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红新 《社科纵横》2008,23(2):171-173
辜鸿铭是儒家经典英译史上第一个中国人,其译文流畅、丰润,融合了中西传统文化的精华.如果按照传统译论的语言层面对等转换原则去分析辜鸿铭的译本,他的翻译是不忠实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译者的关注为翻译批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翻译这项复杂的活动中,译者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辜鸿铭的翻译进行系统研究,对他"不忠实"的翻译做出合理的解释,并从中探讨中西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林语堂英译作品《浮生六记》个案的分析,发现为了使弱势文化的文本顺利进入处于强势的译入语文化,使其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就要向译入语的语言及文化规范靠拢。其中,译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择的文本及翻译策略首先需遵守译入语文化的各种规范,其次还要在不与译入语文化规范起激烈冲突的情况下,满足译入语文化读者对源语文化异质性的期待和文化心理需求。因此,译者一般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这样译本才能在译入语体系固有的规范中,获得译入语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现代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在其晚年的二十余载中一直关注着李清照,并英译了存世的李清照词。《李清照诗词全集》是他一生中翻译的最后一部外国诗集。译者"相遇"李清照是中美文学交流史中的必然,尤其是在"同情"诗歌翻译观的指导下,"创意英译"翻译策略的确定及副文本的运用,为李清照词在美国、乃至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经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这不仅丰富了李清照词在美国的存在样态,更为中国汉诗译者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再创造。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风格和内涵的差异,这就要求诗歌翻译者在新的背景中,选择恰当的形式把原诗的内涵传给译文读者,也就是说要求译者的重新创造。本文从诗体意境之美的传递的角度探讨古诗英译的美学传递。  相似文献   

5.
何孟良  张立 《社科纵横》2012,(7):175-176
翻译局限一直是困扰译界的一大难题。语言结构的独特性、音韵、双关等在其他语言的不可复制性、言语意义的开放性等因素都是造成翻译局限的原因;不同文化所具备的独特要素或是个性特点构成了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进行交流的障碍;再则,原文作者和译者在语言的个人运用风格上也不尽一致,故译文难以全面把握原作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神韵。本文试图从语言差异、民族文化特色和作家与译者的创作风格等方面探究翻译局限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沈再英 《浙江学刊》2004,(2):205-207
由于各民族对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等文化特征,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保持原文所特有的语言信息,又要使译文读者能准确地掌握其实际含义,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民族特征和思维习惯等认知视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8):140-143
久远的成书年代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使《黄帝内经·素问》及其英译本在中医对外推介的进程中备受关注和争议。译文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而受众是决定译文目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译者在中医典籍英译中要将信息性维持在合理程度,以保证预期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进而顺利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李红霞 《探求》2004,(6):67-68
在动态-功能对等的翻译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本文对奈达关于"译文必须让读者理解并达到透彻境地"的动态对等观的合理性作了说明,同时也论及了它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李育鸿 《社科纵横》2007,(9):177-178
"信、达、雅"是翻译的统一标准,在国际合作项目资料翻译当中,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根本问题都在于译者的英语水平和汉语造诣。译者不但要懂得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而且还要了解专业方面的知识。翻译是一门艺术,切忌"死译"和"胡译"。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是力求译文易解,二是要保持原作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6):121-124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文本移植选择活动,而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是否得当关键在于能否保持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本文从译者适应选择和翻译生态和谐视角出发,以当下汉语文化典籍外译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可持续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生态系统,一方面有助于汉语文化典籍译作在域外顺利"落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汉语文化典籍译作对外传播助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阐释与复译     
黄德先 《社科纵横》2005,20(2):222-223
翻译是原作的再生,复译是原作在时间上的流传。理解的历史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和读者身上,而且体现在文本本身和接受环境上。译者理解的“前见”,读者的“期待视域”,文本的开放性,接受环境的影响使得复译变成了一个以原文本为起点的运动过程,是既围绕原文本向不同的方向作阐释运动,又使这一动点往前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为完成译者确立的使命,为满足读者的期待而产生的复译,不承担超越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7,(2):159-165
