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话题作文,即在命题时,提供一个内容,即“话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个“话题”来写作,至于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正因为话题作文要求宽松,没有审题障碍,看起来比较好写,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往往易让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走进一些误区。笔者认为,要写好话题作文,需纠正错误认识,以下八个方面尤其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为一种高考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尊重学生个性,基本反映了这种要求.可以说是目前最接近写作本质的一种作文形式。的确.较之命题作文,较之主旨隐蔽,或者材料具有多元性倾向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明确了一个话题的范围.减轻了阅读审题的难度,增加了作文考试的信度。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因此觉得话题作文只要扣上话题写作即可,忽视或轻视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孰不知.对话题的理解程度不仅影响“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项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影响作文立论和论证的过程.或者是影响立意和形象化的过程。考生对话题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话题作文”如一朵美丽的奇葩,在教学领域开放。因其内容不限,取材广泛,形式自由灵活,文体多样,没有审题障碍,故引起语文教育界人士的浓郁兴趣,倍受师生们的欢迎,并成为当前作文教学改革和作文考试命题中的主流。可恰恰因其难度低,众多同学在写作时欠谨慎思考,随笔而就,难出新作。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相比尽管有它很大的自由度,但话题作文的审题依然非常重要.它影响着一篇话题作文的话题内容和方向,或者可以说话题作文的审题是审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和愿望。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高考话题作文出现后,大家对这种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话题形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为中考作文如何命题,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近三年来的中考作文的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以前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在审题上难度较小,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了,从这几年中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准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出现了开放度较大的话题作文有所减少、全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的新趋向,“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其多,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总结这些失误作文的类型并剖析其原因,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目,出现一种新题型——供材料题意作文。从写作实践看,这种作文有效地解决了材料作文审题偏难和话题作文开口太宽的问题,作文的内容侧重材料的含意而又不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这样命题的好处是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可以预见,这种作文命题形式将会在以后的高考命题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下面笔者仅就供材料题意作文与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区别,谈一下供材料题意作文的审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审题对于写作是很重要的。所谓审题,就是在写作前对作文的题目进行细致地全面地思考分析,正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确写作的要求。文不切题是作文的大忌。怎样审题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开放为特征、以创新为本质的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这种命题形式强调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突出的特点是限制少,开放性强,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更加宽松自由的考试形式,有助于考生充分发挥写作潜能,打造鲜明个性,取得理想的成绩。可以说,作文分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试卷的得分。很多考生都希望能在考场作文巾获得高分,却苦于无汁可施。也经常听到那些参与高考阅卷的老师讲,考场作文要得高分,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标题要“靓”,二是审题要“准”,三是立意要“深”,四是文体要“像”,五足语言要“美”,六是书写要“庄”等等。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各类考试经常采用的新型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就是命题时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话题,只规定写作的话题范围,至于文章的具体体裁、主题、立意、选材、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则由考生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话题作文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渐成作文命题的主导形式。这种新兴的题型,题目范围宽泛,体裁没有限制,为考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但部分考生面对话题往往缺乏激情,总觉无从说起,一时处于被动作文、零度写作的状态,单靠搜肠刮肚,无法进入亢奋的写作境界。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考场作文所面临的窘境呢?  相似文献   

12.
给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主旨来立意作文。材料的类型主要有故事、名言警句、哲理语段、名人轶事、生活场景、漫画图表等。近年来中考话题作文一统江山的局面已经逐步被打破,给材料作文逐渐回归主要席位。因此,应重视给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掌握以下写作要领: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如何在审题中做到“明辨是非”、深入思考,如何在拟题中巧妙推敲、润色,做到新颖别致、技高一筹,足以让读者“一见钟情”,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同学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贯穿始终地去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近几年高考出现的话题作文有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大淡化了审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一度盛行的供材料作文,都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一旦审题失误,则全盘皆输。纵使所写文章文采飞扬、构思独特,也必被打入“冷官”。话题作文则淡化了审题,试题中一般没有那种弯弯绕、别别窍的迷惑干扰因素,题意一般都是显豁的、直露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多以话题作文为主,因为高考的指挥棒,决定了作文的方向。话题作文是为了纠正材料作文的“引、点、例、析、联、结”的八股模式,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而产生的。在当前的情况下,作为作文考试的一种命题,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它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视野、阅读经验和人生感悟等个人经历中命题立意,抒写真情实感,生发各种感受,从而写出个性,写出独特性。但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日常作文训练中,话题作文妨碍了多种文体的训练;又因为写作空间较大,一些学生常常一个材料或一篇作文改头换面用到几个话题中,从而又限制了学生思想的发展,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的命题首先为学生提供了打开思路的一个“源头”。它规定了写作范围,至于立意、选材、文体、表达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话题作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天地,写好的关键是围绕话题展开记叙、说明或议论。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在亮出“话题”之前一般都有指导性的文字材料,即指导语。话题作文源于指导语,它以指导语为写作平台,无论是立意定体,还是选材取事说理,都必须从指导语出发,不可将指导语弃在一边,另起炉灶自成一体。因此在动笔前必须认真阅读指导语,确保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向与指导语保持一致,并且自然协调地融会指导语成分。一、指导语明确了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话题作文所给的指导性文字材料,明确了写作的总体范围及选材构思的明确指向。考生如果对指导语视而不见弃于一旁,信马由缰,任意行文,就会陷入偏题离题的误区。如以“改变”为话题的考场作文,…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打项目,从所给的话题来看,其中有单向型的,也有关系型的。在关系型话题作文中有一类较为常见的是矛盾关系。所谓矛盾类话题作文,是指在作文话题中出现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往往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写作时要学会辩证分析,对这两个矛盾的概念要突出重点强调利中有弊或弊中有利。审题时一定要准确地把握概念之间的矛盾关系,否则容易走入作  相似文献   

19.
民族贫困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与发达地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民族地区的初中作文教学,与发达地区一样,在因循“教师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学生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写作”的常规模式时,依然存在“次数少、见效慢、质量差、费时多”的通病。怎样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并支撑起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民族贫困地区初中语文教师共同探寻的问题。现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民族地区初中作文教学谈几点思考,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多以话题形式出题。这种话题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不同,它只规定写作范围而不规定具体内容,考生写什么,表达怎样的思想,一般不受限制,只要符合话题就行。这实际上大大淡化了作文中的审题环节,但这并不等于不需要审题,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随心所欲。事实上,任何形式的作文,都绕不过审题这一关。审题始终是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