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礼军 《兰州学刊》2012,(7):106-110
《太平广记》神仙小说蕴含着丰富的"石"文化,石头是神仙生命的原生点,石髓是神仙修道的仙药,石洞是神仙居住的仙境。神仙小说的石文化意蕴,既是神仙道教对远古以来的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道教对于自然山石进行宗教审美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神仙小说是<太平广记>的一个重要类目,白鹤则是神仙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仙化意象,它们或为神仙的化身、或密切关联着神仙,具有长生不死的宗教文化意蕴.白鹤能够成为神仙的典型意象,与神仙思想的原始生成、白鹤的形体习性以及鹤鸟所附载的民俗内涵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唐代佛教西方净土信仰的盛行,不可避免地蔓延到文学创作之中,不仅影响了诗文创作,也推动了佛教小说的发展。该文以《太平广记》为中心,分析了唐人小说中的西方净土信仰情况,归纳了三种西方净土信仰故事类型:僧人灵验故事、佛像灵验故事以及佛典灵验故事;并从念佛思想、佛号变化、念佛主体、莲花化生四个方面分析了渗透在唐人小说中的西方净土信仰,认为唐代西方净土信仰的盛行在思想内容及情节构造上对唐人小说的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尹雁  何琦 《船山学刊》2011,(1):124-127
《太平广记》是一部笔记小说总集,包含有大量的佛、道、民间神祗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宗教文化价值,历经两宋的传播,进入元代社会。元代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宗教平等,信仰自由,宗教文化繁荣,《广记》中的宗教信仰元素与这一时期包容性的社会特点相契合,影响grz-~的思想、行为,使得元朝时期的宗教民俗文化愈加丰富、灿烂。  相似文献   

5.
《太平广记》是宋初“四大书”之一,李防等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编纂完成,使得该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从重复收录、改动原文、体例不精、出处未明等方面入手,举例分析了《太平广记》在编纂方面存在的疏误.  相似文献   

6.
在《太平广记》中有不少唐与吐蕃交往的小说.这些小说,多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为故事的原型或背景.本文对其中涉及唐蕃交聘的小说进行考论,揭示其本事,考察唐代文人的史学意识和唐小说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五代小说中出现不少关于昆仑奴的描写,尤以晚唐《传奇·昆仑奴》作为代表作。这些昆仑奴来自何方?他们是怎样来到中国的?有哪些身体特征?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那些地区?笔者试图从上述几个方面探讨唐代小说中的昆仑奴现象。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一个富有开创性的时代 ,作为社会生活重要方面的婚姻亦不例外。由于正史中有关民间民族间自由通婚的记述乏善可称 ,而唐律的规定又过于法律化 ,与现实生活并不完全对等 ,现存汇辑野史传记小说诸家的最大一部类书《太平广记》中的丰富文献史料可补正史之不足。唐代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带来了大范围的通婚 ,从国家政策看 ,政府并不鼓励这种通婚 ,通过《太平广记》狐篇可知中土人士对胡汉通婚是持反对态度的  相似文献   

9.
王希斌、车承瑞主持点校的《太平广记》,已于1999年2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成果,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此书的出版,为广大读者和人文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方便阅读的版本。《太平广记》是北宋李、扈蒙等人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奉诏编撰的,次年成书。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分九十二大类,附一百五十多个小类。每小类中的各个故事,均标小题,下面注明出处。记事约七千则,近三百万字。该书是我国古代小说总集,所辑故事,题材广泛,情节生动,辞情并茂,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很大…  相似文献   

10.
受制于清廷的文化政策和时代思潮的理学化,《水浒传》在清代的接受一直处于被遏制的境地。小说序跋是清代文学阐释的重镇,而序跋者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立场和对水浒禁毁令的毁誉,在评价《水浒传》时,表现出了鲜明的对立观点。"诲盗说"与"尚义说"的二元冲突对立成为清代解读《水浒传》的重要两极,进而奠立了清代《水浒传》接受的两条截然相反的阐释路径。《水浒传》序跋的商业化解读不仅远离了对艺术真善美永恒价值的追求,同时也将文学引向一味迎合受众的深陷俗滥泥潭的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新小说>与<月月小说>上刊登了梁启超与包天笑的同名短篇小说<世界末日记>.勿庸置疑,它们都是传授先进的天文学知识的科学小说.然而,新世纪伊始,"世界末日"的登场似乎有违时代潮流之嫌.通过对英文原作、日译本、中译本、中文创作版的异同比较,从清末的"科学"与"科学小说"、"世界末日"与"世纪末思潮"、中国关于"世纪末思潮"的接受等方面进行探讨,不难发现<世界末日记>中看似矛盾的"科学"和"世界末日"、"世纪末",实际上蕴含了从旧传统向新社会蜕变的深刻意味.  相似文献   