上世纪80年代,文学界对张爱玲文学作品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到90年代,张爱玲的翻译家身份得到认同和重视,随之而起的张爱玲翻译研究也进入学术界视野。她的成名作《金锁记》历经翻译、改写,现存四个版本,是翻译学界的独特现象。在翻译界,语言学文体学已经和翻译实践与翻译批评相结合,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当中应用广泛。本文将选取从《金锁记》到其自译本"The Golden Cangue"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Leech和Short的语言学及文体学衡量标准,分析在语音和词汇两个层面两个版本前景化的风格表达。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张爱玲译文的优点和弱点。即使译文中有不到之处,张爱玲依然是翻译《金锁记》的很好译者。同时,本研究也在语言学文体学应用于翻译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刘彦仕 《社科纵横》2011,(10):172-175
以权力差异为先导的后殖民语境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无论在文化价值观、诗学规范,还是读者意识等问题上都会体现出一定的主观意识,表现其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文化身份和翻译行为的关系实质上是译者在两种语言的诗学规范和文化价值观上加以抉择的体现。选择辜鸿铭的译者文化身份为个案分析,从后殖民视角分析他在译介实践中的翻译行为,探究文化身份有利于深化对译者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使用和翻译意图等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李可 《社科纵横》2009,(7):171-174
综观近年来科技翻译界对译者素质问题的探讨,关注译者科技专业素养的程度明显超过了关注译者的语言能力。本文针对语言能力作为译者的首要素质却被广泛忽视这一问题加以分析,指出这种舆论趋势的误导性,并通过实例分析揭示语言能力在科技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藉此引起人们对科技翻译译者语言能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译文读者心理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芳 《社科纵横》2006,21(4):158-160
传统翻译理论多把重点放在原文与译文的比较上,强调译文的“忠实”。但是,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本文简要分析了读者心理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选择方面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析张谷若译《苔丝》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军梅 《社科纵横》2004,19(6):191-192
张谷若先生翻译的《苔丝》是我国翻译作品的典范之一。这部译作鲜明的语言特色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译者采取直译法 ,准确地再现了原文的整体风貌 ;同时 ,注重英汉文化差异 ,恰当进行信息增补 ;用词贴切自如 ,不露翻译痕迹 ,以诗化语言营造意境 ,富于美感 ,使读者可以充分领略与原作同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严晓江 《社科纵横》2011,26(7):93-94,98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其"述中之作"的翻译原则发展了孔子"述而不作"的诗学理论;梁实秋译莎构建了20世纪中国"多元"文学话语,是"文化软实力"的标志之一;他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拓宽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思路;梁实秋译莎提升了中国现代戏剧思想内容的高尚性。  相似文献   

18.
哲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治民 《唐都学刊》2007,23(4):27-31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多角度研究有助于我们看到这个问题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能准确地说明语言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内容与形式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语言自然也不例外,也必然有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语言的内容就是该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信息,而形式则是表达这种思想的语音、文字符号及语法体系。内容和形式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对立使内容和形式成为两个可以分开的层面,从而使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信息与表达此种思想、信息的语音、文字符号及语法体系分开,使语言之间的翻译有了基础,一种内容有多种形式的表达,进一步说明了语言之间的翻译是可行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又是统一的,使内容与形式又难以分开,从而产生不可译现象,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进一步说明了语言之间的翻译还存在着不可译现象。在翻译中,可译的是内容,内容的不可译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可译的是形式,形式的不可译是永恒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19.
王焱 《学术交流》2012,(5):156-159
佛教的传播离不开佛经翻译,而在佛经翻译过程中,翻译与政治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进入到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佛教不断顺应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时,国家权力将佛经翻译作为一种国家文化事业,倾注国家之力,成立国家译场并设立僧官制度,将佛经翻译政治化。作为政治权力话语的产物,佛经的翻译标准、翻译方法和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权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季进 《新华文摘》2022,(5):89-92
一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历经70年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中国当代文学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经验、讲述中国故事、形塑中国形象的有效载体.当代文学的审美实践、海外翻译与有效阐释,以及经纪人、编辑、出版者、文学活动等传播机制,环环相扣,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逻辑链条,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当代文学的海外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