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旨在分析尤里·洛特曼和罗曼·雅各布森在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化符号学问题上的探索路径及其交集。讨论的主题有:雅各布森和洛特曼作为其时代的知识领袖,雅各布森对洛特曼在中世纪俄罗斯文学和普希金研究中的影响,雅各布森和洛特曼在语言和文学的结构—功能研究视界中对待二元主义的态度,洛特曼所建构但源于雅各布森和蒂尼亚诺夫的“负手法”概念,洛特曼对雅各布森交际图式的修订。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和洛谢夫同为俄罗斯学者,他们具有相同的人生轨迹,然而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上,既有相异性,又有相同性。其中,相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人哲学观点的差异:巴赫金是一位康德主义的坚持者;洛谢夫则为黑格尔主义的代表。此外,洛谢夫还是本土哲学家索洛维约夫的"万物统一"观点的承继者。相同性主要体现在二者都有"不合时宜"的思想,即对官方话语的抗拒。无论从超语言学角度,还是从内涵、意义视角研究,两人都给予符号问题特别的关注,这与当时盛行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派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者对巴赫金思想的接受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风云历程,不仅其间从未中断过,而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巴赫金的一些重要论著及论文在中国已有了不止一种译本,如巴赫金的<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在中国即已有了四种译本.  相似文献   

4.
汪介之 《阅江学刊》2010,(6):108-113
俄罗斯学者米.巴赫金的治学领域宽广,对人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俄罗斯本民族的文学和文化遗产是巴赫金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孕育、生成和发展的主要资源,但他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集中体现在他撰写的一份题为"中国文学的特征及其历史"的提纲中。巴赫金看到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确认从事一般文化与文学研究、探索人类文化与文学的发展规律离不开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把握,这其实是他在观照东西方文化关系和思考世界文化发展问题时必然形成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孙秀丽 《学术交流》2008,(2):156-158
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巴赫金复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传统单纯强调作者权威性的叙事理论不同,巴赫金否认作者的绝对权力,认为在复调小说中,主人公通过对话拥有与作者平等的地位.主人公作为独立主体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巴赫金这一观点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他在哲学上持外位性观点,强调人在时间上、空间上以及价值上所具有的局限性;在小说理论上他提倡的杂语性和对话性并借此反对作者专制话语权.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巴赫金反传统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但汉松  隋晓获 《学术交流》2004,(10):136-139
巴赫金与精神分析学派之异已是文论领域的共识,而二者之同却鲜有发掘。将巴赫金与精神分析文论不同层面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拉康在文论观点方面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异曲同工,甚至互通有无。从精神分析文论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并补充和完善巴赫金的文学理论,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意图。  相似文献   