12.
《浙江潮》与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由于中国救亡图强的现实需要,各种政治文化思潮风起云涌,其中民族主义思潮十分突出,浙江留日学生创办的《浙江湖》杂志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他们详细论述民族主义思想、积极重塑国民重铸国魂、大力提倡尚武精神,为民主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庸小说不仅有精彩的武功描写 ,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金庸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周易》的影响密不可分 ,这种影响表现在武功描写、人物设计和理想追求三个方面。正是由于金庸将《周易》学说融入到他武侠世界的武功、生活和理想之中 ,融入到对历史和现实、人性和人生、社会与文化、英雄与人格等的思考之中 ,因此 ,他的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小说在杂志上分期连载始于申报馆创办的《瀛寰琐纪》,它旨在吸引读者逐期购买,但由于连载时间过长,未能达到辅助行销的目的。出版小说有利可图,激发韩邦庆将未竣稿的《海上花列传》以分期连载形式刊出,从而出现近代第一个小说杂志《海上奇书》。但它以单篇小说为主打作品,未能成功地抓住读者,无法与单行本小说抗衡而停刊。从甲午战争开始,社会剧烈动荡,为报刊小说的繁兴提供了契机。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希望借小说影响普通民众,传播政治思想,从而创办了政治色彩浓厚的《新小说》杂志。《新小说》具有崭新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为后出刊物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言小说图像传播的历史考察——以《聊斋志异》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运鲁 《兰州学刊》2009,(6):176-181
插图艺术在白话通俗小说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言小说的插图兴起于晚清刊行的《详注聊斋志异图咏》。《聊斋》插图的出现,对《聊斋》的出版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图咏本、绣像本、连环画,甚至邮票、剪纸都成了《聊斋》传播的载体,正是这些形式多样的插图本的出现和传播,使得《聊斋》能够同《水浒传》、《西游记》等通俗小说一样进入普通大众的阅读视野,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16.
於鲸 《北方论丛》2006,(5):42-48
自第一部哥特小说诞生之后的240余年来,英国哥特小说批评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大致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边缘化阶段(1764-1920年)、合法化阶段(1920-1970年)和批评视角多元化阶段(1970年至今)。而欧美英国哥特小说批评在后两个阶段又先后呈现出两次大的转向,即心理研究转向和文化研究的转向。梳理这一发展过程并予以评说,对于国内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显然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苍泱 《云梦学刊》2014,(4):99-103
唐五代小说中的人身异物化故事一度颇为丰盛,但后渐衰微。其原因之一可能在作者对异物化故事进行“合理化”文学性描述时,形成了不一致的进路。通过对“人化虎”故事的完整梳理,可见无实质理由变身外,存在外在的因果报应论和内在的心因性两类阐释,其中的矛盾与混乱对异物化故事模式之后的式微或许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迫使政治决策者接受自己的政治要求的一种政治策略,现代恐怖主义更多地依赖大众传媒来进行公关和宣传,从而呈现出传播转向的趋势。现代恐怖主义的传播转向肇始于19世纪欧洲无政府主义者提出的"以行动做宣传"的理念,并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媒介导向型恐怖主义"的新形态。作为一种宣传和公关策略,现代恐怖主义在争夺媒介接近使用权方面是成功的,但在竞争对恐怖事件的意义解释框架方面则不太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传》是一部解释学著作。"唯变所适"、"见仁见知"是《易传》依据"道"提出的解释学原则。道与人有相同属性,这是解释发生的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则是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动因。解释始于感,人感通《周易》以显三才之道,这是《易传》解释学的终极目标。就释道而言,道的意义是确定的、清晰的、抽象的,但道又是不确定的,表现为道在现实中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道的特性为解释者提供了广阔无限的解释和认知空间。以"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原则为出发点,《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三个转向:由卜筮解释转向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转向普遍意义解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转向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即有解释学,《易传》解释学既不同于西方早期解释学,也不同于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有自己独特的路数。  相似文献   

20.
王平 《齐鲁学刊》2005,(6):71-75
在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并刊行之后,“三国戏”主要以小说为改编蓝本,人物与情节都与小说极为接近,特别是通过著名演员的精彩表演,“三国戏”中的人物形象给接受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都对三国故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三国戏”与小说文本毕竟存在着不少差距,尤其是全书的整体结构与某些细节难以如实表现,因而对《三国演义》的文本传播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使小说的文本传播与“三国戏”同步发展,是我们应当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