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三晋古文化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国公室的内乱、相互残杀 ,造成卿大夫中一大批非姬姓的新贵族或军功贵族产生。“三家分晋”之后 ,因魏、赵、韩所受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影响较小 ,它们对旧制度有强烈的冲击力 ,容易滋生法治的萌芽 ,在春秋时即有“铸刑书”、“铸刑鼎”的重大举措。战国初期魏文侯的礼贤变法 ,更为法家产生创造了条件。而其中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西河讲学 ,成为西河之学的首领。他是儒家向法家转化的过渡性人物。魏国的变法是促使儒家向法家完成转化的契机。子夏的弟子李悝则是法家的始祖。三晋不仅是法家的摇篮 ,而且也是名家和纵横家产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儒家法律化与法家儒学化的关系问题是传统中国法文化的一个历史性难题,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去检视儒家法律化与法家儒学化的关系问题,可以发现儒法之间大致经历了先秦学理竞胜、儒法之争时期,由汉至唐的儒法合流、以礼入法时期以及唐以降的礼法同体、礼法不分三个时期.三个时期的划分可以捕捉到儒法之间由抗争、经合流走向相融的互动历程,从而为把握传统中国法文化的真精神提供一种运思质料.  相似文献   

3.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杜撰儒法斗争,大搞影射史学,把儒家搬作法家,法家搬为儒家,这样的例子很多,把荀卿说成是“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又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荀卿是法家还是儒家,《汉书·艺文志》早有明确的答案。《汉志》把《孙卿子》著录在儒家者流,从来就没有人反对过,因为《汉志》分别流派是比较科学的。《汉志》分别儒家者流的标准是“游文于六艺  相似文献   

4.
鲁穆公变法失败的原因并非是穆公任用儒家之故 ,更非穆公任用子思之过 ,而是穆公未能完全听信儒家尤其是子思之言所致。子思已非其祖父式的儒家 ,而是以鲁学为主、并蓄齐学之后的集大成者。子思师、公仪休为政的鲁穆公变法与子夏师、李悝为相的魏文侯改革处于同一潮流 ,具有同等意义。子思对儒家学说的成熟、法家思想的定型均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重刑主义源于对重典治国的迷信,性恶论和法家思想是其理论根基.儒家的政治架构与法家的重典理念在刑罚制度上形成了外儒内法的制度合流,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中国法律近代化走到今天仍需反思这个问题,确立个人权利、建立包容制度环境是抛弃重刑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儒家和法家思想源流的梳理,分析专制主义源头的发展脉络,同时指出儒家的专制主义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法家专制主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王恩来 《理论界》2007,(12):116-117
“君子”是孔子着力推崇的人格典型。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告诫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这虽是对子夏一人的叮嘱,却体现了孔子创教立派的宗旨和人格期许。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有两个显著特色:政治特质的政治伦理化和政治运作的"外儒内法"。法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治伦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晋法家则是法家思想的系统化体现,也可以说是法家思想的核心。晋法家以理性主义为基本逻辑,以功利主义的效果论为目标,建构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权力分配与制衡体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价值评判标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一种国家理性的理念。从政治伦理的角度看,晋法家的这些思想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政治领域的理性化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子夏氏“西河学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夏是孔门中的高足,孔子去世时,他才二十九岁,又一直活到战国初期,其后迁居魏国,讲学西河,做过魏文侯的老师。西河成了他传播学术思想的场所。曾子曾经责备子夏说: “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这段话不但透露了子夏和曾子都在孔子死后移居西河,同时也揭示出以孔子为代表的洙泗学派及其后以子夏为代表的“西河学派”之间的亲缘和变异的关系。可见孔子死后,儒家形成鲁、魏两大派。作为魏派的子夏氏之儒曾经对儒家经典做过一番整理工作。《论语》由他与仲弓撰辑,《诗》、《易》由他传于后人,《诗序》由他写成,《春秋三传》由他传授,  相似文献   