7.
《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是巴赫金分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探讨语言与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巴赫金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概念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语言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阐述了语言的物质性、对话性和阶级斗争特点,揭示了语言意义的产生过程,形成了具有唯物主义性质的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边界思想是巴赫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巴赫金思想整体,成为对话理论、复调理论和狂欢化理论的基础。强调文化的多元性,承认边界的历史性,关注发生在边界的行为和事件,肯定越界的合法性,这就是巴赫金看待世界、看待文化的重要方式。巴赫金认为,审美文化即边界的文化,这里充满了越界行为,正是边界的存在和对界线的穿越,为审美文化注入了生机活力。巴赫金深入揭示了隐蔽在边界区划及中心与边缘区分中的权力关系,阐明其不合理性,力图颠覆人们习以为常的世界秩序,建立一种崭新的世界感受。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自我意识、外位性立场、对话立场和复调小说之间的复杂纠葛,分析巴赫金在小说研究中,由对自我意识的重视程度的上升的强调,所引发的对作者立场的态度改变和所导致的小说观的变化之间的联系,以期对他的复调小说理论的贡献和局限作出更精准的评价.指出巴赫金在小说研究中所遵循的作者立场决定论的一贯逻辑,其理论在反对作者对主人公粗暴干预的同时,也造成了忽视甚至否定小说作为艺术作品应承担价值评判功能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当代欧陆文论、英美文论、斯拉夫文论中的重大学派与知名大家的文学理论探索,大多发育于语言学、哲学、美学、诗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交融之中,发育于语言哲学、现象学、符号学、修辞学、解释学、文学人类学、话语诗学等诸多学科的交接点上,也大多行进于穿越民族、国界、语言、文化的跨文化旅行之中。当代斯拉夫文论中的几个重大学派———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布拉格结构论学派、塔尔图—莫斯科符号论学派的文论,当代斯拉夫文论中的几位知名大家———罗曼.英加登、扬.穆卡若夫斯基、米哈伊尔.巴赫金、尤里.洛特曼的文论,都是在跨学科中发育、在跨文化中旅行的,而罗曼.雅各布森的文论探索堪称当代文学理论之跨学科、跨文化这一基本特征的最具典型性的个案。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企图在更为广阔和统一的思想语境里对话性地诠释巴赫金思想的精髓。多样性的巴赫金思想并非散沙一盘,对话理论及其人文精神是它的精髓。巴赫金终生徜徉在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和诗学各人文学科领域,而其中心工作就是建构自身的对话理论,他以之贯串于所有的人文学科各领域的研究中,而人文精神是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体现出的核心精神,对话理论在其根底上是关于人的理论,是巴赫金终生为人而斗争的理论结晶,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它以人为对象,关心人的主体建构,关心人的存在和命运,关心人的平等和自由。就诗学来说,巴赫金的杰出之处在于,在20世纪“语言论转向”的文化语境里,他既能以复调小说理论这种对话理论的变体来阐释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形式,又能在这种形式的阐释里以自己的人文精神深刻地理解这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吴琪 《唐都学刊》2012,28(3):111-114
巴赫金的时空观表现在他的"时空体"理论中,他对时间与空间的看法凸显出较浓的现代特色。巴赫金在整个《希腊小说》中将自己的"时空体"观点表现得非常具体,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巴赫金显现自己"时空体"的载体,他的这种分析丰富了小说理论的基础,也是独立自由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2006年哲学年会暨“人文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讨论会6月8~9日在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哲学会共同举办。来自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位专家与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代表集中探讨了两个议题。一、人文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与会学者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4.
小世界中的对话与狂欢--以巴赫金理论重读《小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盈盈 《学术交流》2004,5(5):158-160
戴维·洛奇既是学院派批评家,也是一个自觉意识很强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小世界》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方的《围城》。《小世界》不仅问鼎各项大奖,更受到各个层次的普通读者的欢迎,与此直接相关的原因是它妙趣横生的讽刺、暗辩的双声语言特点和浓重的世俗化狂欢色彩;而这两大特征正是巴赫金的交往、对话主义文学理论所涵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批评方法在20世纪几乎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在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兴起的过程中,社会学批评方法是对之作出批判的.社会学批判,直接导致了俄国形式主义在其发源的国度内被封杀,同时也在对布拉格学派的否定上体现了出来.从巴赫金的论著中,可看到当年俄国形式主义所受到的社会学批评.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虽体现了当时的理论面貌,但也存在概念混乱的情况.第一,此书立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兼顾对形式主义的批评与矫正简单化批评.既然立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学说,那末自然也会坚持反映论的文艺观,进步在于,巴赫金使之多层次化了.第二,理论诗学与历史诗学的关系.俄国形式主义将诗学分为理论诗学与历史诗学.巴赫金将这两者间的关系给搞糊涂了.理论诗学、文学史、历史诗学这三个概念也被巴赫金"中介"论的辩证游戏给搞混淆了.这样,巴赫金所打通了的理论诗学、文学史、历史诗学这三项,就都被否定了.理论诗学的来源有二:一是来自现实的文艺运动以及过往历史中的文学史,二是来自其他意识形态部门.理论诗学自然也处于变动中,这是因为经济发展与政治变动而造成的不同意识派别的兴替,使得它们向着理论诗学衍生过来的态势产生了变化,用句通俗的话说,即造成了立场与视角的不同.值得提出的是,现实的文艺运动的发展也会产生出属于文艺自身的问题.第三,对形式主义的批评.巴赫金对形式主义文论的批评,有四个要点值得注意:一是批评其语言学取向.二是批评其否定的方法.三是批评形式主义的体裁观.四是批评形式主义的文学史观.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评,有击中要害的地方,也有与事实不甚相符、甚至距离较大的地方;他的意见有可取的,也有错误的.抽象的文艺概论式的研究是没有前途的,必须从具体的作品、从历史的丰厚沉积中提炼概念,才能有创见.巴赫金深入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提出"复调小说"概念."从历史中提炼出狂欢节化"这个概念.从抽象的文艺概论式的研究中摆脱出来后,巴赫金的才能便得到了发挥,以这两个有一定创见的概念引起了西方文论界对他的注意.布拉格学派正是沿着俄国形式主义的上述理论发展趋向,而引出内容与形式的"综合"说的.康拉德对上述"综合"说作了批判,他的社会学立场比较机械.社会学批评与结构主义相比,所注意的确要宏观一些,对深入到系统内部的微观方面有相当程度的忽视.然而,将这种区别简单地概括为一般与个别的差别,则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作了探讨,认为:与巴赫金梳理出的欧洲文化中的狂欢因素相对应,金庸发展了中国文学中的谐谑传统,在《鸳鸯刀》《侠客行》等小说中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迭出新意;而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传达了中国文化中下层人物的复杂内涵,堪与阿Q媲美,表现了生命说不清道不明的无限含义。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金庸小说完全可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法的理论的诸观点中,有一位杰出的保守批评家认为,“在过去10年中,欧洲大陆、英国、南美和澳大利亚理智的马克思主义正在复兴”。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一“明显复兴”的起因是什么呢?贝尔尼和昆内伊两位学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者近来有代表性的法学著作,其目的是力图从这些著作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两位学者认为,当代理智的马克思主义法的起源主要存在于刑法  相似文献   

18.
1989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日本生命保险公司、日生基础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日高龄化社会对策”学术讨论会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隆重举行。中日两国的8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分别会见了部分学者。  相似文献   

19.
旧上海是在华犹太人的主要聚居之地,曾是当时远东最大的犹太社区。在这样的一个社区中,犹太复国思潮也是有一定影响和表现的,并形成了一些犹太复国组织,进行了一些十分活跃的犹太复国活动。本文从两位中国上海学者的视角对这一问题作了分阶段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学报》2011,(6):99-F0003
在会议的周密安排下,经过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听众的共同努力,“辛亥百年,兴海强国”学术交流会即将结束。在两个半天紧张的会议进程中,有11位专家发表了精彩的讲演,与会学者进行了充分交流,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