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希腊把演说分为三种类型:政治审议体、法庭辩论体和典礼藻饰体。政治审议体指在公民大会、议事会或其他重要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政治、政策的演说。有时又称“审议方案”、“制定政策”或“政治演说”。法庭辩论体指法庭上的控告辞和辩护辞。又称“辩论”或“争论”演说。典礼藻饰体指在重大节庆或葬礼会上发表的颂词或悼词。有人又称它为“夸奖”或“颂词”。这种分类在欧洲演说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它的优点是简易明  相似文献   

2.
陈平原 《学术月刊》2022,(1):146-166
晚清以降,几乎所有重要的政治人物、政治思潮及政治运动,多少都牵涉作为一种技术及文化的“演说”。而铺天盖地的演说,不仅影响中国政治态势,同时影响文章体式。本文主要着眼演说的政治功能与美感实践,借助演说之氛围、演说之乡音、演说之变奏、演说之危险、演说之诗性五个不同层面,讨论若干兼擅演说理论与实践的政治人物及其演说名篇。而不论是学问家(文学家)对文化传播的关注,还是政治家(实践家)的注重社会动员,其共同之处在于,注重声音转化为文字,以及“以话为文”的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3.
按使用的功能.晚清以降的“演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政治宣传与社会动员,二是文化传播与学术普及。前一类声名显赫,后一类影响深远。与学界同行的思路不太一样。我更关注后一种演说。因其与现代中国学术及文章的变革生命攸关。至于与“演说”三足鼎立的现代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以及报章书局的大量涌现,使得学者们很少只是“笔耕不辍”,其“口说”多少都在媒体或文集中留下了痕迹。  相似文献   

4.
孙绍振在解读诸多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本身,如今也成了经典。谓予不信,建议认真读一读孙氏最新著作《演说经典之美》,有眼光的读者读后可能会大致以为此言不虚。当然我们必须清楚,即便是“演说”经典也是演说,除了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孙氏演说的精神风采之外,  相似文献   

5.
陈水扁发表元旦讲话是一篇“违逆主流民意,引导台湾沉沦”的演说。 其“违逆主流民意”,证据有三:一、扁演说发表后,台湾股市应声下跌124点,市值缩水2976亿元新台币。股市是“政局风向标”、“民心寒暑表”,台湾民众对陈水扁的失望和不满,通过股市表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戏中有演说是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的一个普遍现象,它主要通过情节演说、主题演说和角色演说得以实现。国外戏剧样式的误读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传统中国戏曲文类和戏剧意识本身。从戏中有演说现象可以反窥和证明:新潮演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是一个独立的特殊阶段;新潮演剧在戏剧文类抉择上体现出的新旧并举企图并没有实现;现代戏曲和话剧都曾经历过新潮演剧的洗礼,都是中国现代戏剧场域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南宋杭州“说话”伎艺较北宋得到长足发展的主要标志,就是文体意识的进一步成熟,出现了“说话”家数的分类。“说话”四家为:第一家“小说”,包括烟粉、灵怪、传奇;第二家“说公案”,内容皆是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第三家“说铁骑儿”,内容多写士马金鼓之事;第四家说经,内容是演说佛事。“说话”与往常列入家数的“说参请”和“讲史”,都是当时瓦舍中处于同一层面上的说讲伎艺,不存在类属关系。  相似文献   

8.
清末“新政”的举措之一是兴办实业,重振商务。天津工商演说会的制度化演说,既是“新政”期间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因素合力作用于北方金融中心的产物,并为清末民初的演说和社会启蒙抹上了浓重的振兴实业及抵制洋货等色彩。同时,借助宣讲所等公共空间,按照预设的时间,由专业人士完成的工商业知识启蒙与传播活动,不仅促成了知识和技能从少数人的专业化转换为部分程度上的公共化,还形成了中国近代知识转型的一条重要脉络。  相似文献   