10.
在儒家"道统"传承中,子思承其祖说,学于曾参,传之孟轲,上承中庸之道,下启心性之论,被誉为"述圣"。结合传世文献与郭店儒简所涉"子思学派"思想,可见其传扬儒门宗旨,亦长于任法论说,则为先秦由儒入法、礼法演进之关键。子思学派视"好利恶害"之人性为社会规范乃至治道体系的基础,由此牵引出战国政法论说的基本范式。以性情论为中心,子思学派的治道理想游移于传统人文与现实功利之间,富有统合各种社会规范的意味,既阐弘儒家重德之旨,又重倡"任法以治"及赏刑爵禄之策。子思学派于性情之审思、仁利之辨正、礼法之取舍、刑赏之兼顾均富有新见,对战国法家思想颇有启示而不乏暗合,其中蕴含先秦儒法两家的融通一面,预示后世儒法合流的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引导新疆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存在变化的普遍规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变化的客观规律。研究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 ,与新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相适应 ,这既是新疆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伊斯兰教自身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 2l世纪新疆地区的大开发和团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正确全面地认识新疆伊斯兰教的状况和特点正确全面认识新疆伊斯兰教的状况和特点是引导其与新疆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新疆伊斯兰教除了具有同全国其他地区宗教同样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指控越来越多,如何应对反倾销,已经成为国内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会计的角度,对我国企业应如何做好应对反倾销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我国对日蔬菜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日蔬菜出口在对日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品种多 ,标准高 ,优势明显。但是加入WTO后 ,我国对日蔬菜出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是我党执政多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党的执政为民宗旨的必备条件,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路径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社会急需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高等教育必须适应这种社会需求。目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大多从校门到校门,实践动手能力差,难以解答学生提出的工程实际问题,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6.
底层:表述与被表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开始重新升温,尽管质疑、讥讽甚至詈骂尾随而至.这并非标新立异的时尚,而是重返文学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目的就是让"引车卖浆之徒"发出声音.陈独秀的"三大主张"之一日:"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显然,这里的"国民文学"很大程度地指向了底层.20世纪的文学史上,"底层"背后存在一串相近的概念家族.劳苦大众,劳动人民,无产阶级,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工农兵,这些概念均与底层具有密切的血缘联系.人们在各种场合援引不同的概念,意味了根据不同的理论体系定位底层."无产阶级"表明了强烈的阶级意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显示了底层的精神状态,"劳苦大众"形容的是谋求生存的劳作方式.这个概念家族的共同之处在于,底层通常被视为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不是单独的个人.因此,底层的谈论往往隐含了一个社会结构的视域--"底层"这个空间位置的隐喻必须诉诸社会结构的整体轮廓.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五计划要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线路,贯彻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确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向我们提出了要求。文章深刻分析了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预期年均经济增长7%左右,低于九五期间的8.3%,更低于八五期间的12%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说明7%左右的预期目标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同时,阐明对发展要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发展经济是中心,要讲究规模与环境、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政治生涯和莫斯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提到他三次拒绝去莫斯科.通过对俄罗斯解密档案和其他资料的研究可知,中共五大前后,国际代表也多次提出让陈独秀去莫斯科,最早提出陈独秀赴莫斯科是远东局;以往研究者只注意到陈独秀几次拒绝赴莫斯科,却没有注意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拒绝他赴莫斯科;中共中央把陈独秀拒赴莫斯科作为开除其党籍的理由是不合适的,共产国际根本没有召开过审议陈独秀被开除党籍的会议.  相似文献   

19.
韦以明  周毅 《学术论坛》2006,(10):105-111
文章以国内目前最大的区域合作经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分析材料,认为区域合作要经久不衰并实现多赢,必须从区域协调层面上升到国家协调层面,淡化政策调整、强化法律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应授权国务院先行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区域合作经济促进条例(暂行)》,到“十二五”末期上升制定为《区域合作经济法》;建议常委会制定《行业协会法》,促进区域合作机制的市场化,防范地方政府在“多边行政”期对经济事务的不当干预;同时建议对正在起草中的《财政转移支付法》《西部开发促进法》的内容作相应调整,对几部污染防治法作相应修改,并就处于大江大河中上游的民族自治地方与下游发达省份开展区域合作的补偿机制出台部门规章。  相似文献   

20.
金岳霖先生是我国逻辑学界泰斗.系统研究他对逻辑学的认识,对于展示逻辑学三重学科性质特别是人文性质,促进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和普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