并通过持续政策移植实现政策创新的政策主体,其政策移植行为可能会产生"马太效应",导致或加剧不同地区或区域间政策结构差异的扩大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住房领域的问题与出路:政策网络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分析住房政策领域相关政策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所形成的政策网络,可以发现,住房政策网络参与主体的有限性与网络结构的封闭性是当前住房问题产生以及政府相关应对措施效果有限的深层原因.因此,打破住房政策领域内封闭的政策网络与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住房政策过程是解决住房领域诸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