9.
认同策略是新修辞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有助于揭示出政治演说中隐藏的修辞策略,是一种极具解释力的修辞研究范式.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的竞选演说有效地运用了政治演说中常用的三种认同策略: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入了严重关头.中日两国全面交恶,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面对的严峻现实.以胡适为核心的身处华北平津最危急中心的一群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也不得不把视线放在了迫在眉睫的中日两国关系以及外交、政治、军事的应对策略上.“日本人问题”一时间也成了胡适最为关心、最先思考的重大问题.1932年8月25日日本内阁外相内田在第63届议会作了长篇的外交演说,主要意思是:日本决定从速承认满洲国,并加以政治军事的援助.胡适于8月29日夜写了《内田对世界的挑战》一文(载《独立评论》16号),指出:“内田的演说虽然也有采取强辩的形式的地方,然而大体上可说是赤裸裸的正式宣示日本的强暴政策,毫不客气地向世界的舆论挑战,抹煞一切国际条约的束缚.”他还说;“我们不能依靠他人,只可依靠自己.我们应该下决心作一个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在辛亥革命时期谈论道德问题很多。1906年他出狱东渡,在东京留学生举行的欢迎会上演说,认为当时革命工作的急务,除研究“政治、法律、战术等项”以外,还须注重二事:“第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录》,《民报》第六号)他的国粹思想已有文章论及,而对他的道德理论,还未曾有专题研究。因此本文拟做一初步探讨,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中的女大学生多为“90后”,她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但由于受到我国长期以来“男尊女卑”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认识难免出现偏差.文章围绕“迷”与“乱”二字,从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协调意识三个层面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进行了探析,提出了重构女大学生性别意识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普希金演说" 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思想推向了顶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纪念普希金为契机, 重申了普希金及其作品对看待俄国历史和当下现实的积极意义, "演说" 的焦点仍然是关注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及为俄国未来道路的忧思, 囊括了其根基主义思想的核心要素. "普希金演说" 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亦对后世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历史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如何消除意识体验特别是其中的感受质与人的行为或人脑的生理机制与功能之间的“解释性鸿沟”的问题,是心身关系中的“硬问题”,是当代心灵哲学关注的焦点.意识体验及其中的感受质之所以是不可还原的,原因并不在于“意识”像笛卡尔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另外一种实体,而在于它的主体性——即意识体验只有从体验主体的“第一人称视角”出发才能得到充分的把握,而无法被物理主义者所采取的“第三人称视角”所把握.意识体验“主体性”是造成物理主义和表象主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主体性”是解开意识体验及其感受质的不可还原性这个心灵哲学的难解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15.
演说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对于教师、干部来说掌握它尤为重要。《雄辩术》是作者继《演说的艺术》一书后又一本演说学专著。由于作者本人善于辞令,同时又吸收中外演说学研究成果,并注意将社会心理学、信息论运用于演说的研究之中,因此,本书无论是在经验总结还是理论表述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们将陆续刊出,希望它有助于演说学的教学并受到广大演说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西方公民意识”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高度成熟、影响广泛的体系,而得以在中国展现与引介.但公民意识的“异土”外显式浅表研究造成了中国本土研究的偏离.中国公民意识问题的求解需要回应本土吁求,进行一种“由外至内”和“由内至外”双向维度的本土化钩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写并分析大学生干部竞选演说的语 言特点,讨论与其相关的语境问题: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 时代背景对口语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其演说的语言特 点主要有: 1词语修辞色彩有意错位; 2.从名字入手,讲 究“品牌战术”;3.句式选择时表现出对时尚的明显模仿; 4.句子结构复现,反映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5句义蕴 涵丰富;6.语篇结构具有流行性。  相似文献   

18.
佛教价值观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据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结构,在“缘起说”、“四圣谛”、“涅槃说”等佛教义理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将佛教价值观概括如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的“超主体(人)”意识;“一切皆苦”、克己忍耐、业报轮回的价值取向意识;虚无性、相对性、差异性的善恶标准和评价标准;“止持戒”与“作持戒”相辅相成的价值规范意识;注重获得“慧解脱”的修习、践行等的价值实践意识;断除妄惑、灭尽烦恼、求得“涅槃”的价值理想境界.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建设,须在汲取佛教价值观的“合理性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9.
按使用的功能,晚清以降的"演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政治宣传与社会动员,二是文化传播与学术普及.前一类声名显赫,后一类影响深远.与学界同行的思路不太一样,我更关注后一种演说,因其与现代中国学术及文章的变革生命攸关.至于与"演说"三足鼎立的现代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以及报章书局的大量涌现,使得学者们很少只是"笔耕不辍",其"口说"多少都在媒体或文集中留下了痕迹.  相似文献   

20.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通过他对自中世纪以来的长期历史过程的研究,对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变异原因进行剖析,并且建立了以“价值无涉的意识形态”为研究方法的知识社会学科学.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问题的代表论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自出版至今得到了学术界持续关注.在此书中,曼海姆对于人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过渡过程作出了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作为分析路径,研究其知识社会学问题,理解这一学科产生的必要性.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得以论述:第一,人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转型过程;第二,人类进入“意识”思维后产生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三,进入到“有意识”层面的人类围绕“意识形态”引发的其他关于“意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