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然而,人的解放仅仅是共产主义的一个维度。根据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人与自然是一个互为对象的有机整体,近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立是由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统治的结果。扬弃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实现共产主义,既包含着人的解放,也必然蕴涵着自然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关于“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学说。在马克思看来,在以资本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交往扩大所造成的物化和中介化、资本的同一性逻辑的强制以及原有虚幻共产主义严重的制约着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破解交往的物化和中介化,瓦解资本的同一性逻辑,摆脱虚幻共产主义的诱惑,在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中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核心主题。“真正的民主制”作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反思现代国家的缺陷,以实现“人的解放”所提出的政治方案,实际上尚未脱离“政治解放”的理论语境。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的政治批判帮助马克思厘清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内在逻辑关系,明确了“当代的普遍问题”才是理解“真正的人的解放”的钥匙,并由此促使马克思转向了市民社会批判。在对市民社会的解剖中,马克思历经了以“异化劳动”为基础的“人的解放”方案的实践探索到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真正共同体”的理论建构,最终实现了对旧的“民主制”解放方案的彻底超越,形成了一个建构性的解放方案——“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4.
资本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最有力量的"物",它成功利用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对人的支配,把人与人的关系塑造成人无法操控的物与物的关系。资本的出现因此标志着物的问题不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问题,而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难题。共产主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马克思针对资本逻辑操控下人类社会的困境而提出的救赎方案,它不仅关乎社会更加美好,而且关乎未来社会有无希望。超越以资为本的生产方式,理顺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改变人对私有财产的占有思维,推进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的丰富,是人摆脱物的资本形式统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宋婕 《学术研究》2003,40(8):62-66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理想,这一理想的确立是基于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关怀:涉世之初的马克思,受社会环境及家庭氛围的影响,对人的理性极为信赖,崇尚理性个人的自由和平等;参加实际工作后,马克思主要借以反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但同时发现了人的自由、平等的背后不光是政治问题,还有经济问题;通过完成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批判,马克思发现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区别,并由此超越了对自由和平等的一般追求,确立了人类解放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6.
7.
杨巧蓉 《东岳论丛》2006,27(4):38-42
“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观点,也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想主旨。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了人的实践与社会本质,较为充分地说明了人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的必然性。历史的产物终究不会是永恒的,马克思通过对私有制与异化劳动的辩证分析,揭示了人的异化劳动的深层次根源,认为异化劳动作为劳动的一种状态必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被扬弃,人类由此进入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依赖于实践不断生成的运动,它是人类获得解放的最切近形式。  相似文献   

8.
9.
贺来教授最近出版了一部新著,书名叫<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引用时只注页码).这是近年来学界在自觉推进哲学观念转变方面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0.
在实践生存论的维度上,"解放的人"与"人的解放"具有内在一致性。"解放的人"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关键要素,本质上构成马克思对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生存论的主体核心。"人的解放"是"解放的人"的价值旨归,指引无产阶级完成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这就要求划定"解放的人"的概念边界,厘清何者成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历史任务,回复无产阶级以人的本质确立无产阶级关于"人的解放"的使命所在和社会目标,阐明"解放的人"和"人的解放"辩证统一的内在机制和现实依据,最终才能彻底实现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完全解放。  相似文献   

11.
从"人本"价值维度重释共产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东屏 《河北学刊》2005,25(5):22-26
对于共产主义,以往普遍的解读是从预设一套特定制度开始,将共产主义解读为一个人间天堂般的理想社会,使共产主义成为与现世人的利益和幸福无关的事.我的解读是价值维度的,是根据人的发展这个共产主义的唯一目的,将共产主义解读为以富裕、和谐、自由为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的事业.这种价值维度的"人本式解读",不仅使共产主义成为亲近人、吸引人的主义,更重要的是还能使共产主义事业得到健康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世英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他学术研究的前期,以研究黑格尔哲学而著称。近20年来,他从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及其相互结合的视角,运用“融会古今、贯通中西”等方法,致力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思想的系列研究,提出了“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新哲学观,取得可喜的成果。这对于如何构建、发展中国的现代哲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生动的理论创新历程和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历程,既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又兼顾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性,在内容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四史"在学理上又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它一方面体现出历史向度、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等鲜明的学理特征,一方面又是历史向度、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西叙事文学都有适合于自己文学经验的创作方法和叙事技巧,并有一套与自己叙事理论相适应的叙事概念.西方叙事概念的建立和发展比较完善,中国叙事概念则有很大一部分隐藏在明清小说评点中,需要进行清理.本文认为,"一线穿"与"整一性"在中国与西方叙事理论中,都是属于情节发展线索的概念,中国通常称之为"脉络的一线穿",西方则称之为"情节的整一性",它们是由各自的文化所生成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党的历史上两次提出"两个先锋队"的观点,都是在历史紧要关头提出来的,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两个先锋队"观点的提出,是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然;也是我们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一统制度"与国有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力 《河北学刊》2006,26(3):166-172
中国自秦统一以来所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度,是在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维持一个大国统一所必须的制度保障,其在经济方面的国家直接经营部分带有垄断性或高利润的工商业,具有控制国民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双重目的, 尤其是后者,更是一个多民族的、各地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条件下维持国家统一的重要条件。鸦片战争以后,国家面临着被列强侵略和瓜分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在转型期继续维护国家统一,就必须解决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能力和保证统一的财力。因此,我们对国营经济作用的分析,不仅要看到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还要看到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外部效益,即在维护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延续至今的大国统一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儒林外史》进步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的妇女观比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有了明显的进步,吴敬梓在小说中明确提出应尊重女性、主张男女平等。其进步的妇女观表现在追求独立人格并与命运抗争、符合人性而又重情守义、有正常合理的“人”的生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有机统一”中发展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必须紧紧地抓住和解决好这一“最根本”的问题。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坚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人大 :实现“有机统一”的制度平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 ,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